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文娟 陳俐瀾
2016 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近年來,關于大學英語教學與課程思政相結合的研究越來越多,這些研究有的強調大學英語教學中實施課程思政的必要性、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或路徑(劉曉陽 2018;許艷 2022),有的借助理論指導研究思政效果(劉黎思2022;劉晶、胡加圣2021),還有的調查了課程思政的實施情況(楊露2020;阮靈杰2021)。這些研究雖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將課程思政與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相結合的研究較少。那么,課程思政融入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的具體實施情況究竟如何?學生對課程思政的獲得感如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怎樣才能有效促進課程思政與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的深度融合?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和個人訪談的方式試圖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為一線教師充分挖掘大學英語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內容,以及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提供一定的依據,從而促進課程思政與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學質量。
本研究主要采用調查問卷、個人訪談和聽課等方式。在充分查閱相關研究文獻的基礎上,結合所在學校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中融入思政內容的實際,確定了研究采用的調查問卷。問卷主題是“課程思政在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中的融入研究”,由教師版和學生版組成。問卷主要由五個維度構成,分別是個人基本信息,對課程思政的總體認識,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中融入思政內容的具體實施情況,學生的實際獲得感,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及方法、建議。教師訪談主要了解思政內容融入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的教學方案及遇到的困難。學生訪談選取了不同年級、不同專業(yè)的學生,主要訪問了他們對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中思政內容的獲得感,以及對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一些建議或意見。
學生調查問卷選取了所在學校大一和大二共300 名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問卷由單選題和多選題兩部分構成,其中單選題16 道,問題主要涉及前四個維度,多選題6 道,內容與第五個維度相關。教師通過問卷星將網絡問卷二維碼發(fā)給學生,收到有效學生問卷298 份,收回率為99.33%,對收回的問卷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教師調查問卷選取了所在學校大學英語教研室的30 名教師,其中教授1 人,副教授8 人,講師19 人,助教2 人。問卷組成部分和學生問卷一樣,只是個人基本信息多了一道題。教師問卷共收到有效問卷30 份,收回率為100.00%,對收回的問卷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問卷調查結束后,隨機選取了30 名教師中的副教授3 名,講師5 名和助教2 名進行了訪談,隨后深入他們的課堂聽課。
調查顯示,大部分師生對課程思政有一定的認識。問卷第5 題“您了解課程思政”的調查結果顯示:56.67%的教師選擇了“非常符合”,36.67%的教師選擇了“比較符合”,3.33%的教師選擇了“不太符合”,3.33%的教師選擇了“不符合”;91.66%的學生選擇了“非常符合”或“比較符合”。第6 題“您認為有必要在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中融入思政內容”的調查結果顯示:46.67%的教師選擇了“非常符合”,46.67%的教師選擇了“比較符合”,6.67%的教師選擇了“不太符合”;40.67%的學生選擇了“非常符合”,54.67%的學生選擇了“比較符合”。數據表明,絕大部分師生對課程思政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并且贊同將思政內容融入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
此部分共包含11 道題,調查了教師將思政內容融入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的具體實施情況。
問題7 “您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設計的教學目標包括明確的思政目標”的調查結果顯示:23.33%的教師選擇了“非常符合”,70.00%的教師選擇了“比較符合”,6.67%的教師選擇了“不太符合”。數據表明,絕大部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會明確告訴學生課程的思政目標。
問題8 “您在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中融入的思政內容與教材內容緊密結合”的調查結果顯示:16.67%的教師選擇了“非常符合”,63.33%的教師選擇了“比較符合”,10.00%的教師選擇了“不太符合”,10.00%的教師選擇了“不符合”。以上數據表明,教師融入的思政內容與教材內容的結合度上略有差異。
問題9 調查了在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中,教師會在課前挖掘與單元主題相關的思政元素,并提供多種資料供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結果顯示:26.67%的教師選擇了“非常符合”,56.67%的教師選擇了“比較符合”,6.67%的教師選擇了“不太符合”,10.00%的教師選擇了“不符合”。這些數據說明教師在混合式教學過程中是否會在課前加入思政內容存在一定差異,反映了他們在具體的授課過程中所實行的教學方案還有差異。
問題10 調查了在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中融入思政內容時教師是否會根據課程內容靈活使用多種教學方法。結果顯示:10.00%的教師認為“非常符合”,73.33%的教師認為“比較符合”,6.67%的教師認為“不太符合”,10.00%的教師認為“不符合”。這表明大部分教師比較注重教學方法的靈活使用,但也有個別教師教學方法相對單一。
問題11 “您在將思政內容融入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時善于啟發(fā)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調查結果顯示:10.00%的教師認為“非常符合”,70.00%的教師認為“比較符合”,16.67%的教師認為“不太符合”,3.33%的教師認為“不符合”。這反映了教師在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存在個體差異。
問題12 調查了教師經常鼓勵學生在課后學習中有意識地將教師講過的思政內容和實際學習聯系起來。結果顯示:20.00%的教師選擇了“不太符合”或“不符合”,說明部分教師沒有將思政內容延伸到學生課后學習中,最終會影響到學習效果。
問題13 調查了在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中,教師會設置相關課后任務,要求學生對課中思政內容進行鞏固,提高學習效果。結果顯示:23.33%的教師選擇了“非常符合”,50.00%的教師選擇了“比較符合”,23.33%的教師選擇了“不太符合”,3.33%的教師選擇了“不符合”。這反映了部分教師并沒有重視課堂中所講授的思政內容與課后學習的關聯。
問題14 “在考試中會有一些與課程思政相關的考題”調查結果顯示:63.34%的教師選擇了“不太符合”或者“不符合”,說明思政內容在考試中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在考核體系中沒有充分體現出來。
問題15 調查了在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中,教師通常采取多種方式對大學英語思政教學效果進行評價。結果顯示:40.00%的教師選擇了“不太符合”或者“不符合”。這反映了對思政內容教學效果的評價還有待完善。
問題16 調查結果顯示,73.34%的教師認為學生對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中融入的思政內容感興趣。
問題17 調查結果顯示,83.33%的教師認為在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總體教學效果不錯。
數據表明,從教師角度來看,將思政內容融入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取得了一定成效。
學生對混合式教學中融入思政內容的實際獲得感主要通過學生問卷調查的第四個維度和與學生訪談的方式了解。調查顯示,95.33%的學生贊同教師設計的教學目標包括明確的思政目標,而且融入的思政內容與教材內容緊密結合;97.34%的學生認為在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中,教師會在課前挖掘與單元主題相關的思政元素,并提供多種資料供學生課前自主學習;94.00%的學生認為教師在混合式教學中融入思政內容時會根據課程內容靈活使用多種教學方法,而且善于啟發(fā)學生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91.66%的學生贊同教師會設置相關課后任務,要求他們鞏固課中所學思政內容,從而有效提高學習效果;93.67%的學生認為教師通常采取多種方式對大學英語思政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傮w而言,96.34%的學生對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中融入的思政內容較感興趣,94.33%的學生認為在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總體學習效果不錯。此外,94.34%的學生會在課后學習中有意識地將教師講過的思政內容和實際學習聯系起來,鞏固所學內容。然而,就問題12 “考試中會有一些與課程思政相關的考題”的回答,學生想法略有不同:77.67%的學生選擇了“非常符合”或“比較符合”,這與教師問卷中所得數據相近,說明思政內容在平時的考試中沒有得到足夠的拓展和延伸,在以后還需進一步完善。
師生問卷調查的第五個維度主要了解了思政內容融入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及師生認為的解決方法。調查結果顯示,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一致認為課程的特點和性質,教師的年齡、教齡、職稱及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結構,學生的接受與配合度,教學時間的充裕程度等都是影響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中融入思政內容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此外,教師的人格魅力,學校的制度激勵與保障等也有一定的影響。就增強思政效果的教學方法而言,教師偏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案例分析、小組討論和學生展示法為主,而學生更喜歡以教師講解為主、案例分析為輔的教學方法。總體而言,師生均認為在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使英語教學有了更加明確的目標和更加豐富的內涵,在促進課本知識與思政教育同向而行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愛國情懷,增強了他們的文化自信,提升了其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
然而,從問卷數據來看,師生認為目前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中融入思政內容還存在一些問題。教師方面,76.67%的教師認為他們的思政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93.33%的教師認為備課資源相對匱乏,缺乏與大學英語教學相關的思政教材;76.67%的教師認為學生的接受與配合度不夠,教學時間緊張,不能夠深入拓展思政內容;70.00%的教師認為課程評價方式不夠多元化。學生方面,60.33%的學生認為思政教育的價值引領作用沒有得到很好地發(fā)揮;59.67%的學生認為課程評價方式不夠多元化;56.67%的學生認為教師的思政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針對以上問題,師生提出了一些相應的建議。教師認為學校和學院應多提供一些提升教師思政能力的培訓,教研室可以定期開展教研活動,教師還可以積極參加一些與課程思政相關的教學比賽、研修等。同時,改進課程評價方式,采用多元化評價體系考核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方面,77.33%的學生認為應多提供一些與課程思政相關的實踐活動;59.67%的學生認為教師應多講一些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關的內容;70.67%的學生建議教師應多和學生溝通交流,及時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從而提升思政教學效果。綜合來說,通過本次問卷調查,93.33%的教師認為本次調查使他們對以后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和思路,96.67%的學生表示本次調查讓他們深層次了解了大學英語與課程思政的融合。
為了深入了解調查問卷中發(fā)現的問題,對參與調查問卷的3 名副教授、5 名講師和2 名助教進行了訪談,了解在將思政內容融入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中他們的教學方案及遇到的困難,隨后深入他們的課堂聽課。通過訪談和聽課,進一步確認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及采取的對策和問卷中反映出來的基本相似。學生訪談隨機選取了不同年級、不同專業(yè)的學生,主要驗證問卷結果所反映的現象是否屬實,訪談表明問卷數據確實代表了學生的真實想法。
高校課程思政的建設和開展一直深受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課程思政的發(fā)展在各大高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從前面的調查問卷結果可知,課程思政融入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亟須解決的問題。為了使教師更好地將思政內容融入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充分發(fā)揮課程思政的價值引領作用,提升教學效果,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調查顯示,不到10.00%的教師對將思政內容融入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理解不到位,這就需要學校制訂有關課程思政實施細則,進一步讓教師意識到思政育人的重要性,從而堅定不移地將思政內容融入課堂教學。
數據顯示,20.00%的教師認為很難將思政內容與課堂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備課資源獲取渠道較窄,上課學時有限,學生的接受和配合能力參差不齊,導致融入的思政內容深度和廣度不夠。因此,教師要樹立多學、多問、多思考的觀念,積極拓寬備課渠道,掌握多種教學方法,從而保障教學質量著實有效。
通過師生訪談發(fā)現,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及時、有效的溝通交流。受教學和科研的雙重壓力,教師難以抽出有效時間及時深入了解學生的真實感受和想法,導致教學方案相對主觀。同時,學生沒有積極主動和教師交流學習所得所獲,影響了思政教學效果。因此,師生之間應加強溝通交流,以便教師及時反思教學效果,完善教學方案,制訂適合本班學生的學習方案。
調查顯示,絕大部分教師能把思政內容融入課前和課中的教學,但26.66%的教師不會設置相關課后任務要求學生對課前、課中思政內容進行鞏固。此外,考試中涉及的思政內容較少,教學評價方式單一,導致思政教學流于形式。有鑒于此,高校應進一步完善課程思政機制,制訂相應的激勵與懲罰機制,建立健全課程評價體系,從而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