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輝
筆名退之,1999年生,河南周口人。武漢大學(xué)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xué)碩士在讀。
日日且近 于是常有日日的不安
坐在椅子前曬太陽的男主人公忽然慌亂
重大之節(jié)點又被如此輕易地越過
(茫然的待辦本卻仍然空白)
在沉悶里 鬧鐘突然起一聲蜂鳴
次次如是,當他決定擁抱安穩(wěn)
一顆子彈,就正奔到他的眉間
拿一把刀挨近我的心臟
他說平滑肌 有順水行船的痕跡
那一瞬的惶恐簡直俘獲了我
他問(再一次)——“你從河流中得到了什么?”
血管在奔騰 水在奔騰 細胞在奔騰 神經(jīng)元……
“你從外象與內(nèi)隱中得到了什么?”
他說跑起來 跑起來
靜止在欺騙我們的感官
(但這是一個自古以來的騙局,不是嗎,
牛頓在書桌前問上帝——“運動的目的是什么”)
當然 誰能告訴我這起謀殺案的罪犯呢?
我們重新捋順一下線索
辦公樓 蓋章 請領(lǐng)取你的證明
(真好啊,證明我十分優(yōu)秀,足以通過考核)
開汽車(瘋狂之物,它加速了我們的生活)
梅園操場上 一個女人停步看排球比賽
——在這樣冷的天氣
(在運動中,拋起,而后拋落)
當我要一份嫌疑人的名單
上面有二十五個大同小異的名字
2008年已經(jīng)是……(我還在緩慢地計算線索)
他迫不及待地答道——
“時間”
【點評】過兩天就是除夕,讀此詩自有一番意義。在新舊時間之交,人不禁思慮一個形而上的問題:“你從河流中得到了什么?”“河流”當然是時間的代指?!白訌棥薄暗丁倍际谴掏次覀兊氖挛?,時間流逝,人世變遷,自我變化,但似乎答案還未揭曉——“目的是什么”?刺痛“我”的“嫌疑人”到底是誰?無論是“年”還是詩作末尾作者出示的答案“時間”,其實都不是謎底。我們和作者一樣,還需要繼續(xù)探究下去。
(責(zé)任編輯 丁怡159637162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