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在軍
他是我國第一個工業(yè)化合成油廠的合成車間主任,為新中國第一滴人造石油的誕生立過功,更是唯一一個親身經歷中國合成油發(fā)展幾個階段的元勛。
他為大慶油田第一個煉油廠實現(xiàn)“四個一次成功”起過關鍵作用,榮獲了大慶會戰(zhàn)紀念章。
他在六十多歲時成為天津石化第一代總工程師、技術委員會主任,一直工作了十幾年,于天津石化建設具有開疆拓土的功績。他就是中國石化科技的老行尊郭雨東,我國考古學開創(chuàng)者之一、商周考古的奠基人郭寶鈞之子。
十四歲參加“一二·九”運動
郭雨東生于1921年3月25日,幼年時生母病逝。因父親的工作性質,他跟隨家人先后在南陽、開封和北平三地讀過小學?;蛟S是父親言傳身教的影響,郭雨東學習成績十分優(yōu)秀。由于連續(xù)跳級,他十歲小學畢業(yè)后即考入大名鼎鼎的北平師大附中。但他在該校只讀了三個學期,又因父親受中央研究院派遣去開封擔任河南古跡研究會駐會委員,舉家南遷,轉入河南省立第一初級中學。1934年,郭雨東考入河南省立開封高級中學(簡稱“開高”)。這一年,他才十三歲。直到高中畢業(yè),他都是同年級里年齡最小的學生。
開高名師薈萃,郭雨東的同學、后來成為著名語言學家的張志公回憶說,學?!坝幸桓C子北大優(yōu)秀畢業(yè)生,地地道道的蔡元培派”,他們在治校、教學中奉行蔡元培主張,提倡學術民主,兼收并蓄,全面發(fā)展。
高中三年,郭雨東印象最深的大事件是響應“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1935年12月9日,北平大中學生數(shù)千人舉行了示威游行,反對華北自治,掀起全國抗日救國新高潮。北平學生示威游行的消息傳到古城開封后,開高帶頭響應。郭雨東說:“那年我在‘開高普二乙班,我們知道消息后連夜寫標語印傳單,我當時才十四歲,只是幫助推推油印機……”
12月26日,學生隊伍到河南省政府門口請愿,要求政府抗日,省政府官員閉門不見。隊伍轉而奔向開封火車站,要去南京請愿。鐵路局不派車,學生們就占領了車站,輪流去臥軌。當時冰天雪地,在外邊待二三十分鐘就要進屋暖一暖?;锸秤筛餍W约核?,也有些單位和居民主動支援,送衣送食。尤其是一批“九一八”后由東北撤回來的郵局職工,抬來幾桶熱粥熱菜,送的人和收的人都哭了。當?shù)蒯t(yī)院也派人到車站,提供保障服務。學生們在火車站冒雪堅持四天,隴海路斷了四天,影響極大。南京政府沒辦法,只好讓教育部派人來和學生談判,空口答應些條件,而后宣布提前放寒假。這一下學生和家長動搖了,學生走了一部分,示威游行就此作罷。
1937年,郭雨東考入國立北平大學應用化學系,四年后畢業(yè)。
開始合成石油工作
1943年春,郭雨東經朋友介紹入職創(chuàng)建不久的軍政部重慶北碚汽油廠(后改名北碚焦油廠)工作。該廠廠長趙宗燠(新中國成立后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被譽為“中國人造石油之父”)、總工程師李恩業(yè)等人是留德博士,他們率領全廠一二百名技術人員,在外敵入侵的動蕩不安中為開拓我國人造石油事業(yè)而殫精竭慮。郭雨東初來乍到,被分在干餾車間做值班員,但對費托合成法研究很感興趣,常去研究室參觀學習。
1944年,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到北碚汽油廠參觀,對大家的干勁和工作成績表示贊賞,遂向英國政府要到十個名額,可去考察及學習燃料工業(yè)。廠內當即選定四位留德歸來者去考察,郭雨東等六人去學習。后因歐洲戰(zhàn)事緊張,未能成行。是年末,國民政府行政院招考公費留學生,郭雨東位列燃料化學門的第二名,獲得了留美資格。不巧正值湘桂大撤退,軍事系統(tǒng)人員暫緩出國,留學之事不了了之。
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后,當局覺得不再需要人造石油,于是將北碚汽油廠停辦。趙宗燠奉命接收日本人于遼寧錦州在建的合成油廠。郭雨東暫時留下,協(xié)同總工李恩業(yè)辦理移交工作。次年3月,郭雨東奉命帶領北碚焦油廠第二批接收人員去錦州。待郭雨東等人克服重重困難到達錦州時,已是一百天之后了。
郭雨東告訴筆者:“錦州合成油廠是日本三井財團所建,設計規(guī)模為年產人造石油三萬噸,1946年我到廠時,分在合成車間工作。此廠的最大問題是沒有催化劑制作車間,日本人之前把此廠當作殖民地工廠,關鍵的催化劑生產放在日本本土。其時國民政府正忙于接收,無意于恢復工業(yè)。1946年末,此廠劃歸剛成立的中國石油公司管轄,不久,石油公司下通知,全廠停修保存,劃歸東北煉油廠管轄。我又被分去東北煉油廠,參加天然石油加工部分的修復工作。1948年,趙宗燠調任天津化學公司經理,我調去下屬的漢沽化工廠。到1949年初天津解放,東北工業(yè)部到天津邀請我們曾在錦州合成廠工作的技術人員回錦,但當時東北條件艱苦,待遇很低,最后只有三人重回錦州,其中有趙宗燠和我,繼續(xù)從事合成石油工作?!?/p>
用三千噸大豆換回二百噸硝酸鈷
1949年,錦州合成油廠(后改名為石油六廠,今錦州石化公司)劃歸東北工業(yè)部化工局管理,趙宗燠為化工局總工程師兼錦州合成油廠總工程師,郭雨東任合成油廠合成車間主任。東北解放后,工廠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自制催化劑。因為煉制合成石油的關鍵之一就是要有鈷催化劑。這時,郭雨東提醒趙宗燠,早在抗戰(zhàn)期間已經在重慶研制出生產催化劑的配方,只是沒有原料硝酸鈷和硝酸釷,不過當時進口了一批硝酸釷,保存在重慶北碚焦油廠,可派人取回使用;至于硝酸鈷,可以去采購回來。
當時國家外貿政策還未明確,進口還很難辦,唯一可能的途徑是去香港。1950年2月,經東北工業(yè)部同意,廠領導決定派郭雨東去香港向國外采購,同時還買一些控制儀表等器材。工業(yè)部器材處的盧文與郭雨東同行。
當時的香港可謂魚龍混雜,港英政府、本地幫派、國民黨敗兵、各種勢力的特務等都想要在這塊彈丸之地立足。在廣大華行的安排下,郭雨東和盧文一起住在九龍?zhí)拥赖娜f經理家,每天到廣大華行進口部上班。他說:“我上班后,馬上向國外發(fā)出硝酸鈷的詢價信。美國回復最快,價格和供貨時間都較合適,但不久他們就通知無法取得出口許可。原來美國對我國出口限制最嚴。另外,美駐香港“總領事館”打電話問廣大華行,用戶買來做何用途,我們答他這是用戶商業(yè)秘密,無可奉告。后來英國和德國商行也有所行動,英國先發(fā)電報來問二百噸是否二百公斤之誤,因為他們認為歷史上遠東未銷過這么大量。得知數(shù)量沒錯后,就表示他們目前每年供貨量也就幾十噸,如簽合同要馬上擴建工廠。德國的供貨能力也不大,但他們對貨品規(guī)格答復極內行,說‘保證符合費托法合成催化劑使用,而我開出的規(guī)格就是從日本人留下的德國資料中抄錄的。英德報價都稍高,但因美國已無法供貨,我們就先少量買了一批,接著國際市場價格略有上漲,我們就壓著不買,等價格稍回落后才又買一批。就這樣落價就買,一買就漲價,一漲就停買,斷斷續(xù)續(xù)地買。其他儀表類商品我發(fā)出詢價后也陸續(xù)有報價,大多是德國和瑞士的,我就酌情選購?!笨姑涝瘧?zhàn)爭開始后,進口環(huán)境更差,郭雨東花了五個月時間買硝酸鈷,分若干次買夠了二百噸,儀表也基本買齊,于1950年7月末離港回到內地。
提起年輕時的這段經歷,郭雨東感慨萬千:“……那時年輕,對困難估計不足。過廣州時因海南島尚未解放,我等盧文那兩天還有空襲警報,我語言不通,都不知去哪里躲。到香港后兩周盧文就先回去了,大連的幾位同志也先后陸續(xù)回去,我一人每天獨自上下班,多少有些害怕……不過這些畢竟是次要的,主要困難是對外貿工作和環(huán)境的生疏,美國不發(fā)許可證而英德都產量小,我一時擔心能否在短期內買到足夠的硝酸鈷。后來一買就漲價也使我很為難,漲了停,落了買,這種商戰(zhàn)很有趣但也很緊張?!?/p>
郭雨東在中共駐港商業(yè)代表辦事處和地下黨的配合下,用三千噸大豆換回二百噸硝酸鈷,圓滿完成采購任務。催化劑的原材料解決了,其他各種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朝鮮戰(zhàn)爭的爆發(fā)使得石油能源更加急需。東北工業(yè)部接到指示,一定要在一年內煉制出自己的石油來。錦州合成油廠提出了“后方多產一滴油,前方少流一滴血”的口號。
1951年2月10日,是載入史冊的一天。隨著脫硫鼓風機啟動,出合成爐的油氣混合物直接進入凝縮塔,凝縮塔分離器開始油氣分離。新中國第一滴人造石油(合成油)誕生了!
回首往事,年過百歲的郭雨東自豪地說:“七八十年前,我從事合成石油工業(yè)約十年,做了我國第一個工業(yè)化合成油廠的合成車間主任四年,可算是第一代合成石油戰(zhàn)線的老兵之一。之后幾十年直接或間接參與了我國合成石油工業(yè)建設發(fā)展??梢哉f,我是唯一一個親身經歷中國合成石油發(fā)展幾個階段的人?!?/p>
1953年5月,郭雨東任北京石油設計局工藝室方法設計組組長,負責設計抗美援朝重要國防項目的原料。限于當時的生產設備和條件,他只能克服萬難多次試驗,提出一個全新的工藝流程方案,進而于1956年實現(xiàn)成功生產。這是北京石油設計局成立后的一大成就,郭雨東等人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的嘉獎。同時,他被評為技術四級高工。
1956年1月,石油部設計管理局成立,郭雨東被分配到該局下屬的北京石油設計院。在當年我國煉油技術比較落后的背景下,郭雨東與同事一起開展新裝置設計,包括流化催化裂化、鉑重整、延遲焦化、新型蒸餾及尿素脫蠟等五個裝置(業(yè)界譽為“五朵金花”),并擔任試運行參謀部主任,為提高中國煉油工業(yè)水平做出了貢獻。
轉戰(zhàn)大江南北,實現(xiàn)“四個一次成功”
1954年,專業(yè)勘探隊在廣東茂名的露天礦中發(fā)現(xiàn)了頁巖油,于是自1955年始,茂名就建設起了頁巖油廠。1958年初,郭雨東被派去茂名,做頁巖油廠設計師。
1959年9月26日,我國在黑龍江省松遼盆地發(fā)現(xiàn)了一處重要的油田,被稱為大慶油田,這一發(fā)現(xiàn)是中國油田勘探與開采的重要里程碑。郭雨東以北京石油設計院工藝室主任身份配合大慶煉油廠施工,被任命為生產辦公室副主任。正式試運開始前,他又被任命為煉油廠三名總值班之一。
經過一年零六個月的奮戰(zhàn),1963年10月,大慶煉油廠一期工程的常減壓、熱裂化和輔助裝置勝利建成,并于11月全面投產,實現(xiàn)了試運、投產、產品質量、收獲率“四個一次成功”。新華社報道“中國石油產品已經基本自給”,《人民日報》在頭版頭條位置刊登消息:“中國人民使用‘洋油的時代即將一去不復返了?!睙捰蛷S特別召開慶功大會,郭雨東和參加試車的基建司總工敖明模、供應局總工鄒明都登臺佩戴大紅花,后來他們也都獲頒大慶會戰(zhàn)紀念章。
1966年1月,郭雨東從大慶回到北京,兩天后就出差去錦州石油六廠(原錦州合成油廠)參加順丁橡膠千噸實驗廠中型試驗,并開始設計順丁橡膠裝置,任裝置設計師。
待到郭雨東再次返回北京設計院時,形勢已變,他先是莫名在“牛棚”待了八個月,后來又去石油工業(yè)部在湖北潛江成立的“五七”干校勞動了三年半。
重新分配工作,天津石化唱晚晴
1973年,各地經濟建設稍稍恢復,急需專業(yè)技術人才,干校也開始向外分配人員。3月初,郭雨東拿著介紹信來到天津煉油廠,在設計室做籌建工作。他沒有任何職務,名義上只是一個普通工程師。但時任天津革委會副主任的孫敬文卻非常信任郭雨東,直接要求他負責設計建設工作。1976年蒸餾裝置成功建成開工。
1978年,華夏大地一片生機勃勃,這是美好時代的開始。天津化工局任命郭雨東為天津煉油廠總工程師兼副廠長,負責生產工作。1980年,石油工業(yè)部接受英荷殼牌公司邀請,組成中國煉油工業(yè)代表團訪歐。團長為石油工業(yè)部副部長侯祥麟院士,成員七人中唯有郭雨東來自地方上的煉油廠。
1982年4月,天津石油化學工業(yè)公司成立,任命郭雨東為總工程師。次年12月,天津石油化學工業(yè)公司與天津化纖總廠合并,成為中國石化天津石油化工公司。此時,郭雨東已經六十二歲,到了離休年齡,卻被組織任命為技術委員會主任。他說:“作為技術委員會主任,我更多的是負責二線方面的工作,例如公司規(guī)劃、爭取新項目、對外技術交流、技術人員升級考評等,同時配合一線領導工作。”郭雨東在石化公司工作至1988年,被中國石化總公司系統(tǒng)評為教授級高工,同年正式離休,后來又回聘九年,“自認為盡心盡力,敬業(yè)樂業(yè)”。
2021年3月21日,郭雨東迎來自己的百歲生日。天津石化人通過視頻連線的形式,為這位百歲老人“云端”祝壽。“收到你們的祝福!我是一名石化人,這讓我感到非常光榮!”
2024年1月27日凌晨,郭雨東,這位中國石化科技的老行尊,帶著等身榮譽,走完了他一百零三歲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