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軍
對黨員干部來說,為官從政、干事創(chuàng)業(yè),必須恪守職業(yè)道德與政治操守。
淡泊名利有境界?!叭酥男兀嘤麆t窄,寡欲則寬”,視名利淡如水,待事業(yè)重于山,才是做人的高境界。淡泊名利品自高。云南保山原地委書記楊善洲,一輩子追求的“名”是“共產黨員”這個光輝名稱,追求的“利”是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暗虏粌?yōu)者,不能懷遠。”追求為公之“名”則德高品劭;貪戀個人之“名”,何德之有?一個自覺的革命家和一個普通人最重要的區(qū)別是什么?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董必武深有感觸地說,就在于他們對于“我”的態(tài)度不同:是唯我,還是忘我。
對共產黨員來說,看重什么、看輕什么,堅守什么、舍棄什么,是一個關乎共產黨人得失觀、名利觀的大問題。老一輩革命家陳云說過,工作有了成績,“個人的作用是有的,不過自己不要估計太大了。任何人離開了人民,離開了黨,一件事也做不出來,應該這樣估計”。
克己奉公有情懷?!按蟮乐?,天下為公?!绷疂嵎罟⒐椒置?,是為政者應恪守的本分與底線,古今同理。對中國共產黨人來說,對公與私的取舍,一向旗幟鮮明。朱德同志在寫給親屬的信中說:“那些望升官發(fā)財之人決不宜來我處,如欲愛國犧牲一切能吃勞苦之人無妨多來?!迸淼聭淹緞t“約法三章”:第一,自己不貪;第二,別人不送;第三,敢把厚臉皮的上司、熟人擋回去。老一輩革命家用實際行動亮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也立起了共產黨人的精神標桿。只有不斷叩問初心、守護初心,在風浪考驗中立住腳,在誘惑圍獵前定住神,才能一心為公、一身正氣、一塵不染。唯其如此,精神方能不朽,事業(yè)才能永續(xù)。
知足知止有定力。人生在世,無論為人處事,還是從政為官,要抵御誘惑,莫忘“止”字,乃人生真諦。大千世界,誘惑萬千,心中無“止”,終將逾矩,必將出事。縱觀那些落馬的腐敗分子,正是因為對內心不好的欲望、對被圍獵的風險等沒有足夠的辨識與警惕,在嗜欲之路上不收斂、不剎車,最終栽跟頭、入牢獄。人生之路,既要懷進取之志,行有所成;也要明知止之道,行而善止,保持內心的執(zhí)著和清靜,恪守心靈的從容和淡定,在“止”中堅定為官定力,把住為官底線,享有平安之福。
善作取舍有智慧。取是本事,舍是智慧。懂得取舍,學會選擇,才能擁有一份成熟,才會活得更加充實、坦然和輕松。春秋戰(zhàn)國時期,魯國宰相公儀休極愛吃魚,人們爭相送魚上門,他卻不肯收納。有人問何故,他說,收了人家的魚就要替人家辦事,難免違反國家法紀,成了罪人,以后還能吃上魚嗎?所以我決不能收下。這則故事告誡我們,黨員干部要善做“減法”,懂得取舍,切不可因貪圖蠅頭小利而陷入腐敗的泥潭。
貪廉一念間,榮辱兩世界。很多時候,從公仆到貪官只是一念之差,從有功之臣到階下囚徒也只有一步之遙,關鍵在于面對誘惑如何取舍。懂得取舍之道, 就要奉獻當頭,“警線”當胸,既勤政又廉政。在人生的旅途中播下了為公的種子,最終收獲的是充實、心安和幸福的甜果。這樣的人生才安心,這樣的幸福才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