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是世界上最早發(fā)現恐龍蛋的地方,也是發(fā)現最古老帶羽毛恐龍的地方,同時又擁有豐富的恐龍骨骼化石和恐龍足跡化石,還保存著世界罕見的風沙埋藏狀態(tài)的恐龍化石,因此,內蒙古被譽為“恐龍的故鄉(xiāng)”。
喜歡聚居和能夠“護幼”的恐龍
—鸚鵡嘴龍
1988 年,中加恐龍考察隊在鄂爾多斯杭錦旗獨貴加汗的早白堊世地層中發(fā)現鸚鵡嘴龍頭骨化石,經研究認為這是一種新類型恐龍,并命名為“鄂爾多斯鸚鵡嘴龍”。在1.8億年前,恐龍成為當時鄂爾多斯地區(qū)的主宰者。
彎鉤狀的嘴對鸚鵡嘴龍有很大幫助。當時地球發(fā)生巨變,氣候條件、陽光、水分和植被紛紛發(fā)生變化,堅硬的巨喙可適應進化的新型植物,能夠切斷粗硬的莖干葉梗、咬碎植物種子和堅果,這使得鸚鵡嘴龍得以存活下來。鸚鵡嘴龍以植物為食,個體不大,頭上還沒有其他角龍類發(fā)達的頸盾和角,身上也沒有其他防御器官,所以它們群居生活在一起,依靠集體的力量抵御肉食恐龍的攻擊。
鸚鵡嘴龍個體很小,數量眾多。它的體長約有 1~2 米,具有鳥腳狀的腳,前肢短小,后肢粗而長,因而常用后肢兩足行走。這類恐龍頭部短而高、口中前部無齒、牙齒質地光滑、齒冠較低。它嘴前部角質的喙,形狀彎曲呈鉤狀,似鸚鵡的嘴,科學家稱之為“鸚鵡嘴龍”。
發(fā)現最早的恐龍
—姜氏巴克龍
巴克龍的化石早在1923年在內蒙古二連浩特就有發(fā)現,是內蒙古最早發(fā)現的恐龍。
大型的巴克龍體長7.5米,高達3米,體重1.5~2噸。中型的身長5.4米,高達2.5米;小型的身長1.5米,高為0.7米。這三種類型可能是同一個種不同年齡階段的個體,也可能是不同的種。巴克龍生活在距今約百萬年前的中生代白堊紀晚期,貌似禽龍,但和禽龍可不一樣。雖然巴克龍長得塊頭比較大,長相比較兇,四足站立時有2米,但是整個巴克龍家族都屬草食性恐龍。巴克龍的牙齒在鴨嘴龍類中比較少見,臼齒發(fā)達呈棱柱形交互排列成覆瓦狀,這是為了能有效地將植物磨碎消化。由于巴克龍個頭比較大,攝入的食物又僅是植物,只能不斷地尋找食物才能維持生活體能,這也就造就了巴克龍的牙齒會不斷地更新,舊的牙齒磨蝕后會有新的牙齒長出來進行補充。
巴克龍的頭骨短而平滑,頭上無頂飾,7個肩椎愈合得很好。巴克龍是一種較原始的鴨嘴龍,成年個體可達5米長。筑巢產蛋,幼仔出生后,雙親還要在巢內哺育兒女,一直到幼仔們能獨立生活。作為鴨嘴龍系群居性恐龍,巴克龍群體實行季節(jié)性遷移,逐水草而居。
最強王者
—精美臨河盜龍
2008 年,古生物學家在內蒙古巴音滿都呼地區(qū)的風成巖中發(fā)現了一具保存相當完整的恐龍骨架化石。2010 年,古生物學家經過研究確認,這是一種新的馳龍類恐龍,被命名為“精美臨河盜龍”。
8000多萬年前被殺的原角龍骨骼化石被發(fā)現后,睿智的科學家竟然找到了“真兇”:精美臨河盜龍,同時證明,它曾是這一片領地的王者。
精美臨河盜龍一般體長 1.8 米左右,最長也不過 2.5 米, 體重約 25 千克。有一條占據身長一半的尾巴,細長的后肢,使得它的奔跑速度非???,是快速、靈活的捕食者。根據化石研究,推測它可能是以小型角龍類和其他一些植食性恐龍為食,處于恐龍食物鏈頂端,是頂級狩獵者。
精美臨河盜龍生活的地區(qū)屬于干旱的沙漠地區(qū),在那里發(fā)現的化石都保存在風成巖中,一般推測是沙塵暴殺死了精美臨河盜龍,并且埋藏了它們的尸體,所以被發(fā)現的化石都非常完整而精美。從演化角度看,精美臨河盜龍腦袋非常尖銳,尤其吻部呈鳥喙狀,這意味著它可能代表一種原始類馳龍向進步類馳龍的演變過渡物種。
保存完整的精美臨河盜龍為馳龍類代表的一個新屬種。馳龍類是和鳥類親緣關系最近的恐龍類群之一,對它的研究有助于理解鳥類的起源。
發(fā)現最大的恐龍
—查干諾爾龍
查干諾爾龍是一種極特異的大型蜥腳類恐龍,化石出土于內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盟查干諾爾堿礦,經我國著名古生物學家董枝明與李榮正式命名為“查干諾爾龍”。
查干諾爾龍生存于白堊紀早期的中國,是亞洲的植食性恐龍中體型最長、體重可能也是最重的恐龍之一。它的體重可達23噸以上,在它生活的世界中,再沒有任何恐龍的身材能與它匹敵。
查干諾爾龍化石裝架后,它的身長26米,高7.7米,肩背部高6米,胸闊3.3米,抬起頭來有12米高,在全世界范圍內查干諾爾龍如此龐大的體型可以說是極為罕見的,在目前已經發(fā)現的770多種恐龍中它的體長可排到40位,幾乎能夠與世界上脖子最長的恐龍——馬門溪龍相媲美了。
在1億多年前的錫林郭勒盟一帶,植物蔥郁,查干諾爾龍成群結隊地在那里遨游。它們用集體的力量抵御肉食性恐龍的襲擊,奏出了一曲高亢的生命之歌。中國科學家對這種恐龍的骨骼化石進行了組合,并在世界各地展出,雖然各國的觀眾曾經見過許多奇異的恐龍,但還是被查干諾爾龍的雄姿所傾倒,不由得為這遠古的內蒙古浩瀚草原的生命奇跡而感嘆。
它的頭也比其他蜥腳類龍要大得多,骨盆上的腸骨、恥骨與坐骨愈合緊密,大腿骨長達1.8米,上面有許多凹穴,使肌肉附著十分有力。它的肩胛骨長達1.5米,顯得細長,這在其他蜥腳類恐龍中是很少見的。這些結構說明,查干諾爾龍的行動并不遲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