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璐 宋微
摘 要: 裝配式建筑是建筑行業(yè)發(fā)展的重要趨勢,對于提升建筑質量水平、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有重要意義。在裝配式住宅項目中,預制構件的施工技術難度較高,需要施工人員明確技術要點,遵循施工流程,才能實現(xiàn)安全、高效作業(yè)。基于此,著重從預制墻板、疊合板、樓梯、陽臺板等構件的施工技術出發(fā),介紹不同構件的施工要點,并簡要提出預制構件施工的優(yōu)化措施,希望能夠給相關單位和人員提供一些有益參考。
關鍵詞: 裝配式建筑 預制構件 施工技術 住宅 吊裝
中圖分類號: TU24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9-3567(2024)01-0030-03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人們對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不斷提高。尤其是對于住宅項目而言,其施工質量與居住的安全性和舒適性有密切關聯(lián)。裝配式建筑具有施工高效、節(jié)能環(huán)保等諸多優(yōu)勢,已然成為建筑行業(yè)的重要發(fā)展方向。從當前的實踐情況來看,裝配式住宅項目中預制構件的施工仍然存在一定的技術難點,如果控制不當,可能會對項目的質量產(chǎn)生負面影響。因此,加強對預制構件施工技術的深入研究,分析施工的重點和難點,對于提升裝配式住宅項目的質量有重要意義。
1.1 準備工作
在開展裝配式住宅預制構件施工前,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主要分為技術準備、物資準備和現(xiàn)場準備三個部分。
在技術準備中,要結合施工設計圖紙,對預埋件的位置、數(shù)量進行核對,確保裝配準確性;要做好施工方案,明確預制構件的生產(chǎn)、加工、吊裝、裝配順序和技術要點,落實施工質量控制工作;要加強與施工人員的技術交底工作,嚴格把控施工流程和技術工藝。
在物資準備中,應當以確保工程項目質量為導向,結合施工計劃、進度、造價,明確各類物資的需求量,并編制需求臺賬;結合明細表,確定合適的供應商,并做好預制構件的質量控制工作;材料進場前,要對材料的數(shù)量、質量、性能進行相應的核對和檢測,檢查并留底預制構件相關證明和檢測資料;結合施工流程和計劃,確保預制構件準時、保質進場并根據(jù)不同構件的要求做好存放和管理工作[1]。
在現(xiàn)場準備中,包括場內(nèi)準備和場外準備兩方面。在進行場內(nèi)準備時,要做好道路準備,路寬設置要符合運輸車輛要求;要做好存儲準備,預制構件的存放質量與施工有密切關聯(lián),如果存放不當,很可能出現(xiàn)形變等情況,影響構件的安裝,因此需嚴格注意預制構件的堆放,并適當設置墊塊。在進行場外準備時,要設計運輸線路,做好裝車工作,避免構件在運輸過程中磕碰。
1.2 預制墻板施工要點
1.2.1 施工準備
首先,相較于其他預制構件,墻板構件具有自重大的特征,因此在進行吊裝施工時,安全隱患較高。這就要求在開展作業(yè)之前做好交底工作,保證機械操作人員的技能水平。吊裝所用的鋼絲繩、吊裝鋼梁等設備,需要提前進行受力穩(wěn)定性測試,確保符合要求后才能用于樓板吊裝。其次,技術人員需要對墻板構件進行編號處理,并檢查構件的相關數(shù)據(jù),包括規(guī)格尺寸、出筋長度、預留預埋位置等,確保構件符合工程設計圖紙及施工技術規(guī)范要求,再進行安裝作業(yè)[2]。最后,根據(jù)預制墻板的平面位置圖,對吊裝順序、安裝流程、定點定位進行確定,盡可能減少預制墻板在空中的吊運時長。
1.2.2 施工要點
在測量放線時,施工人員應當根據(jù)設計圖紙和測量方案做好墻板平面位置的放樣工作,并在對應位置彈出內(nèi)外邊線,并做好控制線(一般為20 cm)和標高控制,便于之后進行復核。
在鋼筋定位時,一般來說,預制墻板的吊裝是采用灌漿套筒的方式來進行連接,因此鋼筋和套筒之間的位置十分重要。尤其是當前預留鋼筋的直徑和套筒內(nèi)徑之間的活動空間非常狹小,如果套筒越多,安裝時對誤差值的要求就越精密,一旦偏差值過大就會導致構件無法順利安裝。因此,在測量結束之后,要用鋼管對插筋進行調(diào)直,需要將偏差值控制在3 mm范圍內(nèi),長度偏差不得超過1.5 cm,并對鋼筋表面進行清理,去除臟污。鋼筋調(diào)直之后,要進行抄平和標高調(diào)節(jié),通常采用墊片等工具進行調(diào)節(jié),確保其位置的準確性[3]。
在進行吊裝作業(yè)時,為了避免相鄰墻板之間存在施工干擾,如先裝兩端后,中間墻板安裝時由于空間不足可能會導致安裝困難。因此要嚴格按照施工順序進行作業(yè),內(nèi)外墻板都需要按照逆時針順序進行,嚴禁亂序安裝。
預制構件的吊裝都需要遵循“慢起、快吊、緩放”的原則,最大程度降低吊裝過程中的風險。正式吊運之前,必須進行試吊。試吊不僅能確保構件的水平度和受力點,還能夠消除起吊時產(chǎn)生的晃動。預制墻板應當?shù)踔翗敲嫔戏?0 cm處停止,然后進行檢查。包括墻板正反、位置等,確保和圖紙一致。安裝時必須緩慢下降,便于進行位置調(diào)節(jié)。插筋和套筒之間要對準插好。根據(jù)控制線,進行復校,保證墻板邊線相重合。
安裝完成后,施工人員要固定斜撐。斜撐高度一般為墻高的2/3,豎向夾角控制在35°~45°之間,斜支撐數(shù)量由墻板長度決定,6 m以內(nèi)墻板通常設置兩根斜撐,超過6 m的可設置三根,布置在墻板同側[4]。安裝完成后,要對墻板的垂直度進行檢查。
完全調(diào)整后,施工人員需要進行鋼筋綁扎作業(yè)。綁扎順序為先綁箍筋,再綁豎向鋼筋,搭接處需加密。確保所有相交位置都綁牢后,可以開始灌漿作業(yè)。施工人員要用封堵料對墻板和樓板之間的接縫進行封堵,待強度達到30 MPa后,進行套筒灌漿。灌漿料需要在30 min 內(nèi)完成灌漿,要一次性完成灌漿,且不可多孔同時注漿。
1.3 預制疊合板施工要點
預制疊合板與其他預制構件施工較大的不同在于其支撐體系需要提前搭設。當前常用的支撐體系有多種,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合理選擇。其中應用最多的是輪扣式滿堂支撐體系和扣件式滿堂支撐體系這兩種。其中輪扣式搭建效率高,但立桿間距調(diào)整不便,容易出現(xiàn)偏心受力的情況;扣件式盡管施工和拆卸時間都比較長,但具有立桿平面布置調(diào)整便捷的優(yōu)勢。
預制疊合板在吊裝之前,要充分檢查吊點位置,確定就位方向,并進行試吊測試和構件檢查。施工人員可以給疊合板做相應標記,確保樓層上的施工人員對疊合板的鋪設方向有明確把握。起吊時,吊繩和疊合板構件之間的夾角需控制在60°以上。
疊合板構件吊至工作樓層上方20 cm處后,要停留15 s,然后施工人員托住疊合板進行方向、位置的調(diào)節(jié),確保疊合板的邊線與梁柱對齊,避免鋼筋之間發(fā)生碰撞[5]。放置疊合板時必須緩慢放置,避免沖擊造成構件開裂。
安裝完成后,施工人員要對預制疊合板進行標高復校,并適當調(diào)整支撐體系。如果下部的支撐存在沒有頂?shù)降那闆r,需要合理調(diào)整高度,確保全部頂在疊合板上。之后,需要對疊合板的拼接處進行鋼筋模板施工,包括模板搭設、鋼筋綁扎。
1.4 預制樓梯施工要點
1.4.1 施工準備
預制樓梯構件在進場之后需要編號。施工人員應當結合施工圖紙和物資清單,對樓梯構件進行編號,并根據(jù)住宅建筑的樓層與單元,完成數(shù)量清點,確保構件準確無誤。要搭設好支撐架,并做好標高線,為后續(xù)施工做準備。施工人員在吊裝之前,要檢查樓梯構件上下平臺的混凝土強度,如果達不到設計要求,嚴禁進行吊裝。在吊裝過程中,需要做好精度測量工作,避免吊裝的誤差值過高,影響施工質量。
1.4.2 施工要點
施工人員要對照設計圖紙,在標注位置進行螺栓預埋,并焊接錨盤,固定綁扎鋼筋。吊裝施工時,需要采用專用螺栓,做好與預制樓梯的固定工作,用塔吊鉤住預制樓梯板的角鋼進行吊裝。樓梯板吊裝應當采用傾斜吊運的方式,確保樓梯板與安裝的角度始終一致[6]。因此,吊繩長度有長短差異,在起吊時,應當首先吊起一端,再根據(jù)角度調(diào)整另一端從而準確吊起。
正式起吊時,要做好試吊工作,確保施工安全性。吊至目標樓層后,施工人員要預制樓梯的編號和質量,無誤后再進行牽引和安裝。牽引時要根據(jù)預留螺栓的位置,將樓梯預留孔套入螺栓之中,測量并調(diào)整位置,確認精度后,松開牽引繩。
吊裝完成后,進入到固定灌漿階段。通常樓梯上端使用灌漿料固定,而下端則采用水泥砂漿和螺栓固定。灌漿之前,要將樓梯的縫隙填堵起來,可使用細石混凝土操作。灌漿通常采用C40混凝土灌漿料,按從側面到正面的順序進行灌漿。灌漿應當將灌漿孔完全填實,充分振搗。一般在進行灌漿施工時,應當盡快完成,避免施工雜物的進入。灌漿完成后,需要用聚苯材料進行進一步填充。
1.5 預制陽臺板、空調(diào)板施工要點
吊裝時,預制陽臺板、空調(diào)板應當采用四點吊裝的方式,試吊時,高度不得超過1 m,要做好水平度的檢查工作,確保四點吊索受力均勻。在安裝之前,要做好測量放線工作,便于后期進行安裝。在進行支撐架搭設時,可以采用腳手架+頂托+木托的板底支撐方式,在吊裝前要做好支撐高度的測量工作,如果偏差值過大,要進行調(diào)整[7]。支撐所用的腳手架最好采用承插式或者碗扣式腳手架,這樣能夠確保支撐位置和墻體之間存在剛性拉接節(jié)點,并設置斜支撐,保證整個結構處于穩(wěn)定可靠狀態(tài)。在拆除支撐之前,需要測試混凝土的強度,如果強度不達標,不可隨意拆卸。
在吊裝過程中,要將預制陽臺板、空調(diào)板吊到支撐位的上方10 cm左右的位置停留,并對上下的位置進行調(diào)整,然后才能緩慢下降并安裝,確保陽臺板、空調(diào)板的邊緣與控制線對齊。待完全對齊后,施工人員需要做好平抗滑移措施,如有必要,可對構件與梁板之間進行焊接。由于施工時預制陽臺板、空調(diào)板上方會有施工人員進行操作,因此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需要做好臨邊的防護準備,避免出現(xiàn)安全風險。安裝完畢并取鉤松繩后,需要對陽臺板、空調(diào)板進行復核,適當調(diào)整位置,確保處于水平位,可用U形托進行調(diào)整。
2.1 加強BIM技術應用,提升裝配施工精準性
為了提升裝配的精準性,施工單位可以借助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術進行輔助。BIM技術是一種可視化模型搭建和模擬技術,具有優(yōu)化性、協(xié)同性等諸多優(yōu)勢。在裝配式住宅預制構件施工中,BIM技術的優(yōu)化路徑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首先,BIM技術能夠在模型中全面展示施工情況,并對施工現(xiàn)場的設備、流程進行布置,提升各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銜接性和溝通性,提升協(xié)同施工效能。其次,BIM技術能夠以直觀化、可視化的形式開展技術交底工作,讓施工人員能準確、清晰地了解預制構件的施工要點和難點。最后,BIM技術所構建的5D模型能夠對整個項目的工程量計算、施工模擬、材料設備采購和進場等工序進行合理配置,打造BIM管理平臺,提升施工質量和效能[8]。
2.2 強化風險因素識別,做好構件安全管理
為實現(xiàn)安全生產(chǎn),施工單位要做好風險因素的識別工作,并加強構件的安全管理,降低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概率,實現(xiàn)良好的質量控制。從當前的實踐來看,裝配式住宅項目在開展預制構件施工時,最大的風險因素是多機作業(yè)中的碰撞事故。因此,施工單位要做好多機作業(yè)的管理工作,并制訂相應的施工作業(yè)方案。例如:規(guī)定避讓原則和避讓順序,包括低高度起重機避讓高高度起重機,后機避讓先機等等。施工單位在進行預制構件安全管理時,要合理根據(jù)構件的情況,選擇對應的機械設備,嚴格執(zhí)行試吊工作,明確設備的荷載能力。做好預制構件的順序安排,包括進場順序、拼接順序等。
綜上所述,預制裝配施工技術是當前建筑行業(yè)重要的發(fā)展趨勢之一,其具有施工快捷、綠色環(huán)保等諸多優(yōu)勢,同時,作為新技術,其施工要點的把控對于工程項目質量控制而言意義重大。在開展預制構件施工時,施工人員要做好準備工作,嚴格遵守施工流程,總結施工經(jīng)驗和工藝技巧,推動預制構件施工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在提升裝配式建筑質量的同時,實現(xiàn)整個建筑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自新.裝配式住宅建筑預制構件安裝施工質量控制[J].陶瓷,2023(10):233-236.
[2]王鑫,鄒超,吳國慶,等.裝配式住宅建筑預制構件施工技術應用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23,13(27): 160-164.
[3]陳偉明.淺析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常見質量問題的防治措施[J].中華建設,2023(8):152-155.
[4]王丹.裝配式住宅預制構件施工技術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chǎn),2023(14):98-100.
[5]蔣清峰.基于混凝土裝配式住宅施工技術的分析[J].四川水泥,2021(8):35-36.
[6]陳明浩.裝配式住宅中預制構件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23(1):76-78.
[7]王上新,吳効帥,張超.預制裝配式住宅現(xiàn)場施工技術與安全風險管理對策探究[J].陶瓷,2022(9):168-169,172.
[8]賴劍波.裝配式住宅建筑預制構件安裝施工質量控制[J].住宅產(chǎn)業(yè),2023(3):13-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