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
在北京西壩河南路與香河園西街交會的拐角,有一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標志碑,上書“大運河——千斯壩遺址”幾個大字。春日暖陽灑在澄碧的壩河上,閃耀著金色的光芒。我站在千斯壩遺址,傾聽流水遙遠而又清涼的親切訴說,心里翻卷著萬千感慨?;顫姷牧魉疇縿又业乃季w,自由自在地唱著、歡騰著,攜著陽光,向著遠方一路飛奔……
我聽到流水聲中回旋著“千斯”“千斯”的呼喚。“千斯”是何意?我的心潮悠然上溯到遙遠的先秦——《詩經(jīng)》中就有這樣溫馨的文字:“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黍稷稻粱,農(nóng)夫之慶。報以介福,萬壽無疆?!币馑际恰翱炜熘鹎ёZ倉,快快造好萬柜箱。把糧倉都裝滿,農(nóng)夫們的日子喜慶洋洋。這是天賜的大福氣啊,幸福的生活萬年長。”千斯壩的壩名,就是從這動人的《詩經(jīng)》里流出來的。我現(xiàn)在駐足的這片土地,曾設有千斯壩,停泊萬里船;也設有千斯倉,珍藏千古夢。無數(shù)的大船從南方運來沉甸甸的稻米和豆菽,運來絲綢和茶葉,運來五彩的憧憬,一起卸在千斯壩,轉運進光照門內南側的千斯倉。所謂“千斯萬斯”,承載的正是先民們對五谷豐登的熱切祈望、對國泰民安的美好向往。
我聽到流水潺潺,一遍遍深情訴說著一個響亮的名字:“郭守敬、郭守敬、郭守敬……”郭守敬是元代的水利專家。遙想當年,意氣風發(fā)的郭先生在此地逡巡,口中輕輕吐露出一串名字:千斯壩、常慶壩、郭村壩、西陽壩、鄭村壩、王村壩、深溝壩……隨后七壩陡然而起于阜通河上,并依序自西向東呈梯級一一排開,分段行舟,駁運過壩。有了這阜通七壩,阜通河也才有了這個“壩河”的美稱,在漕糧運輸?shù)哪甏l(fā)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壩河的名字也一直沿用到今天。主河道全長21.63公里,流域面積158.4平方公里。日運漕糧4600余石。即使算上結冰期停運的因素,年運輸能力也高達100萬石。處在這一政治、經(jīng)濟、文化意義上之重要節(jié)點的千斯壩,是歷史長河中的一個醒目記憶,是滔滔大運河在京城畫下的一個恢弘驚嘆,也是古老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為北京歷史留下的嘹亮回響。古人奮斗和開拓的艱辛智慧,為我們留下滄桑變遷的無盡懷想,同時也在這潺潺水聲的流轉中,澎湃到一代代后人的心間,傳遞在汗青史冊的一頁頁贊嘆里。
我在千斯壩聽水,仿佛聽到浪花在呼喊“大運河”“大運河”“大運河”……我知道,這壩河起源積水潭,沿著西高東低的阜通七壩一路奔騰,過和平里、酒仙橋、西壩村、東壩至樓梓莊鄉(xiāng)的沙窩村,徐徐注入溫榆河,悠悠接匯北運河,從而連入京杭大運河的宏闊水系。我耳邊仿佛有無數(shù)的美麗浪花在深情歌唱。那會講故事的流水,向我講述杭州的梅花、洛陽的牡丹、齊魯?shù)亩够ê脱嘹w的棉花……五彩繽紛的甜蜜歌聲,在天地間回旋和飄蕩。我心里奔涌著1800公里的駘蕩春風,串聯(lián)起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的壯闊波浪。我在古老的千斯壩跂足沉思,舉首南望:我們的美麗中國,自北而南,到處都是好風光,令人陶醉,令心流連。
我在千斯壩聽水,仿佛聽到浪花在呼喊“開拓”“開拓”“開拓”……我知道,壩河也有過漫長的辛酸回憶。其實到了明清時期,這條河就因為沒有水源而湮沒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水波瀲滟的盛景,是根據(jù)水文歷史考證,在2006年重新建設疏浚而成的。據(jù)資料介紹,元代時的水面寬為如今10倍、達二三百米;水深也為如今10倍、達一二十米。但是古老的千斯壩帶著歷史的仆仆風塵重新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依然是一個不懈奮進的奔騰姿態(tài),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全新面目。千斯壩是歷史,銜接的則是未來。今天的潺潺壩河水,依然回旋著開拓進取的心靈旋律,高唱著蓬勃昂揚的時代樂章。
我每天上下班,都會從這千斯壩前走過。有一次留心數(shù)了一下,從千斯壩遺址到我工作的報社,只有400步的距離,而這中間相隔著的,卻是700多年的漫長流光。一有空閑的時間,我就喜歡立在千斯壩前,醉心傾聽壩下的那些浪漫的水聲。那悠悠波浪訴說著滄桑的記憶,更訴說著年輕的祝福和美好的向往……
(選自《中國文化報》2023年4月25日,有刪改)
◆思考
1.開頭畫橫線的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第二段引用《詩經(jīng)》中的相關文字有何作用?
3.文章第一段寫道:“我站在千斯壩遺址,傾聽流水遙遠而又清涼的親切訴說,心里翻卷著萬千感慨?!鼻箟蔚牧魉烤挂l(fā)了作者的哪些感慨?
(參考答案見下期中縫)
第28期參考答案
第2版
《母親的羽衣》
1.“母親”在“決定做一個母親”前備受寵愛,過著無牽無掛、自由快樂的美好生活。好處:形象生動,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富含韻味,引發(fā)了讀者進一步的思考。
2.母親的性格特點:賢淑節(jié)儉、顧家愛家、內心豐富等。(符合題意即可。)
《懷魏握青君》
1.內容:第一段主要寫了“我”為握青君去美國設酒宴餞行并共醉的經(jīng)歷。作用:通過回憶離別時的情景,流露出“我”對握青君的懷念之情,巧妙點題;通過倒敘設置懸念,自然引出下文關于兩人相識、相知的內容。
2.(1)因為那個月夜有一種仙境般幽奇的意境;(2)因為那夜的握青君有別于平常的冷然、玩世,而是有著心地平靜的微笑;(3)因為那種情景非常和諧,非常珍貴,難以重現(xiàn),又值好友離別之際,所以最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