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星
主持人:本周躺贏有新精神,小泛先來說說,你周三上午探討減減倉休整一下,難道不看好后市了?
泛舟:減減倉很正常啊,兩點考慮。第一,相關指數已經到了第一目標位,在周二就提前預設好了,如果明天到哪里就要減。以咱們內部人員的責任心,相信當天和所有粉絲都作了溝通,結果周三上午到位了,那必須減。第二,這一輪反彈至周三,已經上行了22個交易日,部分指數都已經觸及了強阻力區(qū)域,出現獲利回吐式拋壓也在預期之內。沒什么好糾結的,該減就減咯。
主持人:在上漲過程中減倉與在下跌過程中加倉一樣難,都會讓人感覺坐立不安,生怕賣低了,買高了。
泛舟:在我看來,沒什么高和低,只是做正確的事。比如設定好的投資目標,到了就必須執(zhí)行,至于之后超出預期上漲或下跌,你可以繼續(xù)評估其空間,再做出是不是重新返場或者離場的決定。買了怕買高,賣了怕賣低,這些感受都是人之常情,我能理解,因為以前我也這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就開始跟隨自己設定的目標來了。你在投資前做的所有計劃都是根據認知作出的,假設結果發(fā)生了偏差,說明你當時對計劃的認知不到位,就要鼓起勇氣去修正優(yōu)化。如果偏差持續(xù)出現,就說明最初的計劃有問題,此時就要先停一停,對整個投資計劃重新評估才行。不然你每一次的投資或交易依據是什么?沒有計劃,臨時起意式的投資,其結果必然導致你買了怕高,賣了怕低。
主持人:嗯,因為這樣就是盲人摸象,不了解自己的情況,更不清楚身處何處,要投的是什么。不少人但凡出現任何波動都覺得受不了。其實是把投資想簡單了。
泛舟:在所有行業(yè)中做到優(yōu)秀都非常難,醫(yī)生、律師、設計師等等哪個不需要去專業(yè)學府學五、六年,隨后經過十幾年的工作洗禮,在自我不斷驅動前行下,才有可能做到中上水平。難道投資只需開個戶就開始賺錢?投資比上述所有職業(yè)要學得更多,難度更高。除了正確的理論知識之外,還要通過大量的實盤練習,將這些理論知識為你所用,成為匹配你性格及資源的利器。同時還需駕馭自己,減少或降低情緒的波動。
主持人:沒有對投資的正確認知,沒有正確的理論知識,就不可能駕馭自己,有穩(wěn)定的情緒。
泛舟:是的,我認為,大多有本職工作及事業(yè)的朋友,不適合直接入場投個股,難度太大。有閑錢,有點時間可多學習如何判斷指數甚至行業(yè)大周期的趨勢更實在些。每年指數的階段升幅,能打個折吃到,對于這些非職業(yè)選手來說已經足夠了。
主持人: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這點,下個月你難得給大伙當面講一回,希望多聊聊如何判斷大類資產及各指數的趨勢。
泛舟:沒問題,學過短線的人再回頭看大周期的趨勢會相對更簡單些。短線和大周期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多學習大周期,也可以豐富自己的投資框架,做到自上而下去思考問題。如何判斷指數或大類標的物的大、中周期運行軌跡和趨勢,也是這次交流的重點內容之一。
主持人:本周畫風突變啊,高股息板塊回調,新能源等低位板塊開始輪動,蕭蕭分析一下,市場這是在做高低位切換?
海風若雨蕭蕭:高股息板塊資金流出去挖掘低位的新能源、白酒消費板塊的機會,實話說,是“不自量力”。最大的兩個煤炭股自由流通市值加一起才1800億,寧德+比亞迪的自由流通市值就已經6000億了,更不要說“茅五瀘”,加起來2.5萬億的自由流通市值了。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想過,“你的腰還不如人家的胳膊粗”呢?這種切換容易造成高位的倒下,低位的未必能起來這種尷尬局面。2022年以后的每一輪反彈行情幾乎都是以消費白酒板塊拉升結尾的,2022年6月,茅臺啟動,助推指數上攻3424點,2022年12月,也是借著疫情政策解禁之風,拉茅臺上攻3310點,要不是2月以后“中特估”起來接力,幾乎就鎖定了2023年的指數高點。本周板塊輪轉開始加速,從低空飛行到游戲傳媒,再到創(chuàng)新藥以及芯片存儲、新能源、白酒消費,幾乎跟電風扇一樣轉得飛快,我有種又回到去年11月行情的感覺。
主持人:這種情況反映了資金面不足,會不會重演久盤必跌的套路?
海風若雨蕭蕭:暫時不會,每年的春季行情樂觀情況下,維持50個交易日;差一點的話,也可以維持在30個交易日左右。目前已經維持了23個交易日,我認為,行情能夠維持到4月中旬。市場從2635點啟動,可以說是一鼓作氣,氣勢如虹,但是到了3000點以后,主力部隊好像不太愿意管事了,進攻動能開始疲沓,節(jié)奏也不明朗,似乎已經收兵回營了。我認為,市場有些類似2016年的春季行情,甚至連啟動點位都只差3個點。那一年,也是在3月后形成了四周左右的震蕩區(qū),到了4月中旬行情結束。大多數年份的4月都是決斷月,這么多年,除了2009年、2015年、2020年、2021年這些牛市年份之外,市場沒有在4月主動進攻的事情發(fā)生,今年會是個例外嗎?
主持人:本周個股表現依然活躍,但是指數好像不給力了,驕陽怎么理解?
驕陽:人氣還在,所以個股該表現就表現。上周說輕指數重個股。指數確實乏力了,持續(xù)縮量震蕩,導致MACD死叉,周線KDJ連續(xù)3周鈍化,這是明顯弱化的跡象。個股活躍,是因為創(chuàng)業(yè)板還沒死叉,但是周線KDJ同樣鈍化,需要注意下周死叉,一旦確定,個股活躍度就會迅速下降。從創(chuàng)業(yè)板來看,30周線明顯壓制,下周下到1895點附近,未來3周,30日線扣減依然在2050點上方。年后最活躍的3周,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才漲了150點,想要近期克服30周線壓制,幾乎沒戲了,后面要注意重新壓回。
主持人:人工智能高位龍頭開始有頂部跡象,中位票雖有脈沖,但是持續(xù)性減弱,機器人雖然在維持熱度,但整體還是整體高位,這兩大熱點后面怎么看?
驕陽:需要開始警惕風險,但后面有明顯的周期性震蕩回落還是機會。先看指數死叉后怎么走,不著急,一點點跟著趨勢變化進行判斷,畢竟最大肉的時間段已經過去,降倉位降預期慢慢觀察。順便說下總龍頭英偉達,要小心點,下周連續(xù)5天10周線加速扣高,很容易真跌破了。
主持人:高股息這兩周嚴重分化,煤炭跌,銅金大漲,怎么看待?
驕陽:銅金大漲是有長期邏輯做支撐的,短期遇到期貨價格大漲,引發(fā)短線波動很正常。對于煤炭、石油,喜歡這類品種的資金等的不就是下跌產生的機會嗎?
主持人:后面應該采取什么策略?
驕陽:兩種選擇,風險預期加大,低接不追高,核心高股息(比如核電龍頭)60天線明顯支撐,真要下探一次,從估值來說,非常安全。AI和機器人核心品種30天線未來2周都是持續(xù)降壓的,如有觸及,都是可以去思考的。當下切記,耐心等看得清楚的機會。千萬別把利潤還回去。
(本文提及個股僅做分析,不做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