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帥
摘要 既有跨鐵路橋梁改造工程中,在確保鐵路運營安全的條件下,老橋拆除施工較復雜,因此在設計中需進行深入分析,根據(jù)鐵路運營情況、現(xiàn)場環(huán)境條件確定適用的拆除方案,并針對既有鐵路安全運營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文章以實際上跨運營鐵路預應力連續(xù)梁拆除工程為例,提出一種針對預應力連續(xù)箱梁跨線橋利用自行式液壓模塊車(SPMT)的拆除方法,為今后類似拆橋工程的設計與施工提供參考。
關鍵詞 運營鐵路;連續(xù)箱梁;拆橋;模塊車
中圖分類號 U445.6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6-8949(2024)08-0034-04
0 引言
近年來,隨著經(jīng)濟的高速、高質量發(fā)展,城郊、城際間互聯(lián)互通的需求快速增長,早期修建的許多公路、市政道路出現(xiàn)了通行能力差、服務水平低的問題,不能滿足社會和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需要進行改擴建,既有橋梁拆除工程日益增多。在跨鐵路橋梁拆除中,尚未采用SPMT模塊車進行拆除,但近年來,SPMT模塊車拆橋在市政、公路橋梁改擴建項目中已多次利用,基于其具有載重大、自動化程度高的特點,可在涉鐵項目中進行推廣應用。該文以某高速公路改擴建為背景,對上部預應力連續(xù)梁拆除方案進行研究。
1 工程概況
現(xiàn)狀高速公路采用分幅橋梁上跨在運營鐵路,左幅橋梁跨徑布置為(20+2×34+22)m,右幅橋梁跨徑布置為(22+2×34+20)m,長度均為110 m。跨鐵路聯(lián)上部結構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現(xiàn)澆連續(xù)梁,單箱雙室,結構高度1.65 m。下部結構主墩采用獨柱墩接承臺加樁基礎,橋梁斷面見圖1。
既有鐵路等級為國鐵Ⅰ級,直線地段,混凝土軌枕,有砟軌道,路基填方,高約5.0 m,現(xiàn)狀高速公路梁底至鐵路軌頂凈空約6.75 m。
2 主要拆除方法
目前,既有跨越鐵路橋梁拆除方法主要有中斷鐵路爆破拆除、中斷鐵路機械破除、搭設臨時防護棚架拆除、SPMT模塊車馱運移除[1]。這些方法均有優(yōu)缺點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方案比較見表1。
綜上分析,針對此類上跨鐵路橋梁荷載大、不具備分段拆除條件的項目,在不影響鐵路正常運營的條件下,SPMT模塊車拆橋工法與傳統(tǒng)拆橋技術相比,具有成本低、工期短、對環(huán)境影響小、不影響鐵路安全運營等技術優(yōu)勢,尤其是對于不能中斷運營的鐵路上方橋梁,SPMT模塊車拆橋方案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3 拆除施工步驟及關鍵技術措施
采用SPMT模塊車拆橋,在運營鐵路上方完成箱梁的頂升和馱運,綜合考慮SPMT模塊車頂升箱梁的方式、布車的合理性以及箱梁自身的受力和變形[2]。
3.1 設備選型
根據(jù)既有現(xiàn)澆箱梁重量估算:2 352.6 t,托架重量估算:220 t,總重約:2 572.6 t。模塊車配車如下:采用SPMT車組進行橋梁拆移,SPMT配置為8臺PPU+72軸線,分為8組,中間4組為每組1臺PPU+12軸線,兩側4組為每組1臺PPU+6軸線,每軸線載荷為40 t,則最大承重為2 880 t>2 572.6 t。模塊車之上設置三排六根600 mm法蘭式鋼管支撐,鋼管外徑457 mm,壁厚15 mm,剪刀撐采用18號槽鋼連接,鋼管上設置3I40b分配梁,詳細布置見圖2。
3.2 行走區(qū)域基礎設計
SPMT模塊車行走區(qū)域地基采用分層回填的方式進行素土填筑,每層層厚約30 cm,壓實度≥96%,然后再填筑一層60 cm碎石土層+20 cmC30混凝土墊層作為行走面層,素土及碎石土除在靠近鐵路兩側及墩柱周圍采用小型打夯機夯實外,其余均采用機械壓實。
在鐵路路肩兩側澆筑混凝土條基,條基斷面尺寸為2×1.5 m,在條基上鋪設路基箱,鐵軌與路基箱之間架空,路基箱采用厚15 cm標準的6.5 m節(jié)段進行拼裝,在鐵路路基與路基箱之間鋪設沙袋。地基處理及鐵路路基防護斷面見圖3。
3.3 拆除順序
3.3.1 準備工作
SPMT模塊車行走區(qū)域內進行地基處理,并對鐵路路基進行防護。6組SPMT模塊車拼裝及車上馱運支架組裝,機械設備調試及性能檢測,利用第一個封鎖點將6組SPMT模塊車移至左幅110 m現(xiàn)澆梁正下方。
3.3.2 箱梁頂升
為保證各組之間模塊車的軸壓基本一致,在正式頂升之前,應進行試頂升。按80%的載荷控制油壓進行試頂升,觀察各分組油壓差,反復幾次后調節(jié)各組油壓差在3 MPa內。荷載調整均勻后,對現(xiàn)澆箱梁按105%載荷開展預頂升。
為保證上部梁體能夠橫向移出,梁體整體向上頂升20 cm。采取分級頂升的方式,共分四級進行頂升,每級頂升高度為5 cm,頂升速度控制在每分鐘20~50 mm。整個同步頂升過程中對SPMT模塊車、支架及現(xiàn)澆梁進行施工監(jiān)控,確保頂升過程中現(xiàn)澆梁結構安全。頂升立面見圖4。
3.3.3 快速移運
根據(jù)鐵路封鎖時間、施工場地范圍劃定等特點,規(guī)劃可行的移運路線。在充分了解SPMT模塊車馱運系統(tǒng)性能的基礎上,結合該工程的實際需求,選取落梁拆解區(qū)域兼做現(xiàn)澆箱梁的存放地點,馱運就位后在存放地點直接進行梁體拆解,以此減少移運的時間。
3.3.4 二次分解
現(xiàn)澆箱梁運至后場落梁拆解區(qū)域,箱梁和馱梁支架整體卸落于后場支撐基礎上,模塊車退出,馱運結束。箱梁分解采用鑿巖機破碎,破碎后的梁體分解后裝車運走。
3.3.5 軌道上設施的清理
現(xiàn)澆箱梁運至后場落梁拆解區(qū)域后,安排汽車吊、工人進行軌道上方設施的清理工作,路基箱采用汽車吊裝車運走,確保鐵軌上不存有其他雜物。路基箱基礎采用人工鎬頭的方式鑿除路肩以上部分,經(jīng)工務部門驗收同意后及時恢復鐵路兩側的臨時硬隔離。
4 連續(xù)梁體系轉換計算
現(xiàn)澆箱梁頂升過程中存在支點位置的調整,箱梁因內部預應力和自身重力作用,結構受力體系發(fā)生變化,在結構受力變化后,易出現(xiàn)鋼筋混凝土結構破壞、梁體過度下?lián)系葐栴},對運營鐵路造成安全風險。因此,對既有梁體建模分析和計算,需在體系發(fā)生轉換后,分析箱梁結構的受力姿態(tài)、預應力筋分布等情況[3],具體分析如下。
4.1 計算建模
按照桿系單元進行箱梁體系轉換計算,共計梁單元63個,節(jié)點64個,有限元計算模型見圖5。
分別對既有現(xiàn)澆箱梁現(xiàn)狀及模塊車頂升過程兩種工況進行分析、計算,體系轉換兩個工況約束布置見圖6~7。
4.2 結果分析
根據(jù)計算結果,在箱梁頂升過程中,上下翼緣法向應力結果見圖8,最大為11.6 MPa,滿足規(guī)范要求。
根據(jù)計算結果,箱梁頂升過程中,撓度結果見圖9,最大為7.4 mm,滿足規(guī)范要求。
5 結論
為鄰近鐵路施工安全提供保障,需要對鐵路加強監(jiān)測,判別拆橋過程中各測量值是否超過控制標準,并根據(jù)各測量值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預測發(fā)展趨勢,保證鐵路運營安全。對于既有跨越運營鐵路橋梁,其拆除施工對周圍既有結構、環(huán)境、居民、交通等均有很大不利影響,拆除舊橋面臨著影響行車安全、機械傾覆、高處墜落的較大風險,以往常用拆橋方法均存在需中斷鐵路、影響環(huán)境等局限性。該文針對跨越運營鐵路拆除面臨的各項風險及難點,結合SPMT模塊車快速、高效、安全的特點,首次在跨越運營鐵路橋梁工程中應用SPMT模塊車完成拆橋工作,對類似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浩, 魏建東. 橋梁拆除中的一些新技術和新機具[J]. 中外公路, 2010(2): 164-166.
[2]李洪斌, 李富春, 張克浩, 等. 75 m大型預制混凝土箱梁SPMT轉運施工技術[J]. 施工技術, 2020(17): 17-21.
[3]李亞民. 跨高速連續(xù)梁主跨整體拆除施工技術[J]. 世界橋梁, 2018(5): 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