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冰冰 周華
關(guān)鍵詞:時間管理;四象限法;高中生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2684(2024)14-0033-03
【活動理念】
隨著高中階段課程數(shù)量的增多、知識難度的加大,很多學生困惑于時間不夠用,陷入“今天的事情明天做”的惡性循環(huán),進而導(dǎo)致自我效能感降低、學習壓力過大、學習動力不足,嚴重者甚至出現(xiàn)厭學、拒學等現(xiàn)象。產(chǎn)生這些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部分學生不重視單位時間的利用率,缺少高效利用和管理時間的方法,科學合理的時間管理是保障學生在高中三年順利完成學業(yè)、挖掘自身潛能、實現(xiàn)目標的關(guān)鍵因素。本課旨在引導(dǎo)學生認識到時間管理的重要性,反省自身的時間管理模式,學會合理安排時間。
【活動目標】
1.通過導(dǎo)入活動,引導(dǎo)學生認識到時間管理的重要性。
2.通過案例分析,幫助學生找到自己時間里面的“空間”。
3.通過實驗演示、方法分享、練習運用,學生掌握科學高效的時間管理方法。
【活動方法】
實驗演示、案例分享、小組討論。
【活動準備】
課件、探索單、時間瓶、石塊、沙子、水等。
【活動對象】
高二年級學生
【活動時長】
一課時
【活動過程】
一、導(dǎo)入階段:抓“時間”
首先教師介紹游戲規(guī)則。
師:每組同學圍成一個圈,每人把左手掌心朝下平伸,右手食指頂在右邊同學左手掌心。在聽到老師說“時間”這個詞的時候,立刻用左手去抓同伴的右手食指,同時將自己的右手食指迅速從另一同伴的左手掌下逃走。抓完后,迅速恢復(fù)到開始狀態(tài),做好下次聽到“時間”的準備,并記錄你抓住同伴食指的次數(shù)。
接下來請同學們做好準備,老師將閱讀短文。
我國有一句格言“一寸光陰一寸金”,表明時間是一筆巨大的財富。珍惜時間,會使你成為時間的主人。魯迅就曾經(jīng)講過,“節(jié)約時間,也就是使一個人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就等于延長了人的生命?!?/p>
魯迅還說:“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擠總會有的。”“哪有什么天才,我不過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寫作上了。”所以真正懂得安排時間、合理使用瑣碎時間的人才是真正珍惜時間的人!
學生分享:自己抓住了多少“時間”?
師總結(jié):時間是大自然賜予我們每個人最公平的禮物,每個人每天都有二十四個小時。但是在生活中我們發(fā)現(xiàn),同樣的時間,有人猶如有三頭六臂,可以完成很多事情,把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而有人卻一直埋怨時間不夠用,每天總在嘆息中結(jié)束。接下來,我們通過一個同學的一天來看看他的時間都去哪兒了。
設(shè)計意圖:通過“抓”時間的熱身活動導(dǎo)入,引發(fā)學生對時間管理重要性的思考,自然引入主題。
二、轉(zhuǎn)換階段:時間都去哪兒了
教師呈現(xiàn)課件“李華同學的一天”。(呈現(xiàn)李華同學一天的部分生活段落,并配語音播放)
早上:6:00鬧鐘把正讀高一的李華叫醒??衫钊A有貪睡賴床的習慣,隨手按下鬧鐘,又多睡了半個小時。迷迷糊糊地起床洗漱后,拿著一個面包就往公交車站沖,站在公交車上,他心中只有一種念想——千萬別遲到。滿頭大汗,踏著早自習的鐘聲走進教室,肚子早已餓得咕咕叫,邊讀課文邊吃面包,還擔心老師看見。早自習就在躲貓貓中度過。
中午:吃過午飯,看到同學的魔方,心里想著就玩一小會兒,可不知不覺半小時過去了。下午的課也上得昏昏沉沉。
晚上:在自習課上開始專心用功,先做了容易完成的政治與歷史,再攻克數(shù)學難題。一個問題花了很長時間都沒解出來,在嘆息與沮喪中,晚自習結(jié)束了。回家的途中,與同學一起邊聊天邊往家跑。回家本想著上網(wǎng)查個資料,不知不覺瀏覽起網(wǎng)頁,半個小時就過去了。
躺在床上,李華心想:忙碌的一天又要過去了,還有很多事情沒做完!語文和英語應(yīng)該重點看看,還要練練英語聽力,制定個規(guī)劃……唉,撐不住了。哈欠連天地上了床,他睡前還在想著:為什么時間這么不夠用呢?
師:與其抱怨嘆息,不如馬上行動去解決問題。
(1)找一找李華的時間都去哪里了?尋找他的一天中有哪些被遺落的時間碎片,并思考利用這些碎片時間做什么事情最合適。
學生回答。
(2)回顧自己“昨天”一天,并撿拾你的時間碎片,看有哪些時間可以充分利用起來。
學生活動:用簡短的詞語寫在探索單上,小組成員討論互動。
師總結(jié):在時間里面是能夠發(fā)現(xiàn)許多“空間”的,大家?guī)椭钊A和自己都尋找了不少時間碎片,我發(fā)現(xiàn)大家更希望將尋找回來的“空間”用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那么,我們需要如何科學合理地利用我們找回的這些“空間”呢?下面就看一個小實驗。
設(shè)計意圖:通過呈現(xiàn)案例,學生分析“李華同學的一天”的時間安排,回顧自己的“昨天”,了解自己的時間使用情況,找到自己時間里面的“空間”。
三、工作階段:時間優(yōu)化大師
活動一:神奇的時間瓶
現(xiàn)場實驗:將大石塊、小石子、細沙和水依次注入廣口瓶中。
問題:假如將剛才放物體的次序倒過來,如先往里倒水,那些石塊還能全部放進去嗎?
師:看了這次實驗,對你日常學習生活的時間管理有什么啟示?
學生分享。
生1:把重要的事情放到前面做,把不重要的事情放到后面做,這樣更有意義。
生2:時間擠擠,總會有的。
生3:最重要的事要先做。
師總結(jié):我們每天的時間就像這個瓶子一樣,能夠容納的事物有限,假如我們先將沙子和小石子放入時間瓶中,大石頭是放不進去的。那么,在安排我們的事情時,必須有次序,假如一味地用小事情去填滿我們時間瓶的“空間”,那么大的事情、重要的事情自然就放不進去了。
活動二:時間管理的四象限法
日常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有輕重緩急之分,美國的管理學家史蒂芬·科維提出了時間管理四象限理論,指出按照重要性—不重要性、緊迫—不緊迫這兩個維度,我們?nèi)粘I钪械氖虑榭煞譃樗念?。縱坐標表示重要性,橫坐標表示緊急性,按照事件的重要意義和緊迫程度,安排做事情的順序。
第一象限代表重要且緊急的事情,比如還沒開始寫,但是明天必須交的作業(yè)。
第二象限代表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比如復(fù)習學過的知識、下周上課之前要交的作業(yè)。
第三象限代表不重要不緊急的事物,例如一些打發(fā)時間的事情,如打游戲、看電視劇、看短視頻。
第四象限代表不重要但緊急的東西,例如對同學表達關(guān)切,給好友帶話等。
簡單來講就是:第一象限的事情立刻做;第二象限的事情計劃做;第三象限的事情可少做;第四象限的事情抽空做。
那么重要而緊迫的事是不是越多越好呢?事實并非如此,因為第一象限的問題越多,我們的壓力會越大,也會越焦慮。而且第一象限的事情很大比例上都來源于第二象限,是我們的拖延導(dǎo)致了原來不緊急的事情變?yōu)榫o急的事情。所以,第一象限的事情越少越好。一旦你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不懈努力,發(fā)現(xiàn)自己第一象限的事情越來越少了,說明你變得越來越自律,做事越來越有計劃性了。
至于第二象限的事情,通常是很費腦筋的大任務(wù),會使人不自覺地往后拖,不到實在躲不過去的時候不愿意去碰它,這樣就拖到了第一象限。
活動三:嘗試練習
以下是李華今天需要完成的事情,請大家協(xié)助他將每一件事分別歸類在不同的象限中。
預(yù)習明天要學習的內(nèi)容;
個人放松(小說、游戲);
明天要交語文作業(yè) ;
社團臨時開會的通知;
發(fā)呆;
數(shù)學錯題整理;
同學突然喊他出去玩;
成語、詩詞、金句的積累;
回復(fù)不重要的電話、短信;
和同學閑聊;
復(fù)習明天要考的單詞;
運動鍛煉。
教師引導(dǎo)學生把“自己的昨天”安排按照四象限的管理方法進行優(yōu)化,使自己的學習與日常生活更加有效。
師總結(jié):成功者在重要而不是緊急的事情上花最多的時間。在考慮行事的先后順序時,應(yīng)首先考慮事情的“輕重”,同時顧及事情的“緩急”。這樣看來,理想的時間管理順序應(yīng)該是先做重要—不緊迫的事情,這將會避免重要而緊急的事情打亂我們的計劃。當然,如果重要的事情在一出現(xiàn)的時候就非常緊迫,我們應(yīng)該優(yōu)先考慮完成它。
設(shè)計意圖:通過觀察“神奇的時間瓶”,明確時間管理是有方法的。學習運用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對李華和自己的時間里面可以找到的“空間”進行再優(yōu)化,學生學會把時間用到解決“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上,這是更高效的時間管理方法。
四、結(jié)束階段:規(guī)劃我的時間“海綿”
作業(yè)練習:運用學到的時間管理方法,嘗試制訂每天的學習生活計劃。
師總結(jié):不管世界發(fā)生什么,時間從沒有停滯不前。希望我們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鐘,科學管理時間,努力將生活逐漸變?yōu)樽约合蛲哪樱?/p>
期待大家可以應(yīng)用這節(jié)課我們所學習的內(nèi)容去做好自己的時間管理,將時間里面的“空間”充分合理地利用起來,學習好,休閑好,娛樂好,從而提升時間效率,成為時間管理的高手。
設(shè)計意圖:將課堂學習到的時間管理方法拓展到課外生活中,加強練習,內(nèi)化為學生的行為。
【活動反思】
這節(jié)課的設(shè)計參考了山東畫報出版社《心理健康》高中二年級(全一冊)的“時間里面找‘空間”內(nèi)容,幫助學生懂得學會科學的時間管理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在活動過程中,遵循團體輔導(dǎo)的原則,注重創(chuàng)設(shè)情境,幫助學生在互動中學習、體驗、感悟。通過“抓時間”引入主題,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案例分析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通過分析討論同齡人在時間管理方面的現(xiàn)狀,反思自身在日常生活與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某些時間管理問題,從而了解自己的時間里面是否還存在可以利用的“空間”。再利用“神奇的時間瓶”、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小組以“頭腦風暴”的方式討論“高效利用時間”的方法,使學生學會把時間用到解決“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上是更高效的方法。
這節(jié)課創(chuàng)設(shè)了寬松的課堂氛圍,學生能夠敞開心扉暢所欲言,不同的想法間也產(chǎn)生了碰撞,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進行了良性互動,達到了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編輯/張國憲 終校/孫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