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殿波
小朋友,一匹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樣子?
英俊帥氣、全身漆黑的駿馬黑驪本來有著美滿的家庭。在黑驪記憶中,她待過的第一個地方,是一大片美麗宜人的牧場,中間有個清澈的池塘。媽媽諄諄教導黑驪,要溫柔善良,永遠不要學壞,干活的時候懷著善意的心,奔跑時高高抬起蹄子,即使玩耍時也不要咬人或踢人。黑驪的主人溫和、善良,對馬非常體貼照顧。黑驪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健康地成長著。
但是好景不長,隨著主人因故搬家,黑驪被賣給了另一個人家,她不得不離開心愛的牧場和親愛的媽媽。因為不良騎手醉酒騎行,導致黑驪的膝蓋上留下了永久的疤痕,于是黑驪又被賣掉,這次,她開始了漫長的拉出租車的艱辛生活。隨后,黑驪被多次易主,充分感受到了各色人等對待馬的不同態(tài)度,有的溫柔體貼,但更多的卻是粗暴蠻橫、貪婪自私,她聽到、看到了許多有關(guān)馬的悲慘故事,甚至親眼看到朋友凄慘地死去……
與時下流行的一些動物小說不同,《黑駿馬》更像一部長篇動物寓言,作者雖然以馬為第一人稱敘述故事,但講述的卻不僅僅是馬的故事,而是通過一匹馬的眼睛,讓讀者看清人間的冷暖、世態(tài)的炎涼、人性的善惡,從馬的眼中折射出不容回避的社會問題——貧富差距造成的傷害,底層人民的生活窘?jīng)r,人性的貪婪、虛榮對馬造成的傷害……
然而,作為一部兒童小說,無論故事中黑駿馬經(jīng)歷了多少苦難,小說卻始終昂揚著積極、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黑驪雖然經(jīng)歷了無數(shù)艱難困苦,卻始終對主人——不管是善待她的主人,還是虐待她的主人,保持絕對的忠誠。故事中對馬與馬之間的友誼描寫感人至深,讀來或許有些悲傷,動人之處甚至讓人潸然淚下。好在故事的結(jié)尾明亮溫暖,讓人欣慰。黑駿馬最終從困境中走出,回到了那個曾經(jīng)美好的家庭。
1877 年出版的《黑駿馬》是由英國女作家安娜·西維爾創(chuàng)作,是最早以馬為主人公的兒童小說。據(jù)說,才華橫溢的安娜只活了58 歲,而且長期臥病在床,但她卻以頑強的毅力筆耕不輟,用8年的時間寫下了這部流芳于世的世界文學名著。全書始終閃爍著勇氣和奉獻的精神,其中不乏一些浸透著深刻人生哲理的語言:“你知道這個世界為什么這么糟糕嗎?我來告訴你吧。就是因為人們都只關(guān)心自己的事,不肯費心為被壓迫者爭取權(quán)益、揭露為非作歹的壞人。”“我的信條是,看見殘忍或錯誤的行為,如果我們有力量去阻止而沒有采取行動,那么我們就成了罪惡的幫兇?!?/p>
《黑駿馬》曾被好萊塢拍成電影,同學們結(jié)合閱讀觀賞,別有一番滋味。當然,你也可以去讀一下英國作家邁克爾·莫波格1982 年出版的兒童小說《戰(zhàn)馬》,后者被大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拍攝成同名電影,影響甚廣。從《戰(zhàn)馬》中,你一定能看到百年前《黑駿馬》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