羅丹說:“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泵鎸χ@里、班級里,或者家庭中的種種“糟糕感覺”“撓頭狀況”“失望情形”“無奈舉措”,育人者如果僅有“冷漠視角”,教育所期待的因材施教自然無從下手;如果育人者擁有了“熱情視角”,因材施教自然就會輕松融入其中,育人實踐便會健康前行,教育過程的陽光指數(shù)、受教育者的成長姿態(tài)、育人者的施教信心都會發(fā)生理想的蛻變。
視角是因材施教不可或缺的“切入點”,因為飽含溫情的“理解式激勵”可以讓循循善誘變得深情款款、刻骨銘心。育人者必須時刻留心每一名受教育者的成長狀況,準確把握他們的成長需求變化,及時審視和及時修正自己的每一個“評價視角”。因材施教前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成長愿望,徹底摒棄過于機械、自以為是的“定式視角”;因材施教過程中應充分考慮每一名受教育者的差異局限,及早改變自己生硬的、頑固的“武斷視角”;因材施教后應多去想一想受教育者此時的內(nèi)心狀況,及時改變一些不合時宜的“激勵視角”。因材施教必須多去體會一下受教育者的內(nèi)心世界,深度把控他們的成長意愿,準確拓寬激勵途徑,不斷擦亮他們自身的優(yōu)勢區(qū)域,這樣的教育行為才會更溫情和具有實效。
視角是因材施教不可或缺的“切入點”,因為極富品位的“尊重式啟發(fā)”可以讓循序漸進變得愛意綿綿、歷久彌新。受教育者在其成長過程中對不同施教過程、互動方式、成長狀況等方面也會有自己的“體驗視角”。有經(jīng)驗的育人者自然深諳換位思考的真諦,必然會尊重并運用他們的“自我視角”,換位體驗他們經(jīng)歷的任何一個或淺或深或易或難的環(huán)節(jié),及時把握施教節(jié)奏和力度,努力使各種啟發(fā)和誘導動作與受教育者的需求同步,讓循序漸進的育人過程布滿“尊重陽光”——及時針對困惑給予溫馨的引導,讓其茅塞頓開;恰當處置不當表現(xiàn),引導主動規(guī)范;全程優(yōu)化環(huán)境熏陶,促進自覺提升……在循序漸進的育人過程中尊重其“需求視角”、理解其“困惑視角”,適應其“探究視角”,滿足其“合作視角”,契合其“拓展視角”,自然會喚醒其“尊師信道”的自覺意識,委婉地助其看清自身差距,進而滋生見賢思齊的動力。
視角是因材施教不可或缺的“切入點”,對于教育是一種期待、一種幸運,更是一種警示、一種鞭策,無論是育人者還是受教育者,都應用心借鑒不同的“欣賞視角”去審視、修正自己,努力讓不同育人環(huán)節(jié)多一些優(yōu)質(zhì)的“切入點”,讓教育實踐變得更溫暖貼心、更美麗動人。
(作者單位: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qū)教體局,山東,棗莊27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