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國 聶朝民 王建立 黃小剛 韓明剛 徐昱
1.中海油能源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術分公司 天津 300452
2.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 300450
3.中法渤海地質服務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2
原油物性是油氣田開發(fā)的重要參數(shù),特別是地層原油粘度是影響油田開發(fā)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油藏開發(fā)、產能建設階段,鉆井周期短、錄測分析化驗項目少,缺乏巖心、高壓物性分析樣品(PVT)樣等實物資料及試油數(shù)據(jù),往往只能依靠隨鉆錄測井資料進行原油物性預測。但由于原理不明、響應機理不清,原油物性預測難度大、精度低,截止目前并沒有形成有效的模型和算法。
從原油物性相關性分析和組分構成入手剖析錄井響應機理,并在其指導下建立多個原油物性錄井定量模型、算法和轉換公式集,進行多元預測研究。
對原油組成與原油物性進行了系統(tǒng)的兩兩相關性分析,編制了多幅二元交會分析圖,其中膠質含量與粘度的相關性最強。利用相關系數(shù)編制了相關性拓撲圖,見圖1,從圖1可見,膠質含量與20℃表密、50℃表密和50℃表粘均為最相關因子,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66、0.41和0.86。因此膠質含量為蓬萊19-3油田原油物性第一參數(shù)。
圖1 原油組成與原油物性相關性分析及拓撲結構
熱解、色譜、三維熒光、氣測錄井參數(shù)都能定性或量化評價原油物性,已經得到理論和實踐的證實。巖石熱解分析通過梯度加熱得到S0、S1、S2,分別代表原油中的輕質、中質及重質烴類組分的含量,通過輕、中、重組分的不同,量化預測原油物性;色譜分析圖譜中,輕質油、中質油、重質油具有不同的基線形態(tài)分布、正構峰型、正構/異構特征。在三維熒光錄井中,不同油質原油中所含的熒光物質(烴類)具有不同的激發(fā)和發(fā)射波長,由此可定性反映其物性差異。在氣測錄井中,傳統(tǒng)的三角圖版、3H圖版,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原油物性,也有研究者開展預測原油物性探索[2]。
地化熱解參數(shù),S2峰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與原油物性最密切的膠質含量。通過大量數(shù)據(jù)分析和邏輯推導編制了響應關系圖,見圖2,并根據(jù)相關性大小分析預測效果,對諸多錄井技術參數(shù)按地化熱解>地化色譜>三維熒光>氣測進行了排序。
圖2 原油油氣構成與原油物性邏輯關系及錄井響應原理
明確不同錄井技術的研究對象及錄井響應原理,對于宏觀層面判斷和指導原油物性預測有重要意義。
(1)數(shù)據(jù)收集整理:共收集有地化錄井且有實測地面原油密度的鄰區(qū)共計6口井45條壁心熱解數(shù)據(jù)。
(2)鉆井液添加劑污染數(shù)據(jù)處理:利用熱蒸發(fā)烴氣相色譜分析技術快速、有效的排除樣品污染。當巖屑樣品分析時出現(xiàn)異常峰,便可分析添加劑熱蒸發(fā)烴色譜流出曲線,與已分析被污染樣品色譜流出曲線相對照,判斷真假譜圖曲線。
(3)烴損恢復校正處理:以壁心樣品分析值作為目標值,用實驗和數(shù)學統(tǒng)計分析方法對巖屑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建立區(qū)域性壁心-巖屑樣品的烴損失校正模型以還原地層原始含烴量。
(4)建立多元線性擬合及原油物性預測模型:系統(tǒng)開展了壁心樣品單項熱解參數(shù)與原油物性的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S1、S2、Pg、Ps、地化亮點等5個參數(shù)相關性較好。在此基礎上反復試驗,建立多熱解參數(shù)-原油密度擬合公式:
ρ20為20℃地面原油密度;S1為液態(tài)烴組分含量;S2為裂解烴組分含量;Pg為生烴潛力指數(shù);Ps為原油輕重組分指數(shù)。
Ps具有最大權重。擬合效果總體上看,效果很好,見圖3。
(5)驗證及應用:從研究區(qū)檢驗井效果看,原油密度預測整體誤差±0.01,說明鄰區(qū)擬合公式對本油田同樣適用。而后在油田評價井L61井中進行了應用,密度預測效果理想,絕對誤差不到±0.01,黏度預測誤差相對較大,見表1。
表1 L61井預測效果表
氣測常規(guī)圖版對油質的指示較弱,經數(shù)據(jù)驗證,常規(guī)比值參數(shù)基本沒有相關性。為了探索氣測組合參數(shù)預測原油物性的可行性,對輕中比LM和輕重比LH和重中比HM、重輕烴比WL、重烴組分Ha和輕烴組分Hb、含油指數(shù)Io和含氣指數(shù)Ig、星型組分比Sa/Sb等9種組合參數(shù)進行擬合試驗,結果表明部分氣測組合比值參數(shù)具有一定相關性。
當組分較完整時,可以利用氣測參數(shù)HM有限定量預測原油密度(圖4),公式為:
圖4 氣測HM-地層原油密度關系
ρ20為20℃地面原油密度;HM:重中比。
將適合于本地油田的經驗公式[3-4],本研究代入并甄別其在蓬萊19-3油田的適用性,保留應用效果好的3個公式;同時新創(chuàng)建基于不同測試對象和不同環(huán)境參數(shù)的18個公式,以滿足不同應用場景的需要。經過反復試驗,基于強相關性多因素,保障了計算合理性和轉換效果,建立了適合本油田的預測-轉換公式集,見表2。
本研究在原油物性內因相關性分析和錄井響應機理的指導下,基于原油組分模型和原油物性主控因素,構建了相關系數(shù)R2達0.97的地面密度-膠質-粘度擬合公式,形成了色譜標定下的熱解預測法、限定條件下的氣測預測法?;趶娤嚓P性多因素,建立了適合蓬萊19-3油田多場景的預測-轉換公式集,較好地滿足了研究區(qū)的生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