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忠
如果從2012年報讀“中國兒童文學研究中心”非學歷兒童文學研究生算起,我涉足兒童文學評論已有11個年頭了。其間,我在報刊發(fā)表過不少兒童文學評論,也出版過幾本兒童文學研究專著。
在我看來,對兒童文學作品進行質量鑒別、價值探究和意義闡發(fā)的評論,不應該是作品和作者的附庸。評論和創(chuàng)作,是相互獨立的,同樣富有創(chuàng)造性。既然評論也是創(chuàng)作,那么,兒童文學評論要相對兒童文學有一種感覺。在這里面,它滲透著評論家對兒童文學的熱愛、對兒童生活世界的理解,必須具備靈氣和才氣,當然最主要的是要有見地,要有獨立的思考和自己的觀點。
那么,如何寫兒童文學評論?朱自強先生曾經(jīng)提出關于兒童文學評價的六個標準:真正地理解和表現(xiàn)兒童;傳達端正的價值觀;表現(xiàn)真摯的情感和寬厚的同情;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具有獨特的創(chuàng)意性;具有幽默感。要將這些評價標準形諸文字,就必須結合具體的作品來進行分析。換言之,兒童文學評論是從文本出發(fā),從閱讀開始的。如果脫離文本或者不深入文本,即使寫得天花亂墜,也沒有生命力,無異于一紙美麗的“謊言”。這樣做,既是對作家作品的不尊重,也不是嚴肅的兒童文學批評工作者應取的態(tài)度。
兒童文學作品閱讀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印象閱讀,這是一種整體感性印象的把握,也是評論沖動之源;第二個層次是分解閱讀,即著重文本的分析;第三個層次是重構閱讀,也就是在分解基礎之上對作品作一個總體把握。三個層次并非割裂,而是交叉、穿插進行的。當然,評論家對作品感性的總體把握與理性的總體把握,兒童文學觀與兒童文學評論觀,悟性、穿透力與理性分析力等,最終都會投射在對作品的評論上。
兒童文學評論是有文體、溫度與活力的。兒童文學評論包括了品味、質疑、鑒別、賞析和評判等多種活動,它顯示的是對閱讀欣賞對象的高低深淺、好壞優(yōu)劣的評判能力,是閱讀欣賞能力的最高級狀態(tài),也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閱讀欣賞。從我的兒童文學評論處女作呱呱墜地那天起,我就希望自己寫下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是發(fā)自內心、充滿真情的,它們帶著我的體溫和思想奔向讀者。
總之,兒童文學評論要有的放矢??浯笃湓~、無限拔高,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只會對兒童文學造成傷害。正是從這個角度,我認為從文本出發(fā)、面向讀者,是當下兒童文學批評走向健康繁榮的一條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