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作為小學語文教學方式上的創(chuàng)新,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提質增效,發(fā)揮課程協(xié)同育人功能方面具有獨特優(yōu)勢,體現(xiàn)了語文性、實踐性及整合性
的特點
。本文通過對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的特點和價值的分析,結合具體課例,提出“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的實施路徑,需要提煉綜合性主題來統(tǒng)領,設計語文實踐活動來開展,創(chuàng)設真實問題情境來驅動。
關鍵詞:“雙減”;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大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確保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1]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是小學語文教學方式上的革新,是實現(xiàn)課程協(xié)同育人的重要途徑,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載體,高度契合了“雙減”政策對教育提質增效的要求。因此,對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的特點及價值進行剖析,探索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的實施路徑,是把握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的育人價值,推動“雙減”政策落地生根,助力課堂教學提質增效的有效途徑。
一、“雙減”背景下
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的特點
“雙減”政策要求課下減負,課上增效。把握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的特點,是開展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基石?!翱鐚W科學習的設計理念是基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突破了單一學科視野,立足語文學科,聯(lián)結不同學科的知識,以系統(tǒng)整合的研究方法,在廣闊的領域中探究問題、解決問題。”[2]可見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彰顯了語文性、實踐性及整合性的特點。
(一)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強調語文性
“‘跨學科學習’植根于語文課程,這是語文課程跨學科學習的宗旨,也是跨學科學習實踐的邏輯起點?!保?]語文性是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的“根”,是語文學科區(qū)別于其他學科“跨學科學習”最顯著的特征。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雖然是將小學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知識融合起來進行教學,但若是忽略了語文性,那么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課堂就可能越界演變成其他學科的課堂教學,有違語文“跨學科學習”的初衷。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說到底是為語文學科服務的,是為了達成小學語文課程目標、拓寬語言文字運用領域而開展的。因此,小學語文必須立足于語言文字的運用以及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時刻把握住課堂教學的語文性,堅守語文學科本位。
(二)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突出實踐性
“跨學科學習是一種積極穩(wěn)妥的課程綜合化實踐化策略”[4],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不是靜態(tài)的學習,而是需要學生綜合運用小學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的知識在實踐活動中進行閱讀、觀察、記錄、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動,在解決問題中不斷增長語文經驗的動態(tài)學習過程,強調學生的親身實踐。實踐活動是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實施的載體,“跨學科學習”的一系列任務都依托實踐活動進行。在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中,學生是“跨學科學習”的主體,而實踐是學生進行“跨學科學習”的主要方式。學生通過在“做中學”,運用多學科的知識解決問題,有利于在大腦中形成綜合知識體系,達成運用語言文字的目標,進而實現(xiàn)“創(chuàng)中學”,提高綜合素質。
(三)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體現(xiàn)整合性
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的精髓就體現(xiàn)在“跨”上,突破了語文學科邊界,促進知識的融合,整合了多個學科的知識、方法、邏輯解決問題,使語文教學不再局限于語文內部,拓寬了語言文字的運用領域。在問題的解決上,僅運用一門學科的知識難以找到切入點,往往需要綜合運用多門學科的知識邏輯和學科方法才能使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翱鐚W科融合有利于培養(yǎng)具有全球勝任力的人才”[5],整合各科知識綜合有效
地
解決問題,讓知識不再被學科割裂,幫助學生認識完整的世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這也是“跨學科學習”的初心。且語文學科作為基礎學科,具有廣泛的普適性,在學科內容整合上,語文學科更容易找到與其他學科融合的切入點,更適宜開展“跨學科學習”。
二、“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的價值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簡稱《新課標》)重要的變化之一是在語文學習任務群中專
門設置了“跨學科學習”任務群,明確要求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問題,充分體現(xiàn)了“跨學科學習”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那么,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對于“雙減”政策的實施和語文學科的育人價值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一)推動“雙減”政策落地的現(xiàn)實需求
“在‘雙減’政策中,減負只是手段,增質才是最終目的?!保?]“雙減”政策要打破的是“校內不足,校外來補”的惡性循環(huán),因此必須
在課堂教學上下功夫。改進教學方法,推陳出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育質量,保證學生在課堂上學好學足,滿足學生高質量發(fā)展的需求,從源頭上為教育減負。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突破了傳統(tǒng)語文單一學科教學視野的局限,打破了學科界限,基于小學語文學科教學聯(lián)結其他各學科知識,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實踐活動中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知識整合能力以及實踐探究能力,拓寬學生知識運用的視野。從本質上來說,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和“雙減”政策都聚焦學生在課堂上的高效學習,指向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以及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作為一種綜合性、實踐性強的新型語文教學方式,可以說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身上背負著“雙減”政策要求提升教學質量的重大使命。因此,開展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是推動“雙減”政策落地生根的現(xiàn)實需求。
(二)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載體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把語文教學限制在語文學科的條條框框里,聽說讀寫的運用也局限于語文學科內部,在解決語文問題時也往往只能運用語文方法和語文思維。然而,在新時代的今天,割裂開來的學科知識和分散的學科素養(yǎng)已經不適用新時代對于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新時代需要的是整體素養(yǎng)高、實踐能力強、具有廣闊知識視野和遠見的綜合性人才。因此,打破學科界限,培養(yǎng)具有多學科知識儲備且能
綜合運用的高素質人才已經成為人才培養(yǎng)的迫切需求。在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中,不僅學習內容多元化,實踐方式也多樣化。在學習內容上,小學語文學科力求找到與其他學科的切入點,努力融合多門學科知識開展語言實踐活動?!靶W語文跨學科學習的內容包含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感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了解身心素質、關注環(huán)境發(fā)展、參與創(chuàng)意設計、暢想未來生活、進行學科探索等,內容源于學習生活的多維情境,幾乎涵蓋了學習與生活的方方面面。”[7]在實踐方式上,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綜合了多門學科的學習方法(如繪畫、唱歌、實驗探究等)以及多種學習方式(如主題式、項目化、做中學、創(chuàng)中學等)共同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梢?,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強化了課程協(xié)同育人的功能,在立足語文學科的基礎上整體指向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三)推進語文深度學習的有效途徑
“學生的語文能力提升,功夫可能不在‘語文’知識本身,而在‘語文’之外?!保?]面對語文問題,
教師
慣常認為單純通過語文思維和語言應用就能解決。然而,現(xiàn)實中的語文問題往往不會單獨出現(xiàn),一般都伴隨著具有多個學科的綜合情境,單純從語文學科視角去審視問題,可能只是在語言運用的淺表上下功夫,不能促進學生對語文問題的深層理解,無法從根本上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這種解決語文問題的視角是狹隘的,需要結合多學科視角系統(tǒng)地去看待、解決問題。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在活動設計上注重真實情境的創(chuàng)設,設置了一系列需要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知識和方法去解決的任務,讓學生在跨學科活動中超越淺層的認知,積極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語言實踐,促進對語文問題的深層次理解和多維度解決,“實現(xiàn)了學習過程的深度推進,體現(xiàn)了學習結果的深度綜合”[9]。相對于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為語文實踐開拓了更廣闊的領域,學生在實踐探究中推進了對語文的深度學習,促進了
學生
對語文的全面理解和認知。
三、“雙減”背景下
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
的
實施路徑
“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出發(fā)點以及落腳點都在語言實踐,提升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發(fā)揮課程協(xié)同育人功能,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上。要真正達成這些目標,還需構建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的實施路徑。本文從綜合性主題、實踐活動、真實情境三個方面構建實施路徑,為推進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的深度開展提供參考與借鑒。
(一)以綜合性主題為核心
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打破了學科壁壘,實現(xiàn)了語文與多個學科的交叉與融合。那么,在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中怎樣去聯(lián)結其他學科呢?提煉綜合性主題無疑是最佳答案。提煉綜合性主題,即從小學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中提煉一個共通的大概念,后續(xù)的一系列任務都圍繞這個大概念展開,可以說提煉大概念是開展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的第一步,是實現(xiàn)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的基礎。“提煉大概念需要基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梳理出2022年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與其他學科課程標準中相通的高頻詞句,對語文教材中的單元導語、學習提示和練習設計等進行歸納,還需要結合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的主要困惑與需求,提煉出共通的核心知識、關鍵能力和必備思維等?!保?0]
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圍繞“春天”這個主題編排了四篇課文,教學重點是“朗讀課文,注意語氣和重音”,因此可以確定以“找春天”為綜合性主題,融合生物、美術、音樂等學科設置一系列層層遞進的任務,開展以“讀”為訓練主旨的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活動。綜合性主題是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的核心,統(tǒng)領著整體的實踐活動。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一步一個臺階地完成任務,提高對知識的整體認知,提升語文素養(yǎng)與綜合素質。
(二)以語文實踐活動為載體
新課程標準在“跨學科學習”任務群中提出:“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開展閱讀、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動,在綜合運用多學科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11]可見,語文實踐活動是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開展的重要載體,強調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實踐性。同時,“語文實踐活動”意味著開展的實踐活動立足于語文學科本位,堅守語文本性。這就說明開展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要設計一系列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語文實踐活動,積極加強語文與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利用其他學科的知識與方法豐富、拓展語文學習的內容。此外,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立足于語文實踐,進行語文聽說讀寫的訓練,促進語文深度學習,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以及教師語文教學的質量。
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以“走進中國古典名著”為人文主題,以“初步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為語文要素,因此可以依據(jù)單元主題開展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設置如下語文實踐活動:任務一是自主閱讀單元課文,分四個小組分別去網(wǎng)上找出與四篇課文內容相關的音樂,并在班級中播放,同學分享聽后感,初步感知課文整體基調;任務二是小組合作,任選一篇課文,用簡筆畫加文字說明的形式描述課文主要內容;任務三是開展課本劇表演,仔細研讀課文,體會人物性格及情感,還原課文主要故事。三個實踐活動都緊扣主題,層層遞進,立足語文實踐,提升學生
的
綜合學習能力。
(三)以真實問題情境為手段
“語文與社會生活聯(lián)系緊密,跨學科學習強調要教活的語文、學生感興趣的語文,要圍繞社會生活、學科學習中有意義的話題開展閱讀與交流,讓學生在真實任務的驅動下學習。”[12]真實問題情境是聯(lián)系課堂書本知識與社會生活實際的橋梁,有效地打通了課堂與生活,緩解了課堂學習與實際生活脫節(jié)的矛盾,使學生從淺層學習走向深度學習。在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中創(chuàng)設真實問題情境有利于培養(yǎng)學以致用的綜合應用型人才,發(fā)揮課程協(xié)同育人功能。值得注意的是,《新課標》中指出語文“跨學科學習”任務群要“聯(lián)結課堂內外、學校內外,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領域”[13],因而真實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局限于課堂內,可以從課堂內走向課堂外,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拓寬語文實踐領域。因此,在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的設計中,要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整合資源,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真實問題情境,以真實問題情境驅動學生在一系列語文實踐活動中解決實際問題,提高運用綜合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習作單元《我的植物朋友》時,就可以整合校園資源創(chuàng)設如下問題情境:同學們,我們學校即將開展植物觀光游園會,校園內植物資源豐富,一定有大家非常喜歡的植物吧!你打算通過什么樣的形式來向大家介紹你的植物朋友呢?通過此問題情境來驅動學生在后面一系列跨學科活動中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提升習作水平,提高學生在全學科視野下對植物和自然的整體認知。
四、結語
在“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展現(xiàn)了其獨特的魅力與價值,為語文教學提質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撐。它打破了學科壁壘,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同時也為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展望未來,我們應繼續(xù)探索和實踐,讓“跨學科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綻放更加絢麗的光彩。
參考文獻
[1]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N].人民日報,2021-07-25.
[2][12]王丹.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研究[J].語文建設, 2022(24):46-49.
[3][7]夏靜.育人視域下的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特點、原則及策略[J].語文建設, 2023(16):55-59.
[4]郭華.落實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 突顯學生主體地位——2022年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解讀[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4):107-115.
[5]談清怡, 肖曉燕.語文跨學科學習的溯源與探索[J].語文建設, 2022(23):28-33.
[6]褚宏啟. “雙減”要與教育高質量發(fā)展同向同行[J].中小學管理, 2022(1):61-62.
[8]張廣錄.論語文跨學科學習的功能價值和教學設計邏輯[J].中學語文教學, 2022(2):9-13.
[9]劉月霞,郭華.深度學習:走向核心素養(yǎng)[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31-33.
[10]溫小軍.語文跨學科學習的三維闡釋[J].語文建設, 2022(19):4-9.
[11][1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