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之美,不在奢,不在繁,而以其營造的深幽意味取勝。奉上一組八字短句,看中文如何既精練又豐厚,既簡短又悠長。
⊙半溪明月,一枕清風。
出自元代徐再思《殿前歡·觀音山眠松》。神仙般的生活是什么?枕著清風、觀著明月、聽著溪水,愜意自在。
⊙凌波微步,羅襪生塵。
出自三國時期曹植《洛神賦》。洛神腳踩波浪,如履平地,那裙擺飄飄,就像地上揚起的輕塵似的。
⊙素履之往,獨行愿也。
出自《周易》。質樸無華、清清白白地行走于人世間,即使孤獨自守也情愿。
⊙功名半紙,風雪千山。
出自元代張可久《殿前歡·客中》。雖得了半紙功名,卻不得不奔走于風雪千山。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出自南北朝時期吳均《與朱元思書》。沒有一絲風,煙霧也隨之消散,天空與群山一個顏色。
⊙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出自元代張可久《人月圓·山中書事》。最美不過,用松花釀酒,用春天的河水煮茶。
⊙蒼山負雪,明燭天南。
出自清朝姚鼐《登泰山記》。只見青山上覆蓋著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
出自東漢末年孔融《論盛孝章書》。最無奈是光陰不能為人停留,像流水一樣消逝。
⊙來如風雨,去似微塵。
出自《增廣賢文》。來的時候如同風雨一樣浩浩蕩蕩,走的時候像微塵一樣縹緲無痕。
⊙花看半開,酒飲微醺。
出自《菜根譚》。賞花的最佳時刻是含苞待放時,小酌在半醉時感覺最佳。凡事只達七八分處才有佳趣產生。
⊙大成若缺,和光同塵。
出自《道德經》。大的成就往往帶著缺憾,不能完美。要謙虛做人,涵蓄著光耀,不露鋒芒。
⊙一心無累,四季良辰。
出自明代陳繼儒《小窗幽記》。沒有被外在的東西所負累,那么不論什么時候都是好時候。
⊙愿歲并謝,與長友兮。
出自戰(zhàn)國時期屈原《九章》。愿在眾卉俱謝的歲寒,與你長作堅貞的友人。
(摘自“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西米鹿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