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秋強 李國庫
廣東省汕頭市中心血站 515000
血型鑒定是保證輸血安全的關(guān)鍵[1]。但血液標本會攜帶病毒,出于對安全防護的考慮,血液標本的檢驗應在具有生物安全柜和二級安全防護的條件下進行,而大多數(shù)醫(yī)院并未配備相關(guān)設(shè)施,實驗人員在對血液樣本進行檢驗時會有職業(yè)暴露的風險[2-3]。因此,對于血液、體液等血液標本,采用56℃加熱30min的方式滅活病毒,可減少實驗人員在檢測中的感染風險[4],而此滅活方式對血型鑒定的影響鮮有報道。故本研究將通過對血液標本進行56℃加熱滅活,觀察這一滅活方式對試管法血型鑒定的影響。
1.1 標本來源 選擇2023年2月本血站的血液標本共40例,其中A、B、O、AB型各10例,均為3d內(nèi)抽取且全血標本≥3mL,采用EDTA·2K抗凝。每例患者血液標本均分為2份,分為觀察組(n=40)和對照組(n=40)。
1.2 試劑和儀器 56℃恒溫水浴箱[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型號:CU-420型];離心機[湖南湘儀實驗室儀器開發(fā)有限公司,型號:TDZ4-WS];正反定型血型卡[英科新創(chuàng)(廈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0163400540];凝聚胺試劑(包括低離子、凝聚胺、懸浮液,珠海貝索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批號:BA1003A、BA1003B、BA1003C);抗A、抗B[上海血液生物醫(yī)藥有限責任公司,批號:20220608];標本釋放劑(武漢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0200438);標準的A、B懸浮紅細胞[長春博德生物技術(shù)有限責任公司,批號:20221219];顯微鏡[江西鳳凰光學科技有限公司Phenix]。
1.3 方法 觀察組放入56℃水浴箱30min進行滅活處理,對照組置于常溫環(huán)境中做對比實驗。將觀察組滅活后的標本取出,放入離心機以1 500g離心3min后取上層血清備用,同時予以生理鹽水將紅細胞配成3%懸浮紅細胞備用。取6mL的玻璃試管5個,分為正定型和反定型,分別標記正定型抗-A、抗-B、抗-D,反定型Ac、Bc。向正定型的3個試管中加入相應單克隆抗體100μL,再加入待檢標本3%懸浮紅細胞50μL;向反定型的2個試管中加入待檢標本血漿100μL,再依次加入標準的A、B型3%懸浮紅細胞50μL。均用離心機以120g離心1min后觀察結(jié)果,出現(xiàn)凝集則為陽性,當不能確定是否凝集時,可借助顯微鏡觀察,正反定型均不符即為可凝血型。兩組的血液通過試管法血型鑒定后,記錄兩組的血液標本的凝集強度并計算積分,標準見表1。并選擇來自相同血液標本的觀察組2例A型血、2例B型血,對照組2例A型血、2例B型血,分別標記為觀A1、觀A2、觀B1、觀B2和對A1、對A2、對B1、對B2,進行IgM型抗-A、抗-B和抗-M效價檢測。
表1 血型鑒定評價凝集強度積分
1.4 觀察指標 (1)觀察56℃加熱滅活后對紅細胞血型鑒定的影響;(2)兩組凝集強度積分對比;(3)兩組來自相同血液標本的IgM型效價檢測變化。
2.1 兩組紅細胞血型鑒定比較 兩組血型檢測結(jié)果一致,Kappa值為1.000,見表2。
表2 兩組紅細胞血型鑒定比較
2.2 兩組凝集強度積分對比 觀察組凝集強度積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凝集強度積分對比分)
2.3 兩組來自相同血液標本的IgM型效價檢測結(jié)果 觀察組4例標本和對照組4例標本抗-A、抗-B、抗-M效價檢測結(jié)果相同,Kappa值為1.000,見表4。
表4 兩組來自相同血液標本的IgM型效價檢測結(jié)果
檢驗科的工作人員在對血液標本進行檢驗的過程中,或直接或間接接觸到血液標本,根據(jù)衛(wèi)健委要求血清標本的檢測應在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內(nèi)進行,盡可能在生物安全柜中檢測,同時檢驗人員應采用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的個人防護[5-6]。但由于條件限制,大多數(shù)醫(yī)院檢驗科的生物安全防護能力還比較低,血液標本會因離心、檢測等環(huán)節(jié)造成氣溶膠污染,檢驗人員職業(yè)暴露產(chǎn)生感染的風險巨大[7]。為有效避免操作過程中的職業(yè)暴露,考慮是否可通過對血液標本經(jīng)56℃滅活病毒,以減少檢驗人員職業(yè)暴露的風險。試管法血型鑒定因其操作簡單、準確度可靠等優(yōu)勢,被廣泛運用于血型的初次鑒定,是交叉配血試驗中最基礎(chǔ)的試驗方法之一,并且待測的紅細胞經(jīng)過稀釋,減少了血液中非特異性抗體的濃度,可提高試驗的敏感性[8-9]。因此本研究將觀察經(jīng)56℃加熱滅活病毒后與常溫放置的血液標本,通過試管法檢測是否會對血型鑒定結(jié)果產(chǎn)生影響。
本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觀察組經(jīng)過56℃加熱滅活30min后與常溫放置的對照組相比,血型仍能通過試管法準確檢出;觀察組凝集強度積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這說明經(jīng)過56℃滅活處理后,試管法血型鑒定的凝集強度雖然會減弱,但不影響后續(xù)對血型的檢測,并且還可有效滅活病毒,減少檢驗人員因職業(yè)暴露而感染的風險。這可能與紅細胞特殊性質(zhì)有關(guān),加熱會對紅細胞造成弱凝集的現(xiàn)象,但在加熱通過立即離心可從一定程度上避免激活補體[10-11]。目前國家對于各廠商血型正反定型卡中抗-A、抗-B有嚴格規(guī)定,需保證A、B抗原表達量在20萬~100萬之間時,反應強度仍可達到“++++”。本研究觀察組經(jīng)過56℃滅活后的A、B抗原與所用的反應卡仍可達“++++”的反應強度,表明觀察組經(jīng)56℃ 30min加熱滅活后,A、B抗原凝集強度減弱不會干擾血型鑒定。本研究結(jié)果還顯示,觀察組4例標本和對照組4例標本抗-A、抗-B、抗-M效價檢測結(jié)果相同。滅活時也不會降低血清中IgM型抗-A、抗-B的效價,保證輸血前的檢測不會遺漏重要抗體,還可提高輸血的安全性。這也說明了通過試管法測定血型,對加熱處理過后的觀察組反定型結(jié)果無誤。分析原因56℃滅活處理不會降低血型抗原的特性,并且在滅活過程中本研究是通過全血直接滅活,血漿可能會對紅細胞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因此56℃熱滅活處理對血型鑒定的影響小[12]。這與李愛敏等學者[13]研究結(jié)果類似。
綜上所述,通過56℃加熱滅活病毒對試管法血型檢測的結(jié)果影響極小,并且56℃加熱處理和試管法血型鑒定操作簡單,僅通過加熱滅活處理便可有效減少病毒的傳播,降低檢驗人員感染的風險。但本研究可能存在樣本數(shù)量較少的問題,期待后續(xù)研究納入更多樣本采取更進一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