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潔 王小平 陳軍華 李秋榮
【摘要】目的:分析血清C反應蛋白、肝功能和心肌酶譜檢測在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患兒中的意義。方法:選取我單位2021年1月—2022年12月的80例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患兒為觀察組,且選取我單位2021年1月—2022年12月的80例健康兒童為對照組。檢測兩組的血清C反應蛋白、肝功能和心肌酶譜。結果:觀察組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患兒的血清AST、C反應蛋白和ALT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患兒的血清α-HBDH、CK-MB、LDH和CK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血清C反應蛋白、肝功能和心肌酶譜檢測在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患兒中有較好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C反應蛋白;肝功能;心肌酶譜;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
Significance of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liver function and cardiac enzyme profile tests in children with rotavirus-infected diarrhea
PENG Jie1, WANG Xiaoping2, CHEN Junhua3, LI Qiurong3
1.Pucheng County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Weinan, Shaanxi 715500, China;2.Ningqiang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nzhong, Shaanxi 724400, China;3.Tianjin Hospital of Ningqiang County, Hanzhong, Shaanxi 7244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significance of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liver function and cardiac enzyme profile tests in children with rotavirus-infected diarrhea. Methods:80 children with rotavirus-infected diarrhea in our unit from January 2021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80 healthy children in our unit from January 2021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liver function and cardiac enzyme profile were measured in both groups. Results:Serum AST, C-reactive protein and ALT levels in children with rotavirus-infected diarrhe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erum α-HBDH, CK-MB, LDH and CK levels in children with rotavirus-infected diarrhe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Serum C-reactive protein, liver function and cardiac enzyme profile tests have good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children with rotavirus-infected diarrhea.
【Key Words】C-reactive protein; Liver function; Cardiac enzyme profile; Rotavirus-infected diarrhea
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的主要癥狀為嘔吐、低熱、腹脹和腹瀉等,病情嚴重的患兒甚至會由于脫水而死亡。嬰幼兒因為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和腸胃系統(tǒng)功能尚未發(fā)育完善,加上還沒有建立正常的腸道菌群,機體一旦受到病原菌的入侵,很容易發(fā)生感染,從而引起腹瀉[1]。輪狀病毒感染不但會引起腹瀉,而且能引發(fā)病毒血癥,導致肝臟和心肌受到損傷[2]。因此,需要及早對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進行準確的診斷和有效的治療。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單位2021年1月—2022年12月的80例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患兒為觀察組,且選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的80例健康兒童為對照組。觀察組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齡0.9~7.3歲,平均年齡(3.27±1.39)歲,病程2~19d,平均病程(6.25±1.47)d;對照組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齡0.9~7.2歲,平均年齡(3.42±1.28)歲。兩組的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兩組均取3mL空腹靜脈血,采取ELISA法檢測兩組的血清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C反應蛋白和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水平,且采取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兩組的血清α-羥丁酸脫氫酶(α-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脫氫酶(LDH)和肌酸激酶(CK)水平。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清AST、C反應蛋白和ALT水平對比
觀察組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患兒的血清AST、C反應蛋白和ALT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血清α-HBDH、CK-MB、LDH和CK水平對比
觀察組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患兒的血清α-HBDH、CK-MB、LDH和CK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患兒會出現(xiàn)蛋花樣便或者黃色水樣便,無膿血或黏液,部分患兒會出現(xiàn)發(fā)熱的癥狀。輪狀病毒屬于一種雙鏈的核糖核酸病毒,能感染機體內的腸黏膜細胞,引起腸毒素,從而使機體發(fā)生腹瀉癥狀[3]。5歲以下的兒童屬于輪狀病毒的主要感染群體,其中9~12個月齡的嬰兒具有最高的患病率。由于嬰幼兒的腸道黏膜還沒有發(fā)育完全,腸道的免疫功能尚處于比較差的狀態(tài),病毒極容易通過腸黏膜進一步進入到血液循環(huán)中,使機體的心肌細胞受到損傷[4-5]。研究發(fā)現(xiàn),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患兒的年齡越小,就越容易使心肌受到損害。但是嬰幼兒具有比較強的組織細胞修復能力和再生能力,如果可以早期進行診斷和治療,就能及時逆轉心肌損害[6]。
病原體分離培養(yǎng)屬于診斷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最為精確的方法,但是檢測病原體常常需要較長的周期,使其實際應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7]。因此,必須尋找可以訊速、準確地診斷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的實驗室檢測方法,以改善患兒的預后。目前,臨床上診斷感染性疾病的檢測指標多種多樣,其中,白細胞計數(shù)屬于傳統(tǒng)的細菌感染鑒別方法,但是對于細菌感染的特異度機靈敏度均比較低[8-9]。輪狀病毒感染可以使機體內的心肌細胞受到損傷,主要是因為輪狀病毒與其所生成的毒素可以進入到患兒的血液循環(huán)和淋巴中,對心肌細胞造成侵襲[10]。血清心肌酶譜對心肌損傷患者有較高的鑒別診斷效果,AST、α-HBDH、CK-MB、LDH和CK等主要分布于心肌、骨骼肌、平滑肌以及腦組織中,一旦受到損傷,血清中的心肌酶水平會顯著升高[11]。如果患者出現(xiàn)了黃疸、急性心肌梗死、其他腦血管疾病、心肌炎,就會造成心肌酶譜含量升高,其原因是患者發(fā)病時產生了缺氧或缺血的情況,促進機體內心肌酶的分泌,從而導致心肌酶譜含量升高[12]。C-反應蛋白是一種主要經肝臟合成的能敏感、有效和精確地反映患者機體炎癥反應的非特異性標志物,如果患者發(fā)生炎性反應或者應激反應,機體血清C-反應蛋白水平會快速升高,臨床上常常將C-反應蛋白作為預示和診斷心血管病癥的重要檢測因子[13]。當機體組織受到損傷或者受到感染后,血漿中的C-反應蛋白釋放量會明顯增加,其能使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明顯增強,激活補體,從而使機體的免疫反應加強[14]。在正常的生理狀態(tài)下,機體的血清C-反應蛋白水平比較低,使用常規(guī)的檢測手段很難檢測出來,但是,一旦機體受到組織損傷和出現(xiàn)炎癥應激反應時,機體中的多種炎癥反應因子以及氧化應激因子含量會明顯增加,會促進巨噬細胞釋放出大量的白細胞介素,從而對肝臟造成刺激,會進一步合成C-反應蛋白[15]。AST在心肌細胞及心臟中均有較高的表達,ALT主要來源于肝臟,其表達水平與機體的肝細胞受損程度之間呈正相關性,對肝損傷的臨床診斷具有較高的特異度和靈敏度。本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患兒的血清AST、C反應蛋白和ALT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患兒的血清C反應蛋白和肝功能指標明顯升高。觀察組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患兒的血清α-HBDH、CK-MB、LDH和CK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患兒的心肌酶譜均明顯升高,通過檢測上述指標有助于疾病的診斷。
綜上所述,血清C反應蛋白、肝功能和心肌酶譜檢測在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患兒中有較好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 劉素芝,衛(wèi)炎景.醒脾養(yǎng)兒顆粒聯(lián)合葡萄糖酸鈣口服液、雙歧桿菌四聯(lián)活菌片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的療效[J].實用臨床醫(yī)學(江西),2019,20(4):69-70,99.
[2] 盛華西.酪酸梭菌活菌散聯(lián)合干擾素治療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的效果及對患兒乳酸,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yī)藥,2022,29(26):127-129,141.
[3] 李玉蘭,張棲,鄧文輝.復合乳酸菌聯(lián)合蒙脫石散治療小兒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的療效及對血清炎性因子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1,14(19):147-149.
[4] 沈陽,郭永盛,黃冰,等.外周血CD4^(+)/CD8^(+) T細胞比值在兒童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診治中的作用[J].中國婦幼保健,2023,38(3):462-465.
[5] 馮鵬華,顧艷紅.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患兒血清1,25-(OH)2VitD3表達及其與免疫功能的關系[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9,22(2):157-161.
[6] 陳建州,吳云剛,宋雨蓮.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患兒血清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水平變化及與脫水,酸中毒的相關性[J].河南醫(yī)學研究,2021,30(16):2938-2941.
[7] 張付麗,李燕,周海瀾,等.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患者感染早期血清中IL-6,IFN-γ,TGF-β水平的檢驗價值[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20,26(16):2441-2443.
[8] 孟祥會,陳營,董旭.NF-κB,25-(OH)D3,CK-MB在兒童病毒性腹瀉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中國實驗診斷學,2022,26(2):225-228.
[9] 王淑珍.輪狀病毒感染腹瀉并心肌損傷患兒心肌酶學指標變化及其危險因素[J].國際病理科學與臨床雜志,2021,41(6):1294-1299.
[10] 尚小玉,聶楠.CRP,心肌酶譜,肝功能檢測在小兒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診治中的應用價值[J].貴州醫(yī)藥,2021,45(3):454-455.
[11] 王仁濤.槐杞黃顆粒與布拉氏酵母菌輔助利巴韋林對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伴心肌損害患兒的療效及其對心肌功能的影響[J].抗感染藥學,2019,16(12):2178-2180,2199.
[12] 趙樂翠.CRP,心肌酶譜,肝功能檢測在小兒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診治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數(shù)據庫(文摘版)醫(yī)藥衛(wèi)生,2022,10(11):190-192.
[13] 虞追波,呂笑俏,柳攀.蒙脫石散聯(lián)合消旋卡多曲對輪狀病毒腸炎患兒血清白細胞介素2,6,10及高敏C反應蛋白水平變化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9, 26(3):319-323.
[14] 陳竹青.超敏C反應蛋白聯(lián)合CK-MB檢測診斷小兒輪狀病毒腸炎的價值分析[J].中國肛腸病雜志,2020, 40(2):20-21.
[15] 陸建春,沈燕,沈雪鋒,等.CRP,心肌酶譜及肝功能指標在小兒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診治中的價值[J].現(xiàn)代醫(y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22,6(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