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蓮芳
一天,小欣找到我,還沒開口,眼淚就簌簌地掉下來。
原來,她在課桌里發(fā)現(xiàn)了一張小紙條,上面是一句不太友好的玩笑。近期班里確實出現(xiàn)了一股寫“惡作劇小紙條”的風(fēng)潮,少年兒童心智發(fā)展尚不成熟,是非判斷能力也比較弱,拿捏不好惡作劇的度,容易給他人造成傷害。
班隊課上,我跟孩子們討論小紙條的事兒,讓我們一起來學(xué)習(xí)和探討小紙條的“正確打開方式”吧。
“小紙條到底能不能寫呢?”聽到我的提問,孩子們談“小紙條”色變,下意識地再次使勁搖頭。
我又問:“‘惡作劇小紙條能變成‘驚喜小紙條嗎?”
安靜片刻,孩子們一個接一個地舉手,爭先恐后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小紙條上寫下給人驚喜的話,不就變成‘驚喜小紙條了嗎?”
“如果有人寫我的優(yōu)點,或是夸獎我的話,我就會很驚喜!”
“我們學(xué)過‘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要是我的‘驚喜小紙條給別人帶去了驚喜,我也會很開心!”
“我想收到‘驚喜小紙條,而且,我也想給小伙伴寫‘驚喜小紙條!”
……
聽到這些話,我知道他們真正懂得了用慧眼欣賞他人、用愛心尊重他人的道理。
于是,在大家期待的眼神中,我下發(fā)了第二波小紙條。
這下,小紙條成了香餑餑!孩子們打開“驚喜小紙條”,讀著笑著……
小龍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小鵬,對不起!以前我太不懂事了,不該用石頭砸你。媽媽教育我的時候,我感到很對不起你,以后一定好好對你,請你原諒我。我們繼續(xù)做一輩子的好朋友!”
當(dāng)兩個小小男子漢因為“驚喜小紙條”冰釋前嫌時,四周響起了熱烈而持久的掌聲……
有幾個沒收到小紙條的孩子免不了有些失望,我送給他們一個“驚喜大擁抱”,輕聲道:“只要真誠地去對待和幫助小伙伴,‘驚喜小紙條很快就會找到你的!”
從那以后,“惡作劇小紙條”在我們班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驚喜小紙條”。
不久后的某天,小欣收到了這樣一張小紙條,上面是兩行熟悉又陌生的鋼筆字:“小欣,對不起,那張小紙條是我寫的。你特別特別可愛,請你原諒我,好嗎?——小熙”后面還畫了個笑臉。
真好!看來,小紙條的煩惱徹底終結(jié)了!
其實,小紙條本無好壞,關(guān)鍵在于寫小紙條的人是否擁有正確的是非觀,是否能夠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相信只要我們始終把孩子放在教育的正中央,抓住教育契機,運用教育智慧,多從孩子的成長考慮,令人頭疼的惡作劇事件終會消失,每一個教室都會成為孩子溫馨可愛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