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草過冬
在宋朝之前,棉花并沒有在中原普及,很多窮人穿的衣服都是麻布、葛布,還有獸類皮毛所做成的服飾。
而達(dá)官顯貴穿的都是綾羅綢緞,他們穿的棉衣被稱為“裘”,也指動物皮毛制成的衣服,在《紅樓夢》里就多次出現(xiàn)了各種“皮草”。
而底層百姓則很少有能穿得起皮草的,在《淮南子·齊俗訓(xùn)》里就曾寫道:“貧人夏披葛帶索,冬則羊裘解札,短褐不掩形,而煬灶口?!边@句話寫出了當(dāng)時的貧富差距,窮人在夏天只能穿著粗葛布做成的衣服,冬天則裹著破爛不堪的羊皮裘,短小的一塊羊皮甚至都遮不住身體。
而對于這些生活在底層的平民來說,能裹上羊皮或狗皮的裘,已經(jīng)算是十分不錯了,很多人只能穿著用柳絮做成的棉衣。
花椒泥涂墻
古人的智慧可不是我們能小瞧的,雖然古代沒有像我們現(xiàn)在這樣的高科技,但是他們可以在住的地方下功夫。
大家都知道好的房子應(yīng)該是“坐北朝南”的格局,楚人便是如此,這樣一來,房子就會吸收到太陽的光照,達(dá)到取暖的目的。
而如果想要更好的取暖效果,可以在墻壁上涂滿花椒泥,花椒其性辛散溫燥,又能驅(qū)蟲,涂在墻壁上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不過能用起“椒房”的在古代寥寥無幾,真正的平民百姓只能住在茅草房里,天冷的時候甚至連生火都做不到。
燒炭取暖
和電視劇不一樣,其實窮人是燒不起炭的,大家都知道,木炭的原料就是木頭,但是在古代,木頭根本不是想砍就能砍的。
但是為了生計還是有百姓會偷偷砍一些木柴,制成木炭售賣,在白居易的《賣炭翁》里就生動形象地描寫了這么一位可憐的賣炭翁?!翱蓱z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p>
古代的“暖手寶”
冬天的時候,很多女生手上都會抱著一個暖手寶取暖,其實在古代也有暖手寶,不過它有更好聽的名字,叫做“暖爐”“紅爐”“手爐”。
它的做工十分精良,一般是以銅制成,里面放上木炭,有很好的取暖效果,還有一種較小一點(diǎn)的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達(dá)官貴人手上的叫做“手爐”。
他們還會在手爐外加一個布置,這樣一來,拿在手里便不會燙到手,有了手爐,聰明的古人又制作出了腳爐。
腳爐還有一個大家都熟悉的名字,叫做“湯婆子”,在冬天把湯婆子放到被窩里,用不了一會被窩里就會熱熱乎乎的,睡進(jìn)去也不會冷了。
(摘自《家庭生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