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嬋玉
在我們班教室外的走廊上,經(jīng)常有一名男生駐足,他望著教室,嘴角掛著笑。某一天,他悄悄將一封信放在窗臺上,卻未指明收件人。在一片嬉笑聲中,那封信被公之于眾。信中表明,他很喜歡我們班一個留著齊耳短發(fā)的女生,但是并未直接說這位女生是誰。
同學們開始觀察女生的發(fā)型,試圖找到這個女生。經(jīng)過一番“偵察”,大家一致認定,這封情書是寫給小萍的,因為她性情溫和,舉止大方,很受歡迎。小萍再三解釋她并非信中的女生,她根本不認識那個男生。然而,沒人聽她的辯駁,她別無他法,向我求救。
這封突如其來的情書沒有提到女生的姓名,這倒為解決問題提供了一個切入口。我讓小萍回到座位上,準備和孩子們談談這個敏感的話題和這封噱頭十足的信。
我讓孩子們把這封信交上來,孩子們笑成一團。我站在講臺上大聲深情地讀著:“標題,情書。我喜歡你很久了,每次我在窗外看到齊耳短發(fā)的你都在忙……”
我故意停頓了一下,同學們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同學重復著信中夸贊的話,有的同學竊竊私語,等著看笑話,而小萍都要急哭了。我深知小萍內(nèi)心的無助,準備從剖析信件內(nèi)容入手,讓謠言不攻自破。
讀完信后,我特意放慢了語速,將“齊耳短發(fā)”這個詞重復了兩遍,孩子們安靜下來了。
我故作調(diào)侃地問:“齊耳短發(fā)指的是誰呀?”
孩子們齊刷刷地看向小萍。
“才不是我,不是我!”小萍急切地辯解,眼睛濕潤了。
我替小萍解圍:“同學們,你們好好想想,班上留齊耳短發(fā)的女生難道只有小萍嗎?”這話一出,孩子們頓時議論紛紛,試圖找出其他“可疑”人選。
等他們討論得差不多了,我突然說:“我知道是誰了!”
孩子們馬上安靜下來,好奇的目光聚焦在我身上。
“是我呀!”我摩挲著我的短發(fā)笑道,“我難道不是齊耳短發(fā)嗎?你們憑什么認為不是我?難道就沒有人喜歡我嗎?你們不喜歡我嗎?”孩子們被我的話搞得一頭霧水,而小萍則悄悄松了一口氣。
我話鋒一轉,開始深入剖析:“那個男孩時常在我們教室外的走廊上徘徊,自然是喜歡我們班的,他也很細心,看到那個人每天都在忙碌著。那么,他為什么沒有在信上寫名字呢?”
康康說:“因為他不想讓那個女孩感到困擾?!?/p>
我滿意地點點頭,說:“沒錯。他有表達喜愛的權利,我們每個人都有。如果大家認為是小萍,我贊同,因為小萍課下總在做作業(yè),確實很忙。難道其余短發(fā)女生就沒有在忙嗎?還有我,我也經(jīng)常在講臺上批改作業(yè)呀??梢姡J真學習的狀態(tài)是大部分人喜愛的,我覺得我們班的女生都有被喜歡的可能。這種喜歡是什么?”
“是欣賞,可能喜歡她學習態(tài)度好,也有可能喜歡她認真的樣子!”阿成大聲說。我笑了,知道這次談話成功地為小萍解了圍,也讓孩子們對喜歡與欣賞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進一步引導他們:“喜歡,不是愛情的代名詞。老師對學生的疼愛是喜歡,學生對老師的崇拜是喜歡,別人對你奮發(fā)拼搏的贊賞是喜歡,陽光自信的你對別人的感染也讓人喜歡……喜歡的含義千萬種,是我們每個人向上、向善、向美的情感流露!”
“假如這個女孩就是小萍,我一點也不驚訝,因為小萍待人熱情、積極樂觀、關心同學。如果我是男孩子,我也喜歡她。其實,能被人喜歡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這說明你得到了認可。你們覺得呢?”我真誠地說,孩子們也笑著點頭。
隨后,我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可以隨時肆無忌憚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嗎?”我想引導他們思考合時、合宜表達情感的重要性。
“老師,我認為表達情感要考慮對方的感受,如果我行我素,可能會給別人帶來困擾,或許別人并不接受,所以有些想法還是應該保留在心底。”“我覺得還需要考慮場合和時間,今天這件事就是不分場合導致的,人多容易起哄?!薄案⒁獗磉_方式,用字、用詞要準確,模棱兩可容易讓人誤會!”……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
看到同學們回歸理性思考,我知道我的目的達到了,總結道:“優(yōu)秀者不乏欣賞者。所以,請大家盡管努力,不斷提升自己,讓優(yōu)秀成為我們的底色,讓欣賞者越來越多。今天的事,我想讓班長談談!”班長晴晴是一個識大體的女孩,她應該懂得我的用意。我一個眼神過去,她接下了話。
晴晴說:“這本來是一件小事,可是同學們一起哄,事態(tài)就擴大了。我們沒有事實依據(jù)就胡亂猜測,造謠傳謠,給小萍造成了困擾,我們應該對她說聲‘對不起。以后,我們看待事情要冷靜一些,辯證地看待別人的評價,專注于提升自己!”全班爆發(fā)出雷鳴般的掌聲。
最后,我?guī)ьI全班同學一起朗讀了王小波的《愛你就像愛生命》中的片段:“我將來一定把我的本心拿給你看。為什么是將來呢?啊,將來的我比現(xiàn)在好,這一點我已經(jīng)有了把握。你不要逼我把我的壞處告訴你。請你原諒這一點男子漢的虛榮心吧。我會在暗地里把壞處丟掉,我要自我完善起來。為了你我要成為完人?!?/p>
“謹以此詩獻給我們的青蔥歲月,讓我們?nèi)プ穼じ鼉?yōu)秀的自己。無論男孩女孩,我們都值得擁有更好的未來!”在朗讀聲中,我給了他們一個大大的贊,同學們笑靨如花。
情書風波就此平息,直到孩子們參加完中考,班上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戀愛”事件了。我相信,孩子心中都藏著一個青春的夢,那無關愛情,只意味著成長。他們會在激勵中相互欣賞,在欣賞中超越自己,在和諧溫馨的人際關系中攜手前行。
在生命的初開時節(jié),情書就是春日里綻放的一朵小花,絢爛而精致。班主任既不能“焚書”,也不能放手不管,應當恰到好處地引導孩子認識到這是成長的另一種表現(xiàn)。(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作者單位: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思源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