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除署名外由黔西南州文化體育廣電旅游局(州文物局)提供
黔西南,一座山川秀美,古韻悠長的城市。
這里有著旖旎的自然風光。招堤十里荷塘綠柳成蔭、亭廊如畫,萬峰林連綿起伏、雄奇俊秀。
這里有著豐富的人文歷史?!爸頍粲汀辟x予了黔西南“守正篤行、久久為功”的“加油”內涵;我們可以去興義府試院體驗科舉文化;還可以去半山亭感悟“攜酒一壺到此間暢談風月,極目千里問幾輩能挽河山”的時代之問。
隨著時代發(fā)展,在黔西南,“加油”一詞的含義早已超越其“添加燈油”的本義,而發(fā)展成為不甘落后、積極上進、自強不息、奮發(fā)有為的精神力量,讓我們一起走進黔西南這個美麗的地方,領略這里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足跡,體會“加油”一詞所蘊含的勇氣和信念。
招堤旅游景區(qū)
招堤旅游景區(qū)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龍古城東北角,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也是貴州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貴州省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和貴州十大魅力旅游景區(qū)之一。景區(qū)總面積18.39平方千米,核心景區(qū)約230畝,已開發(fā)景點有加油文化公園、招堤核心區(qū)、半山亭、十里荷塘、荷花賽道等。招堤濕地棲息著黑水雞(白骨頂雞、紅骨頂雞)、白鷺、池鷺、蒼鷺、夜鷺和牛背鷺等40多種國家保護動物。
招堤旅游景區(qū)以安龍古城為依托,向四周輻射。景區(qū)內奇峰聳立,峰林之下田疇廣闊,阡陌縱橫,溪流潺潺,眾多的古樹、古建筑、古文化遺址點綴其間。既有秀麗多姿的自然風光,又有燦爛的歷史文化,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為一體,形成一個風格獨特的風景名勝區(qū)。
半山亭
半山亭位于安龍招堤西側金星山半山腰上,為道光年間知府張锳所建。據(jù)《興義府志》載:“半山亭面臨蓮池,池廣數(shù)畝,花開十里荷香,選勝之士咸登亭延享。其左即招堤,垂楊夾岸,春深入畫。亭中極目則遠山環(huán)拱,綠海澄波,景色奇逸”。半山亭落成之時,張锳大宴賓客,仿曹丕與文朋諸彥在南皮寒冰井“浮瓜沉李”和滕王閣故事,邀請一些士紳文人慶賀,以翰墨記此勝景。席間,文人們紛紛離座賦詩作文,一時間,佳作迭出,眾人叫好。年僅11歲的張之洞奮筆疾書,洋洋灑灑,一氣呵成,寫就近 800 字的《半山亭記》,文辭華美,引用柳河東《馬退山茅亭記》,提出“德及則信孚,信孚則人和,人和則政多暇”的政治見解和“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美學辯證觀點,更表現(xiàn)出“與民同樂”的拳拳之意,這對后來張之洞的成長與治國理念形成影響巨大。后來這篇《半山亭記》,刻石嵌于半山亭內石壁之上,至今仍保存完好,果真應了他“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判斷。招堤和半山亭,因為張锳、張之洞父子的緣故,成為享譽中外的一處風景名勝。
興義府試院
興義府試院位于安龍縣城南桅峰山下,初建于雍正九年(1731年)。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張锳任興義府知府之初,以舊試院在城外,居民寡少,兼無旅店,士子就試,風雨往來,多苦跋涉,且號舍不滿五百,垣墉卑陋,關防弗竣,又屋材多朽壞,于是倡議重新修建興義府試院。帶頭捐獻俸銀1000兩,籌集銀兩30800兩,重建試院。共有房舍209間,幾案帷褥之具皆備?!杜d義府志》記載:“試院規(guī)模宏闊,甲天下。”張锳選拔優(yōu)秀士子到新試院讀書,聘請郡賢儒才傳教授業(yè),自己不時親臨講學論道。在張锳的不懈努力下,興義府學風興盛,培養(yǎng)出一批人才。
試院不僅規(guī)?;趾?,而且建筑群布局有致,工藝精細,吸收了中國古代園林建筑的優(yōu)點,是清代興義府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試院內楹聯(lián)眾多,不少出于名家手筆,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興義府試院是貴州省現(xiàn)存的唯一一座保護完整的科舉考試試院。是研究貴州教育和我國科舉考試制度的重要場所,現(xiàn)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責任編輯/張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