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記敘文時,除了寫真人真事,也可適當進行虛構(gòu)。虛構(gòu)的成分一定要合情合理,令人信服。
虛構(gòu),主要是借助想象。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說:“虛構(gòu)愈切近真實就愈妙,情節(jié)愈逼真,愈有可能性,就愈能使讀者喜歡?!奔催\用虛構(gòu),要在熟悉生活,體驗生活,提煉生活的基礎(chǔ)上進行,讓人讀后覺得這就是真實的生活。
著名作家冰心在《lt;漫談小橘燈gt;的寫作經(jīng)過》一文中說:“我的朋友”是個虛構(gòu)的人物,因為我只取了這個故事的中間一小段,所以我只“在一個春節(jié)前一天的下午”去看了這位“朋友”,而在“當夜,我就離開那山村”。我可以“不聞不問”這個故事的前因后果,而只用最簡樸的、便于兒童接受的文字,來描述在這個和當時重慶政治環(huán)境、氣候同樣黑暗陰沉的下午到黑夜的一件偶然遇到的事,而一切的黑暗陰沉只為了烘托那一盞小小的“朦朧的橘紅的光”,怎樣沖破了陰沉和黑暗,使我感到“眼前有無限光明”。
可見,虛構(gòu)巧她運用,能使文章增輝添色。
下面,結(jié)合實例講解記敘文中常用的幾種虛構(gòu)法。
第一板斧:雜取種種,巧妙嫁接
“雜取種種,合成一個”是魯迅先生在寫作中常用的方法。他筆下的孔乙己、祥林嫂、阿Q等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典型人物,這些人物就是采用虛構(gòu)法塑造成的。
一些作者依據(jù)課文內(nèi)容,巧妙采用虛構(gòu)與嫁接的方法,聯(lián)系現(xiàn)實,使文章內(nèi)容豐富,情節(jié)曲折生動。
第二板斧:添枝加葉,補充細節(jié)
在記敘文中,描寫某一真實事件時,如果事件本身簡單、平淡,或只有輪廓、梗概,可發(fā)揮想象,補充細節(jié),進行虛構(gòu)。有時,也可給敘述性的句子恰當增加一些修飾性的附加成分,使其生動形象。
請看下面的選段:
笑容詳謚在他那布滿皺紋的臉上。他把另一只沾滿泥土的手在破襖上使勁蹭了幾下,把信從剛才那只手上轉(zhuǎn)到這只剛蹭過的手上,又把剛才拿信的手在襖上蹭了蹭,用衣袖抹了一下汗,把信摩挲平,笑嘻嘻等著老伴。
(選自《兒子的來信》)
選段中,作者運用細節(jié)描寫,使用“蹭、轉(zhuǎn)、抹、摩挲、笑嘻嘻”等表動作和顯神情的詞語,將他見到兒子來信后如何“等”老伴的情景做了生動細致的描寫,真實可信,情景歷歷在目。
第三板斧:偷梁換柱,突出主題
根據(jù)需要,可將真人真事加以改寫與更換,使情節(jié)曲折動人,更好地突出主題。
魯迅先生在《范愛農(nóng)》一丈中就運用了這一方法。在日本東京,就徐錫麟案件,魯迅先生和范愛農(nóng)當時都不主張發(fā)電報,但為了制造矛盾沖突,表現(xiàn)人物性格,使情節(jié)跌宕起伏,更好地突出主題,魯迅先生便將自己換成了極力主張發(fā)電報與極力反對發(fā)電報的范愛農(nóng)對立起來,沖突激烈,扣人心弦,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四板斧:無中生有,編造故事
在記敘文中,有時采用無中生有、編造故事的方法,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所寫故事,應(yīng)該以生活為基礎(chǔ),與現(xiàn)實有一定的聯(lián)系,不能胡編亂造。
請看下面的選段:
一日,盧俊義來了。這“玉麒麟”以前是個大員外,對吃自然有研究。朱貴趕緊吩咐上菜。才吃了幾口,盧員外即皺起了眉頭,環(huán)顧冷冷清清的飯店,心中已明白了七八分,便對朱貴說:“今日未帶銀兩,不如送你幾個字吧!”朱貴心中算盤噼里啪啦一撥,權(quán)當是花錢請人題字吧!盧俊義操起濃墨大筆,手腕略抖,八個遒勁有力的大字便躍然紙上:貨真價實,誠信為本。
(選自《朱貴開店》)
選段中,作者編造了盧員外題字的故事,合情合理,有理有據(jù),將朱貴開店不景氣的原因揭示了出來,緊扣話題“誠信”,突出主題。
第五板斧:以虛寫實,運用想象
在記敘文中寫感覺時,有時運用想象,能使人具體可感,真實可信。
例如,陸定一在他的長征回憶錄《老山界》中,對聲音做了如下描寫: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聲響,極遠的,又是極近的,極洪大的,又是極細切的,像春蠶在咀嚼桑葉,像野馬在平原上奔馳,像山泉在嗚咽,像浪濤在澎湃。
在這段文字中,作者運用想象,細致地寫出了感覺,將深夜里處于深山中的人對聲音的特別感受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
第六板斧:精雕細刻,描繪心理
在記敘文中,通過細致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或描寫夢境,既能更好地揭示人物的性格,又能增強文章的生動性,令人回味無窮。
請看下面的例子:
我夢到了,夢到李白在我夢境中撒潑。在牡丹擁簇的亭臺樓榭里,他命力士脫靴、國舅磨墨,卻寫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在柳條微撫的春風(fēng)中,他雙眼垂淚,無語凝噎,嘆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在皎皎的明月下,他高舉酒杯,對影空自憐,只得哀傷著“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便是愛著他這份率性大方,那一襲白衣,或大氣或清雅;那一樽清酒,也被一句“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寫到淋漓了。我便在夢境里,看透了他的紅塵夢,不過是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可我心中卻泛起了一絲狂放后的凄涼。
(選自《是夢境與我為鄰》)
以上選段中,作者通過描寫虛幻的夢境,拉近了李白與自己的距離,從而深刻透徹地讀懂了李白。
第七板斧:精選景物,以虛為實
在記敘文中,精選一些虛景,通過細致描寫,以虛為實,能恰當表達自己的心境,突出文章的主題。
請看下面的例子:
不一會兒,眼前浮現(xiàn)出萬馬奔騰的草原,仿佛聽見了那粗獷剝悍的嘶吼,我看到一個喜好追逐列車的小孩,意外發(fā)現(xiàn)一雙漂亮童鞋時的無限欣喜;我仿佛感同身受那種超然的幸福,突然間,一種對超然的無比仰慕油然而生。
(選自《一雙童鞋》)
選段中,作者精選虛景,以虛為實,再次扣住“一雙童鞋”,既表現(xiàn)了自己此時此刻的心情,又突出表現(xiàn)了文章的主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