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瑤 王鋒旗
走進吉安市青原區(qū)實驗小學,映入眼簾的是校門對面花壇前一座栩栩如生的書形雕塑,格外引人注目。雕塑底座四周鐫刻著關于讀書的名言警句,寓意深遠。教學樓走廊的櫥窗里陳列著“與經(jīng)典同行”的讀書專欄,每間教室都設有圖書角,整個校園彌漫著濃厚的書香氣息。
陣陣書香撲面來
多年來,青原區(qū)實驗小學堅持“文化立校、書香育人”的理念,引領全校師生形成“人人多讀書,個個讀好書”的風氣,努力把學校打造成辦學有特色、內(nèi)涵有發(fā)展、培養(yǎng)有質(zhì)量的知識樂園,讓學生在書香中成就高雅人生。
學校先后購置了6萬多冊圖書,并訂閱了相關報刊。除了每年不斷添置藏書外,學校還建立了電子閱覽室,圖書館和電子閱覽室全天向?qū)W生開放。為了方便學生閱讀,學校統(tǒng)一為各個班購買了圖書柜,柜子里擺滿了各種少兒讀物。每個班都成立了圖書管理小組和讀書社。
五(10)班學生朱紫萱興奮地說:“我每個星期會從圖書館或班級圖書柜借書回家。至今,我已經(jīng)看了幾百本書了?!?/p>
學校黨總支書記謝翠萍說:“學生之間會把各自喜歡的書拿出來分享,互相借閱,看完一批換一批。小小的圖書角成了學生快樂的精神家園?!?/p>
為了促進課外閱讀活動的深入開展,每學期開學初,學校向師生提出“讀好書、好讀書”的倡議。
六(2)班學生文慧自豪地說:“我看的書來源很廣,爸媽會買給我,我也會向鄰居借閱?!?/p>
學校要求每天早操后,一名學生用5分鐘時間分享讀書的精彩章節(jié)或感悟。學生每天堅持課前背誦,早讀半小時、午讀半小時、晚讀半小時,讀書內(nèi)容是語文教研組匯編的學生必背古詩詞、古文等。每段閱讀時間都安排老師指導,并由值日行政人員督查。
學校每周五開展一次“班級讀書會”,每學期開展一次美文誦讀比賽、演講(講故事)比賽、讀書心得交流等活動。學校還開設了對學生頗有吸引力的“閱讀銀行”,每讀完一本書就可以領取一張積分卡,積分達到一定的數(shù)量后,可以兌換相應的獎品。
“為了加強閱讀指導,學校每周開設一節(jié)自主閱讀課和一節(jié)課外閱讀指導課,由語文老師帶領學生閱讀經(jīng)典美文、中外名著,吟詠古今詩文,分享讀書筆記?!睂W校副校長周媛香說。
在長期的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構建了課外閱讀教學的“六課型”:整體預習課型、基礎閱讀課型、整合閱讀課型、拓展閱讀課型、以讀帶寫課型、整本書閱讀課型。低年級進行繪本閱讀,中高年級進行整本書閱讀。語文老師每天為學生朗讀五至十分鐘,以此感染學生,引導學生養(yǎng)成閱讀習慣。
校長劉克琪說:“營造書香家庭氛圍是學校的一大亮點。在課外閱讀活動中,學校通過家校合作,鼓勵家長監(jiān)督學生完成課外閱讀任務,并組織親子閱讀活動,了解父母與子女共同閱讀的情況,據(jù)此開展‘閱讀之星’‘博覽之星’‘書香班級’‘書香家庭’等評選活動?!?/p>
映日荷花別樣紅
書香校園的創(chuàng)建,不僅能幫助學生提升綜合素質(zhì)、開闊視野、豐富知識,還陶冶學生情操。
“在‘雙減’背景下,注重閱讀積累、減輕作業(yè)負擔是我們的共識。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深刻體會到學生在做作業(yè)時常常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過多的作業(yè)不僅增加了課業(yè)負擔,加重了心理負擔,而且枯燥無味?!毙鞓s說,當學生愛上課外閱讀時,他們會沉浸其中,對閱讀的愿望與日俱增?,F(xiàn)在,高年級有部分學生可以把書中有趣的章節(jié)編成課本劇。
學校規(guī)定每名學生一個學期必讀6本課外書,再加選讀10本課外書。四年級的學生閱讀四大名著,六年級的學生閱讀外國文學名著。
五(7)班學生劉承驍原本學習成績一般,尤其是語文成績。然而,在閱讀的熏陶下,他對歷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熱衷于翻閱各類歷史書。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語文成績也有了明顯的進步。
在課堂上,當老師與學生進行交流時,每當涉及讀書的話題,學生們總是積極舉手發(fā)言。
六(1)班學生羅梓云說:“四大名著我都讀完了。從五年級開始,每個周末我都會去圖書館借書,累計已借閱了幾百本書。閱讀讓我愛上了寫作,我的作文經(jīng)常受到老師的表揚,參加作文比賽還得獎了!”
“暑假期間,我完成作業(yè)后就會去圖書館看書。早上,我迎著朝陽步行到圖書館,靜靜地等待開門;中午,當圖書館關門時,我頂著烈日回家。圖書館離我家有半個小時的路程,雖然步行有些累,但我覺得非??鞓?。有時我也會借書帶回家,一兩天就能看完一本?!蔽幕弁瑢W說,這個暑假她背誦了《滕王閣序》《琵琶行》,閱讀最多的是文學類書籍,印象最深的是《城南舊事》《呼蘭河傳》。閱讀提升了她的作文水平,她的作文經(jīng)常被推薦參加作文比賽,在省、市都得過獎。
話音剛落,六(2)班學生賀麒睿搶著說:“我非常喜歡閱讀沈石溪的作品,尤其是《狼王夢》,每次讀它都讓我受益匪淺?!?/p>
四(3)班的一對雙胞胎姐妹劉洛溪和劉洛洋興奮地說:“我們五歲就能識字、查字典了。一年級時,我們就開始閱讀必讀書目中的圖書。當我們看到書中優(yōu)美的詞句時,就會用摘抄本記錄下來,并按照好詞、好句、好段進行分類。寫作文時,我們會翻閱這些摘抄,從中獲取靈感。比如,當我們要寫關于荷塘的文章時,就會參考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葉圣陶的《荷花》,并且我們還讀完了少兒版的四大名著?!?/p>
提到讀書,雙胞胎姐妹充滿自信。她們繼續(xù)說:“我們還讀過《童年》《我的大學》《在人間》。閱讀不僅提高了我們的寫作水平,而且提高了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p>
學生陳梓翼說:“我喜歡看科幻作品,最近在讀《三體》,書中豐富的科學知識拓寬了我對科學的認知,特別是可控核聚變技術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激發(fā)了我對科學探索的熱情?!?/p>
語文教師王慧娟向記者分享了一個她班上的小故事。學生孫悅琇原本性格內(nèi)向,不善表達,一、二年級時幾乎不與同學們交流。在回答問題時,她除了點頭就是搖頭,即使張開嘴,發(fā)出的聲音也微弱得聽不清?!拔覀儼嗉夐_展講故事比賽,有一天輪到孫悅琇上臺。她站在講臺上有些手足無措,我就鼓勵她要勇敢一些。最后,她把故事講完了,教室里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她也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從那以后,孫悅琇開始主動舉手發(fā)言,積極參加班級各項活動。”王慧娟回憶道。
放學時,學生們排著整齊的隊伍有序離校,有的唱著兒歌,有的背著古詩,有的在交流讀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