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村的雨
雨沙沙……雨沙沙……雨沙沙……
從清溪廣場——鄧秀梅的斗笠上,亭面糊的蓑衣上,菊咬筋扛著的扁擔(dān)上,走了下來。
雨仍是舊時模樣。
但昔往的田埂、山道、土路,昔往的稻田、荷塘、梨園,菜畦,還有一幢幢農(nóng)家房舍,
全都變了,煥然一新了。
雨走在清溪岸邊。
水汽氤氳,地氣親和,人氣興旺。
而春色,似乎早就蓄勢待發(fā)了。此刻,正從立波先生微微含笑、深情遠(yuǎn)眺的雕塑邊,四處擴散開來。
綠在彌漫。
桃樹李樹梨樹野櫻桃樹上的芬芳與色彩,又熱烈,又含蓄,互相打量著,仿佛就要張口說出,在心窩子里捂了很久很久的那一些——方言俚語。
雨有情。
雨有意。
沿著一溪碧水,不停地行走。一轉(zhuǎn)眼,就走進(jìn)了十里畫廊,十里風(fēng)光。
越走越輕盈,越走越精神。
行色愈加鮮亮。
忽然聽到,雨聲中,一群群雨燕的啾唧之中,傳來了清溪劇院的鑼聲鼓聲弦歌聲,高亢,昂揚,激越,闊遠(yuǎn)。
天從人愿。
正在上演一幕——新的劃時代的山鄉(xiāng)巨變……清溪村的茶子花
千千萬萬朵白雪花,收攏翅膀,立在了枝頭上。
將一場大雪,一場秋天的大雪,一場陽光下的大雪,一場生機勃勃的大雪——落了個滿坡滿嶺。
敞亮,素凈,親切,溫暖。
為遍地金黃色的稻菽,為清溪村又一個豐收的季節(jié),戴上了白銀冠。也為綠水青山中不斷升華的田園詩意,鑲上了白玉珠。
有趣,有情。
還有清淡如水的芬芳。
蘊含了七分野性,三分靈性,在周立波故居前后,在一棟棟作家書屋前后,在山清水秀的村子內(nèi)外,經(jīng)久不散。
直到——
全部融入在陣陣書香之中,源遠(yuǎn)流長的文脈之中。
綠樹長綠,青山長青。
茶子花開——一場不會老去的大雪。
年年下。下在一本寫滿了益陽方言的文學(xué)典籍里。
下在山野鄉(xiāng)村——越來越精彩,越來越壯觀,越來越深刻的巨變之中。
一年又一年清香撲鼻,一年比一年:香遠(yuǎn)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