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才
從1912年赴教育部任職到1926年離開北京南下福建廈門教書,魯迅在北京度過了14個春節(jié)。每逢春節(jié)時,魯迅或者去琉璃廠買琺瑯彩瓷器,或者去潘家園撿漏錢幣,游走于北京胡同里的每一個古玩攤。
魯迅收藏的范圍較廣,涉獵頗豐,但他最喜歡收藏的物品主要有三類。一是古代碑帖和畫像石拓本,二是歷朝歷代的古舊錢幣,三是各類中外版畫,這在《魯迅日記》里都有較為詳細的記載。
如1913年,魯迅獨自住在北京的紹興會館,除夕日他去琉璃廠逛古玩市場,期間花一塊大洋買進一尊道光窯豇豆色膽瓶。1914年,魯迅的月薪增至三百大洋,是年春節(jié),他在地攤發(fā)現(xiàn)一枚南宋的端平通寶折三錢。這是一種稀少的錢幣,混在南宋錢中不為買者注意,魯迅以30銅元的價格買下,連連稱“佳”。
1915年的春節(jié)是魯迅淘寶最多的一次,新歷2月12日,他和友人季自求去廠甸,在和平門外購得宋元時期古錢幣4枚,新莽時期的“壯泉四十”1枚,買新莽“大布黃千”2枚。2月13日除夕,魯迅和吳宓結伴再次前往琉璃廠淘古。正月十四這天,魯迅淘到“直百小泉”1枚、“大平百金”鵝眼泉1枚、“漢元通寶”平泉1枚。不過魯迅后來發(fā)現(xiàn)那枚新莽壯泉四十是偽造幣,盡管購買這枚錢幣只花了20銅元,但是魯迅深感古幣市場魚龍混雜不易辨識,于是便把淘寶的視線轉(zhuǎn)移到了碑帖和畫像石拓本上,因為這是魯迅的強項。
此后的每年春節(jié),魯迅照舊忙于收藏。如《魯迅日記》里記載,1916年正月初十,“買《武平造像》《武定殘碑》拓本各一枚……又《李憲墓志》拓本一枚”。1918年除夕,“買《曹續(xù)生銘》《馬廿四娘買地券》拓本各一枚”。正月十四,“在德古齋買《元纂墓志》《蘭夫人墓志》各一枚”。
1926年南下以后,魯迅輾轉(zhuǎn)廈門、廣州,并于1927年10月抵達上海。此后上海淪陷,魯迅一家為躲避戰(zhàn)亂多次搬家,以至于1932年的春節(jié)魯迅是在內(nèi)山書店里度過的。戰(zhàn)火與病痛的雙重折磨,使得魯迅在上海難以繼續(xù)開展收藏工作,原有的藏品也因為時局的動蕩而散落殆盡,這也成為他一生的遺憾。(摘自《現(xiàn)代家庭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