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層面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會議強調,要著力糾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近年來,“指尖上的形式主義”以“群里指示、群里落實”的“群來群往”弱化實際工作中的群眾路線,不僅加重了基層干部的負擔,也嚴重歪曲了群眾路線的本質要求。
為何原本節(jié)省辦公時間、迅速溝通信息、及時反映問題的政務新媒體,變成了基層干部的新負擔和一些領導干部懶政怠政的新溫床?有媒體報道,一位基層干部的手機里安裝了11個政務APP,加入了10多個工作群,訂閱了20多個政務微信公眾號,每天要在“群里”完成學習、宣傳和接受上級工作指令、上傳任務落實等“打卡”事宜。面對如此繁重的“群里政務”,這位基層干部感嘆:“我不累,只是手機很累!”
“我不累,只是手機很累”,道出了基層干部疲于應付“群來群往”的無奈狀態(tài)?!罢甾r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終,朝夕而行之?!睘楣購恼v有千招萬招,不能朝夕而行、心系群眾就是沒招。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黨員干部朝夕而行,究竟要行向何方?是整日忙于“群來群往”,還是奔向鮮活的基層、生動的實踐?這是必須回答的一道關乎人民觀、事業(yè)觀、政績觀的嚴肅課題。
“網上聽民意,網下辦實事”,這才是群眾路線的深刻內涵。“群來群往”貌似“網上為民”,實質卻是個別領導機關脫離實際的“隔空指揮套路”。實際是什么?是現實生活、矛盾問題、民生民意。不深入實際,何談抓實?不解決矛盾問題,如何抓實?不對民生民意感同身受,豈能抓實?抓實,既是推動工作的領導方式、組織方式,也是深入改革發(fā)展第一線的指揮作戰(zhàn)方式、落實工作任務的監(jiān)督方式,更是與人民群眾手拉手、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唯一方式。
抓實是把美好藍圖變成現實的艱苦實踐,更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責任擔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抓實,再抓實,不抓實,再好的藍圖只能是一紙空文,再近的目標只能是鏡花水月?!薄叭簛砣和笔堑湫偷牟蛔鳛?、亂作為,也是懶政怠政的新表現。這種“指尖上的形式主義”,信奉“干得好不如曬得好”,把群里“說了”等于“做了”,圖片“傳了”等于“干了”,身影“留下了”等于“身入”群眾了。此種懶政怠政已經成為黨員干部作風建設的“軟釘子”。100多年來,正是一代代共產黨人久久為功的抓實,“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才能扎根中國大地。不抓實,群眾路線只能被束之高閣、凌空蹈虛。
形式主義本質是主觀主義、功利主義,根源是人民觀扭曲、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失。從“痕跡主義”到“群來群往”,折射出形式主義不斷改頭換面的頑固性。防止“指尖刷屏”取代聽民意、聚民心、解民憂的群眾路線,領導機關須摒棄凡事留痕的“影子工程”,多做“身入”基層、“心入”群眾的實事,真正讓群眾體悟到自己才是群眾路線的見證人、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