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萍, 徐輝, 王道洋, 馬續(xù)祥, 王菡, 周玉葉, 縱曉英, 吳雪平
(1.蚌埠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 腎內科, 安徽 蚌埠 233040; 2.懷遠縣中醫(yī)院 腎內科,安徽 蚌埠 233400; 3.蚌埠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 腎內科, 安徽 蚌埠 233000)
IgA 腎?。↖gA nephropathy, IgAN)是目前全球最常見的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具有發(fā)病隱匿的特點[1]。原發(fā)性IgAN 的疾病譜變化很大,臨床表現(xiàn)不同,主要包括無癥狀血尿、蛋白尿、腎功能損傷、腎衰竭等,部分患者會進展為終末期腎病,對健康及生命造成嚴重威脅[2-3]。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結構改變,導致血脂升高、血脂異常發(fā)生率增加[4]。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血脂異常與腎病綜合征、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腎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有一定關系[5-7]。補體蛋白是19 世紀發(fā)現(xiàn)存在于正常血漿中的一種不耐熱成分,補體系統(tǒng)參與免疫監(jiān)測和組織穩(wěn)態(tài),是先天免疫與適應性免疫之間的重要聯(lián)系[8]。補體3(complement 3, C3)、補體4(complement 4, C4)是補體系統(tǒng)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兩者血清含量遠高于其他補體,與多種途徑引起的機體免疫損傷密切相關,而IgAN 常為自身免疫調節(jié)異常所致。有研究表明C3、C4 水平與腎功能關系密切,因此C3、C4 可能在IgAN 的發(fā)生、發(fā)展中扮演重要角色[9-10]。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患者補體C3、C4 水平與血脂有相關性,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與IgAN 同為免疫系統(tǒng)疾病,IgAN 患者血脂與C3、C4 水平的相關研究尚未見報道。基于此,本研究對119 例IgAN 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究血脂異常與臨床病理特征及血清C3、C4 水平的相關性,以期為IgAN 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8 年1 月—2021 年12 月蚌埠醫(yī)學院第一、二附屬醫(yī)院腎臟內科收治的119 例IgAN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46 例,女性73 例;年齡18~71 歲,平均(38.78±12.27)歲。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1 納入標準 ①符合IgAN 診斷標準[11];②年齡≥ 18 歲;③腎活檢腎小球數(shù)目≥ 8 個;④未接受過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治療;⑤臨床病理資料完整。
1.2.2 排除標準 ①其他重要臟器功能不全;②合并惡性腫瘤;③繼發(fā)性IgAN;④已接受降脂、降尿蛋白或降尿酸治療;⑤哺乳期、妊娠期女性;⑥營養(yǎng)不良。
回顧性分析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年齡、性別構成、身高、體重、收縮壓、舒張壓,計算體質量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 BMI)。
1.4.1 慢性腎臟?。╟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分期 Ⅰ期:估算的腎小球濾過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 ≥ 90 mL/(min·1.73 m2),Ⅱ期:eGFR 60~90 mL/(min·1.73 m2),Ⅲ期:eGFR 30~60 mL/(min·1.73 m2),Ⅳ期:eGFR 15~30 mL/(min·1.73 m2),Ⅴ期:eGFR< 15 mL/(min·1.73 m2)。
1.4.2 腎小球球性硬化 Y0:無腎小球球性硬化,Y1:腎小球球性硬化/小球總數(shù)≤ 25%,Y2:腎小球球性硬化/小球總數(shù)> 25%。
1.4.3 腎小管萎縮面積 T0:腎小管萎縮面積≤25%,T1:腎小管萎縮面積> 25%~50%,T2:腎小管萎縮面積> 50%。
1.4.4 小球新月體 C0:無新月體,C1:< 25%小球出現(xiàn)新月體,C2:≥ 25%小球出現(xiàn)新月體。
1.4.5 間質血管損傷程度 0:未見明顯病變,1:單純血管壁增厚,2:血管壁增厚加其他改變。
1.4.6 炎癥細胞浸潤 R1:炎癥細胞浸潤呈小灶狀,R2:炎癥細胞浸潤呈灶狀,R3:炎癥細胞浸潤呈多灶狀。
1.4.7 Lee 氏分級 Ⅰ級:腎小球絕大多數(shù)正常,偶爾輕度系膜增寬,節(jié)段性,伴或不伴細胞增生,沒有小管間質的病變;Ⅱ級:腎小球示局灶系膜增殖和硬化< 50%,罕見小新月體,沒有小管間質的病變;Ⅲ級:彌漫系膜增殖和增寬,偶爾呈局灶節(jié)段改變,偶爾見小新月體黏連,局灶間質水腫,偶爾見細胞浸潤,罕見腎小管萎縮;Ⅳ級:重度糜爛系膜增生和硬化,部分或全部腎小球硬化,可見新月體≤45%,腎小管萎縮,腎間質浸潤,偶爾見間質硬化,可見泡沫細胞;Ⅴ級:病變類似Ⅳ級,但更嚴重,腎小球新月體形成> 45%,小管間質的病變比Ⅳ級更嚴重[12]。
實驗室指標包括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血紅蛋白、白蛋白、血肌酐、eGFR、血尿素氮、血尿酸、24 h 尿蛋白、尿紅細胞計數(shù)、C3、C4 水平。將滿足TG ≥2.26 mmol/L、TC ≥6.22 mmol/L、HDL< 1.04 mmol/L 中至少1 項的患者納入異常組(84 例),3 項均不滿足的患者納入正常組(35 例)。
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 23.0 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比較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構成比或率(%)表示,比較用χ2檢驗或Mann-Whitney 秩和檢驗;相關性分析用Pearson 法。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異常組與正常組患者年齡、性別構成、收縮壓、舒張壓、血紅蛋白、白蛋白、血肌酐、eGFR、尿素氮、血尿酸、24 h 尿蛋白、尿紅細胞計數(shù)、CKD 分期、腎小球球性硬化、腎小管萎縮面積、小球新月體、間質血管損傷程度、炎癥細胞浸潤及Lee 氏分級比較,經t或Mann-Whitney 秩和檢驗或χ2檢驗,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BMI、C3、C4 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異常組BMI、C3、C4 水平高于正常組。見表1。
續(xù)表1
IgAN 患者血清TG 與C4 呈正相關(r=0.247,P=0.005),與C3 無相關性(r=0.102,P=0.213);血清TC與C4 呈正相關(r=0.240,P=0.007),與C3 無相關性(r=0.029,P=0.451);血清HDL 與C3、C4 無相關性(r=0.080 和0.171,P=0.271 和0.183)。
IgA 是人體最多的免疫球蛋白之一,其功能是黏膜免疫,防止微生物、環(huán)境抗原及藥物對人體造成損傷[13]。IgAN 是腎小球系膜區(qū)的IgA 或IgA 免疫復合物腎小球系膜區(qū)沉積,導致腎小球發(fā)生炎癥而引起腎功能損傷的腎小球疾病,發(fā)病率較高,且進展為終末期腎病風險高[14]。脂質能夠通過血管內皮引起腎毛細血管內皮細胞損傷,使其通透性增加,并對腎小球細胞造成損傷,如果患者高血脂狀態(tài)持續(xù)時間較長,會增加腎臟纖維化程度,導致脂蛋白沉積在腎小管,激活血液循環(huán)中單核巨噬細胞,并向腎小球浸潤,進一步引發(fā)炎癥反應造成腎功能損傷[15]。因此,慢性腎臟病患者通常伴隨脂質代謝紊亂,且血脂異常也是IgAN 的高危因素之一。在本研究中,119 例IgAN 患者中血脂異常85 例,占71.43%,再次證實血脂水平在IgAN 發(fā)生中扮演重要角色。PEI 等[16]發(fā)現(xiàn),TG/HDL-C 比值可作為IgAN 患者疾病進展的重要預測指標。LIU 等[17]指出,高甘油三酯血癥發(fā)病率在原發(fā)性IgAN 患者中明顯增加,且該癥可能引起IgAN 患者中度腎小管萎縮/間質纖維化。朱蕓蕓等[18]研究發(fā)現(xiàn)IgAN 患者TG、TC 明顯升高,且發(fā)揮保護作用的HDL 明顯下降。
血清C3、C4 水平與腎功能關聯(lián)密切。曾小艷等[19]研究發(fā)現(xiàn),與健康人群比較,IgAN 患者尿液和血漿C3a、C4d 水平明顯升高。NAM 等[20]研究發(fā)現(xiàn)C3、C4 是IgAN 的獨立危險因素。本研究中,異常組C3、C4 水平高于正常組,且血清TG、TC 與C4 呈正相關。孫楠[21]提出,血清C4 水平升高,提示IgAN 患者病情加重。吳春林等[22]以251 例腎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發(fā)現(xiàn)血清C4 水平與TC、TG 呈正相關。LI 等[23]提出,血清補體蛋白水平與高血糖和高血脂密切相關,其中高脂血癥患者血清C4、水平明顯升高,上述研究均與本研究結論類似。目前未見IgAN 患者C3、C4 與血脂水平相關性研究的報道,因此其作用機制尚未明確,推測其可能與C4 水平反映機體炎癥水平、炎性介質影響腎臟脂質代謝有關;此外,脂質代謝紊亂的IgAN 患者可能存在腎小球足細胞損傷,并可能通過系膜細胞-足細胞軸途徑進一步加重腎小管間質病變,促進腎間質纖維化,而腎小球C3 沉積強度可能通過影響系膜增殖、腎小管萎縮、間質纖維化等途徑參與IgAN 的發(fā)生、發(fā)展,因此血清C3水平升高與血脂異常同樣可反映腎功能損傷情況,因此推測兩者具有關聯(lián)性。值得指出的是,CHOI等[24]發(fā)現(xiàn)IgAN 患者中高甘油三酯血癥與更嚴重的組織學腎小球硬化癥相關。陳靖珊等[25]研究表明蛋白尿、血清白蛋白與血脂水平關系密切,而本研究并未發(fā)現(xiàn)上述指標與血脂存在相關性,分析原因是本研究只納入兩個中心,樣本量受限,且并未對血脂異常進行進一步區(qū)分,后續(xù)將進行大樣本、長期實驗,并分析不同類型血脂異常與IgAN 患者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后的相關性。
綜上所述,部分IgAN 患者存在血脂水平異常,且其血清TG、TC 與C4 水平呈正相關。血脂指標具有測量方便等優(yōu)勢,本研究結果提示在臨床工作中應加強對IgAN 患者的血脂管理,通過改善其血脂異常狀態(tài),可能發(fā)揮調節(jié)機體補體水平的作用,為IgAN 患者的治療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