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
“主人-奴隸道德說”最早出現(xiàn)在《善惡的彼岸》一書中,這是尼采在42歲,也就是1886年出版的一本著作。不過,在介紹這個理論之前,我們要先解釋一下尼采所說的“道德”。
尼采所說的道德,并不是我們常說的人們約定要遵守的準則和行為規(guī)范,而是人對世界的態(tài)度,或者說世界觀,以及在此之上形成的文化。尼采認為,道德可以分為兩種,分別是主人道德和奴隸道德。
在尼采看來,價值觀有好與壞的分別,凡是有助于自身追求卓越和超越自我的,就是好的價值觀。比如,高貴、堅強、強大都是好的,他把具有這些價值觀的人稱為主人。主人所具有的道德自然就是主人道德。如果一個人秉持主人道德,就會思想開闊、勇敢、誠實、守信,對自我價值有準確的認識。
尼采認為,與上述價值觀相反的自卑、懦弱、小氣等是壞的,有這些價值觀的人就是精神上的奴隸。奴隸所擁有的道德就是奴隸道德,具有這種道德的人遇事只是被動反應,他們是悲觀主義者和犬儒主義者。不過,秉持奴隸道德的人不只是逆來順受,他們其實也在小心翼翼地通過祈求強者的憐憫或者腐蝕強者來獲得權力。比如,一個秉持奴隸道德的人可能會利用游戲規(guī)則的漏洞來謀求自己的利益。用俗話講,就是在底下玩陰的,做事不光明正大。尼采用“實用性”來形容具有奴隸道德的人。相反,具有主人道德的人是有原則的。
舉兩個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一下。面對孩子升學的壓力,如果父母堅持按照孩子本人的特點將他培養(yǎng)成才,不在意別人的議論,而且絕不做任何違規(guī)的事情,這就是主人道德的體現(xiàn)。但是,如果父母不顧孩子的個人特點和需求,盲目追隨潮流去“雞娃”,甚至為了分數(shù)投機取巧,這就是奴隸道德的體現(xiàn)。類似地,如果一個人對待周圍的人大大方方、坦坦蕩蕩,總是本著合作的精神去解決問題,這就是主人道德的表現(xiàn);但如果一個人篤信厚黑學和叢林法則,總是相信陰謀論,這就是奴隸道德的表現(xiàn)。
此外,關于主人道德和奴隸道德,還有幾點需要注意。
首先,尼采所說的“主人”和“奴隸”,并不是指一個人在真實世界中的身份,與一個人的地位高低、財富多少也沒有關系。一個人秉持哪種道德,并不取決于他的身份地位,而是取決于他行為中所蘊含的心態(tài)。一個獨斷專行的國王,也可能被奴隸道德控制,因為他的所作所為可能是由怨恨和報復之心推動的,而并非由光明正大的信念推動。相反,一個身處底層的貧民,也完全可能擁有主人道德。如果他總是自我肯定、積極主動地去做事情,他就擁有主人道德。如果通讀過尼采的著作,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他多少有一些“貴族情結”。雖然尼采一生都不富裕,但他始終都是精神上的貴族。這種精神貴族的表現(xiàn)和中國古代的士有很多相似之處,他們追尋的都是崇高的理想信念。
其次,雖然尼采更欣賞主人道德,但他也認為奴隸道德中具有的韌性是值得肯定和學習的。在他看來,秉持奴隸道德的人雖然逆來順受,但生命力頑強。人最好能具有主人道德,大大方方地待人,遵守規(guī)矩做事。不過,如果你注意過自己身邊的情況就不難發(fā)現(xiàn),一個遵循某種道德原則做事的人,即便他遵循的是奴隸道德,也總比沒有任何道德原則的人要好。有些人完全沒有道德原則,看似身段柔軟,但在需要做出選擇時,他們總會選擇最壞的道路,并且最終半途而廢或者總是原地轉(zhuǎn)圈,因為他們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一個人但凡要做成一件事,想走得遠一點兒,或者找到一些伙伴一同做事,就一定要堅持一些道德原則。
最后,尼采講的主人道德和奴隸道德的部分內(nèi)容已經(jīng)過時了,在讀他的書時要注意這一點。
關于主人道德,有人會覺得“主人”這個詞聽起來有點傲慢。結合上下文來看,我倒不覺得。就我個人而言,擁有主人心態(tài)是一件好事,它不需要豐厚的物質(zhì)條件和很高的社會地位,重要的是做人的原則和對世界的態(tài)度。不過相比于尼采講的“主人道德”和“奴隸道德”,我更愿意用“主動心態(tài)”和“被動心態(tài)”來區(qū)別二者。對個人而言,能夠做到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生活,賦予生命新的意義,以主人翁的心態(tài)看待問題、解決問題,就是真正理解了“主人-奴隸道德說”。
今天,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水平已經(jīng)比尼采所處時代的高出很多倍了。但是,這并沒有改變一些人精神匱乏、道德淪喪的問題。對金錢的過度崇拜導致很多人沒有原則,做事不擇手段,似乎在當下想要堂堂正正做人比在尼采所處的時代更困難了。同時,我們身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獲取信息比以前任何一個時代都容易,但很多人也因此失去了自我和創(chuàng)造力,娛樂至死的現(xiàn)象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嚴重。尼采的哲學雖然在有些方面有點極端化,但貫穿始終的是他對人生意義和個人價值的肯定,以及讓人們以主人的心態(tài)面對社會的主張。人在成了主人之后,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超越自我。
(楚 風摘自新星出版社《境界》一書,〔韓〕金大炫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