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都能抄錯,你到底有沒有用心……”
“我天天說認真審題不要馬虎,你都當成耳旁風……”
“看看你的試卷!這道題單位又去哪兒了……”
這樣的話,您是不是常常聽到,或者也常常這么說呢?
“馬虎”或許是大多數(shù)家長給予孩子的評價,當看到“2+3=6”時,我們會是什么反應呢?是大發(fā)雷霆,埋怨批評:“你怎么這么馬虎,到底有沒有用心寫作業(yè)!”還是自我安慰:“只是馬虎了,其實都會?!泵鎸⒆拥鸟R虎,我們大傷腦筋,卻發(fā)現(xiàn)吐槽沒用,批評沒用,反復嘮叨也沒用,那么,我們該如何對癥下藥,幫助孩子打敗“小馬虎”呢?
探究原因:認識“小馬虎”
從馬虎到細致的過程其實是能力成長的過程,如果我們只是用“馬虎”這個詞去抽象概括孩子是因為疏忽而做錯的話,孩子不但無法得到能力的提升,長此以往他還會給自己貼上一個“小馬虎”的負面標簽。想要成長,我們首先要將“馬虎”細化到具體的問題,再對癥下藥。一般來說,馬虎的形成可能有這樣幾個原因:
生活習慣不夠好。在孩子的教育中,家長往往十分重視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而忽略了讓孩子養(yǎng)成做事有條理的習慣。我們發(fā)現(xiàn),一個做事常常丟三落四、只憑興致的孩子,往往觀察沒有順序,思考缺乏條理,表現(xiàn)出來的便是典型的粗心馬虎。孩子學習上細心的習慣并不是單一存在的,而是與生活習慣密不可分。
心理壓力過大。心理學研究表明,中等強度的動機和情緒為認知活動提供最佳背景,強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對認知活動造成不良影響。有些孩子平時十分用功,可一到考試就發(fā)揮不好,平時會做的簡單題目也會出錯,甚至漏答題目,原因就在于他太在乎考試,太想考好,動機過于強烈往往也會導致馬虎。
注意力資源不足,信息獲取能力不夠強??荚囀窍迺r訓練,在有限的時間里需要大量做題,尤其是低年級孩子,做到最后他的注意力資源便會缺乏,漸漸做不動了,這時他在讀題時往往會粗枝大葉,審題不清,吞掉信息點,甚至十分簡單的題目都會看錯。
知識掌握不夠牢固。很多時候,看似簡單的馬虎背后其實是孩子知識掌握得不牢固和概念不清楚。例如有的孩子容易把“買”寫成“賣”,把“體育”寫成“休育”,這樣的馬虎問題其實是因為不能正確區(qū)分形近字,基本功不扎實,知識掌握不牢固。
視知覺能力發(fā)展失衡。視知覺能力是指把眼睛看到的信息傳遞到大腦,再對看到的信息進行加工的能力。有的孩子視知覺能力相對欠缺,便會出現(xiàn)看錯符號、跳行或錯行的情況,剛剛看過的數(shù)字轉眼就寫錯,甚至照著抄也會抄錯,這些都是視知覺能力發(fā)展失衡的典型表現(xiàn)。
巧用高招:打敗“小馬虎”
我們到底該如何做才能讓孩子真正地克服馬虎而養(yǎng)成認真細心的習慣呢?可以試試這樣幾招:
第一招:培養(yǎng)條理性,強化責任心
對于做事沒有條理、生活習慣不好的孩子,我們要以小事為抓手,重視孩子做事條理性的培養(yǎng)。比如教會孩子整理自己的衣櫥、抽屜和房間,讓孩子變得仔細、有條理;給孩子空間安排自己的課余時間和復習進度,讓孩子變得有計劃、有順序。
除此之外,責任心也是任何人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如果做事敷衍了事,那必然做不好。對于孩子,我們不能包辦太多、關照太多,這只會降低孩子的責任心。我們可以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比如負責掃地或洗碗,做好了給予鼓勵或獎勵;做不好也不能客氣,要求他重來一遍,直到干好為止,這樣他才能對自己的事情負起責任。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千萬不要剝奪孩子做事的權利和機會,長此以往,良好的生活習慣會遷移到學習中,孩子的馬虎也會漸漸減少。
第二招:培養(yǎng)專注力,減少干擾
對于注意力資源不足、專注力不夠的孩子,我們可以從改善家庭環(huán)境和提高學習效率兩方面進行強化。孩子的注意力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我們應該避免在孩子學習的時候把電視聲音開得過大或突然發(fā)出嘈雜的聲音打斷孩子的學習,當大腦處于斷斷續(xù)續(xù)的思考狀態(tài)時,孩子就極其容易分心,這時就會看錯題、看錯字或計算出錯,遇到稍微困難的題便會覺得厭煩,這樣很難高質量地完成學習。另外,為了保證學習效率,限時練習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們平時還可以跟孩子玩一些注意力訓練的游戲,比如給孩子一張100個詞的詞單,讓他看一分鐘,然后拿走詞單,請他寫下記住的詞。每次挑戰(zhàn)看能夠寫對多少個。這種訓練能夠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和記憶力水平,我們還可以讓孩子在平時的學習中不斷挑戰(zhàn)同一任務的堅持時間,來訓練他大腦的注意力。
第三招:強化多方訓練,打牢基本功
針對不同孩子的不同情況,強化多方訓練十分必要。培養(yǎng)視知覺能力,我們可以通過找不同的數(shù)、辨別相似字母圖形、辨別形近字等“尋找差異”的訓練,來提升知覺辨別能力;通過有聲抄寫的方法來幫助鞏固知覺記憶,比如一邊抄下數(shù)字“58”一邊讀出聲,這樣就不會寫成“85”。對于知識點掌握不牢固的孩子,也要有針對性地讓孩子弄懂知識點,例如“體”和“休”的區(qū)別,人靠大樹便是休息;“買”和“賣”的區(qū)別,多了十元便是賣物品所得。對于信息獲取能力不強的孩子,我們可以讓孩子放慢讀題速度,或者一道題讀兩遍。
第四招:積極暗示,正面強化
對于總是馬虎的孩子,我們還可以運用行為矯正的方法,對他進行正強化,多給予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有的父母在孩子因為馬虎犯錯時簡單粗暴地打孩子一頓或者批評他:“你為什么一直這樣馬虎!”孩子聽得多了,被打多了,便會給自己貼上“馬虎”的負面標簽,馬虎就會越來越嚴重。相反,如果我們在他馬虎時不理睬,淡化他的馬虎,在他偶爾不馬虎的時候,馬上表揚,強化他的細心,慢慢地,他就會向著細心的方向發(fā)展。
孩子身邊如果時刻跟隨著“小馬虎”,會對他的學習和生活產生很多障礙,這時家長要做的,就是耐心地幫助和引導孩子,用成長性思維將認真細致看成是一個可培養(yǎng)可成長的能力,找準方法來培養(yǎng),孩子才能早日跟馬虎說再見,逐漸地養(yǎng)成細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