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談文言文中常見的四類句式

    2024-01-01 00:00:00馬玲先
    關(guān)鍵詞:實施者省略被動

    文言文翻譯題是語文考試必考的題型之一。一些同學(xué)在做這一題時經(jīng)常丟分。這主要是因為大家沒有掌握相應(yīng)的基礎(chǔ)知識。下面,筆者就帶領(lǐng)同學(xué)們回顧文言文中的四大句式,希望可以幫助大家鞏固基礎(chǔ)知識。

    一、判斷句

    判斷句一般是對客觀事物的性質(zhì)、現(xiàn)象、情況等作出肯定或否定回答的句子。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是,古代漢語中幾乎不使用“是”或“不是”這類具有判斷性質(zhì)的詞語,而是以名詞、代詞或名詞短語作為謂語來加以判斷,并與輔助詞連用,以加強判斷的語氣。

    判斷句的常見形式有:

    1. “……者,……也” “……者……也” “……也”“……者……”等。以“……者,……也”為例。句子中的“者”表示語氣上的停頓, “者”前面的內(nèi)容一般是主語;后面的“也”加強肯定的語氣, “者”與“也”之間的內(nèi)容為謂語;主語與謂語之間通常采用逗號進行分隔。我們在翻譯時可以根據(jù)需要加上一個“是”,刪除逗號。 “者” “也”無需直譯。如: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保ǔ鲎运抉R遷的《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可以將其譯為:廉頗是趙國優(yōu)秀的將領(lǐng)。 “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出自司馬遷的《史記·鴻門宴》)可以將其譯為:奪取項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也有“者” “也”單獨出現(xiàn)的判斷句。如: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出自劉向的《戰(zhàn)國策》)可以將其譯為: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

    2.用副詞“乃” “是” “為” “則” “悉” “本”等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也是判斷句。如: “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保ǔ鲎运抉R遷的《史記·陳涉世家》)“乃”譯為“是”,該句譯為:該被立為國君的是大兒子扶蘇。

    3.用“非” “未” “弗” “無” “莫”等構(gòu)成否定判斷的句子也是判斷句。在翻譯的時候,我們可以將這些詞譯為“不是 ”。如: “肉食者鄙,未能遠(yuǎn)謀?!保ǔ鲎宰笄鹈鞯摹恫軇フ搼?zhàn)》)可以將其譯為:身居高位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yuǎn)慮。

    4.還有一些無標(biāo)志詞的判斷句,我們可以將其稱為“意合式判斷句”。在翻譯的時候,我們可以根據(jù)需要加入判斷詞。如: “劉備天下梟雄?!保ǔ鲎运抉R光的《赤壁之戰(zhàn)》)在翻譯時,可以加入“是”這個表肯定判斷的判斷句,將其譯為:劉備是天下首屈一指的英雄。

    二、被動句

    古代漢語中的被動句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被動句的區(qū)別主要在于構(gòu)成方式不同。在古代漢語中,如果主語和謂語之間的關(guān)系屬于被動關(guān)系,那么主語一般不是動作的實施者,而是動作的承受者。被動句的常見形式有:

    1.使用介詞“于”來表示被動的被動句。 “于”在謂語之后引出動作的實施者。句式一般為“動詞+于+動作的實施者”。在翻譯的時候,我們可以將“于”引出的動作的實施者放在動詞之前,譯為“被……”。如:“懷王以不知忠臣,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保ǔ鲎运抉R遷的《史記·屈原列傳》)可以將其譯為:楚懷王因為不知道忠臣應(yīng)盡的職責(zé),所以在內(nèi)被鄭袖迷惑,在外被張儀欺騙。

    2.使用介詞“為”來表示被動的被動句。 “為”一般在動詞的前邊引出動作的實施者。當(dāng)其與“所”字連用時則可構(gòu)成“為……所……”或者“……為所……”的句式。常見的句式有“為+動作的實施者+動詞”或者“為+動作的實施者+所+動詞”。有的被動句中還有“為”與“于”或者“見”連用,構(gòu)成“為……于”或者“為……見”的句式。如: “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保ǔ鲎运抉R光的《赤壁之戰(zhàn)》)可以將其譯為:現(xiàn)在如果不趕快去,恐怕會被曹操搶先占了荊州。

    3.使用介詞“被”來表示被動的被動句。 “被”在動詞前,用來表示被動,這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使用規(guī)則是一樣的。如: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保ǔ鲎园拙右椎摹杜眯小罚┛梢詫⑵渥g為:每曲彈奏完都令大師們佩服,每次化上妝都被同行們嫉妒。

    4.還有一些被動句沒有明顯的標(biāo)志。針對此類句子,我們通常需要聯(lián)系上下文去理解,在翻譯時將“被 ”字放在動詞的前面即可。如: “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fù)二山?!保ǔ鲎粤杏艿摹队薰粕健罚┛梢詫⑵渥g為: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感動。

    三、倒裝句

    倒裝句是文言文中非常常見的一類句子。作者為了強調(diào)或突出某些內(nèi)容,會故意顛倒句子原有的語序,這類句子就是倒裝句。在翻譯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將其調(diào)整為正常的語序。倒裝句的常見形式有:

    1.主謂倒裝。古人在寫作時如果需要加重語氣或強調(diào)什么內(nèi)容,一般會將謂語放在主語的前面。如: “甚矣,汝之不惠?!保ǔ鲎粤杏艿摹队薰粕健罚┻@是一個主謂倒裝句。為了強調(diào)程度之重,作者將謂語放到了主語的前面。正常的語序應(yīng)該是“汝之不惠甚矣”。在翻譯的過程中,我們需將語序進行調(diào)整,將主語放到謂語的前面,譯為:你太不聰明了。

    2.賓語前置。賓語前置通常有四種表現(xiàn)形式:①在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被放在動詞之前和否定詞之后。這類句子的賓語一般是代詞,句中有“不” “未”“無” “毋” “弗” “莫”等否定詞作標(biāo)志。如: “不吾救”,賓語“吾”被放在動詞“救”的前邊,正常的語序應(yīng)該是“不救吾”。又如: “不如以地請合于齊,趙必救我,若不吾救,不得不事?!保ǔ鲎詣⑾虻摹稇?zhàn)國策燕策》)可以將其譯為:不如將土地割讓給齊國請求議和,趙國肯定能夠來支援我們。如果趙國不管我們,齊國將變得越來越強大,將來趙國就不得不侍奉齊國。②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被放到動詞之前。疑問代詞有“何” “奚” “安” “曷” “焉”等。如: “天下之父歸之,其子焉往?”(出自孟軻的《孟子·離婁上》)疑問代詞“焉”作賓語,被放在動詞“往”的前面??梢詫⑵渥g為:天底下做父親的人都依附了他,他們的孩子還會去哪里呢?③使用介詞“于” “以” “乎”等組成介賓短語,修飾謂語,構(gòu)成倒裝。如: “若晉君朝以入,則婢子夕以死?!保ǔ鲎浴蹲髠鳌罚┛梢詫⑵渥g為:如果晉國的君王白天來,那么臣妾晚上就去死。④借助“之” “是” “焉”等將賓語放到前面,句子中的“之”和“是”沒有實際的意義,只是作為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如: “唯蜩翼之知?!保ǔ鲎浴肚f子·達(dá)生》)其中的“之”為助詞。 “唯蜩翼之知”的正常語序為“唯知蜩翼”,可以將其譯為:我一心只注意蟬的翅膀。

    3.定語后置。在文言文中,定語一般被放在中心詞的前面,但有時為了強調(diào)中心詞,會將本該被放在中心詞前面的定語放到其后面。如: “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出自列御寇的《愚公移山》)“荷擔(dān)者三夫”的正常語序為“三夫荷擔(dān)者”,可以將其譯為:于是(愚公)率領(lǐng)兒孫中三個能挑擔(dān)子的成年男子。

    4.介賓結(jié)構(gòu)后置。介詞“以” “于” “乎” “自”等后面帶上賓語,組成介賓結(jié)構(gòu)短語。這種介賓短語在現(xiàn)代漢語中一般被放在動詞或者形容詞的前邊充當(dāng)狀語;在古代漢語中,卻大都被放在動詞或者形容詞的后邊充當(dāng)補語。如: “何有于我哉?”(出自孔子的《論語》)可以將其譯為:這對我有什么難的呢?

    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承前、蒙后省略句子成分的情況。古人為了使文章的表達(dá)更加簡潔,在不影響句子本意的情況下會將句子中的成分加以省略。在翻譯的過程中,我們要根據(jù)上下文的意思,將被省略的內(nèi)容補充出來。省略句的常見形式有:

    1. 省略主語。省略主語一般有“承前省” “承后省” “對話省”等類型。如: “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保ǔ鲎粤谠摹恫渡哒哒f》)句子中的“黑質(zhì)而白章”的前省略了主語“蛇”,在翻譯時要加上主語??梢詫⑵渥g為:蛇有著黑色的身體、白色的花紋。

    2.省略謂語。在并列的句子中,如果鄰近的兩個句子都使用了相同的動詞,則后面的句子一般會省掉這個動詞。如: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保ǔ鲎浴恫軇フ搼?zhàn)》)。 “再而衰,三而竭”應(yīng)該是“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后面兩個分句省略了“鼓”這個動詞。

    在翻譯時,我們要將其加上,譯為:第一次擊鼓能夠大大地增加士兵們的士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逐漸減弱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消耗殆盡了。

    3.省略賓語。如: “人皆有兄弟,我獨亡?!保ǔ鲎浴墩撜Z·顏淵》)“亡”后面省略了賓語“兄弟”??梢詫⑵渥g為:別人都有兄弟,唯獨我沒有兄弟。

    4.省略介詞。如: “后數(shù)日驛至,果地震隴西?!保ǔ鲎苑稌系摹逗鬂h書·張衡傳》)“地震”與“隴西”之間省略了介詞“于”。可以將其譯為:過了幾天驛站的消息來了,果然在隴西發(fā)生了地震。

    綜上所述,學(xué)好文言文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同學(xué)們要日積月累,持之以恒,掌握相應(yīng)的基礎(chǔ)知識,不斷培養(yǎng)語感,避免在翻譯文言文的過程中丟分。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第六十三中學(xué))

    猜你喜歡
    實施者省略被動
    新聞?wù)Z篇中被動化的認(rèn)知話語分析
    偏旁省略異體字研究
    主動句都能轉(zhuǎn)換成被動句嗎
    第五課 拒絕被動
    趣味(語文)(2019年5期)2019-09-02 01:52:44
    “最關(guān)鍵”的施工力量——決策者、執(zhí)行者與實施者
    語言政策與規(guī)劃視角下英語教師的角色研究及啟示
    中間的省略
    詩選刊(2015年6期)2015-10-26 09:47:13
    教師在教育教學(xué)中扮演的角色
    省略
    詩歌月刊(2009年4期)2009-05-22 03:38:04
    省略
    雜文選刊(2008年2期)2008-05-14 13:37:39
    枣强县| 余姚市| 上虞市| 扶绥县| 攀枝花市| 甘德县| 大兴区| 柳河县| 宁海县| 桂平市| 成武县| 大化| 云龙县| 怀仁县| 民乐县| 永和县| 马公市| 东宁县| 陈巴尔虎旗| 高邮市| 贺兰县| 龙江县| 象州县| 陇西县| 年辖:市辖区| 巫山县| 涪陵区| 邳州市| 庆元县| 阿克| 肇庆市| 金沙县| 泽普县| 青神县| 遂宁市| 尖扎县| 龙川县| 靖宇县| 仲巴县| 巴塘县| 册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