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東升
浙江省東陽市婦幼保健院兒科門診,浙江東陽 322100
咳嗽變異性哮喘是一種特殊的哮喘疾病亞組,與傳統(tǒng)哮喘不同的是咳嗽變異性哮喘沒有典型的哮喘表現(xiàn),咳嗽是其主要或唯一的癥狀[1]??人宰儺愋韵陌l(fā)病機制復雜,其是引起全世界慢性咳嗽最常見的原因之一。相關研究表示,30%~40%的咳嗽變異性哮喘患者最終會發(fā)展為典型哮喘[2]。小兒免疫功能水平較低,咳嗽變異性哮喘可引起患兒持續(xù)反復性干咳,癥狀短則持續(xù)數(shù)月,長則數(shù)年,對患兒的生活、學習、生長發(fā)育及心理健康均造成了嚴重影響[3]。目前,西醫(yī)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與典型哮喘相似,主要使用β2受體激動劑、糖皮質(zhì)激素類藥物以及孟魯司特治療,但其療效仍需提升,且西醫(yī)藥物停服后容易反復發(fā)作[4]。中醫(yī)在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有獨特優(yōu)勢,本研究探討健脾補肺湯對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炎癥因子以及免疫功能的影響?,F(xiàn)報道如下。
前瞻性選取2022年1—5月東陽市婦幼保健院(本院)中醫(yī)兒科收治的105例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湯藥組(n=54)和對照組(n=51)。納入標準:①符合《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2016年)》中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診斷[5];②年齡6~12歲;③病程超過3周;④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入組前后有呼吸道感染或伴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②近期使用糖皮質(zhì)激素等相關藥物;③治療期間接受本研究之外的治療或干預措施;④重要臟器嚴重疾病;⑤對本研究藥物過敏。湯藥組男28例,女26例;年齡6~11歲,平均(8.65±2.37)歲;病程2~12個月,平均(7.45±3.31)個月;輕度間歇20例,輕度持續(xù)28例,重度持續(xù)性6例。對照組男27例,女24例;年齡6~11歲,平均(8.65±3.37)歲;病程2~11個月,平均(8.23±2.74)個月;輕度間歇19例,輕度持續(xù)26例,重度持續(xù)性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審批號:20211008-13)。
所有患兒均給予止咳、抗炎、抗過敏等基礎治療,對照組給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干粉吸入劑(AstraZeneca,注冊證號H20140457),1吸/次,2次/d;孟魯司特鈉咀嚼片(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3330,規(guī)格:5 mg/片),睡前口服,5 mg/次,1次/d,6周為1個。湯藥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服健脾補肺湯,水煎服,取100 ml湯汁分2次早晚溫服,1劑/d,療程共6周。湯方組成:太子參10 g、茯苓10 g、白術10 g、黃芪10 g、防風10 g、銀柴胡6 g、雞內(nèi)金6 g、桔梗6 g、枳殼6 g、辛夷6 g、五味子10 g、甘草5 g。
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的中醫(yī)證候評分、哮喘控制測試(asthma control test,ACT)評分、嗜酸性粒細胞(eosinophil,EOS)比率、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IgE)、T淋巴細胞亞群CD3+、CD4+及不良反應。①治療前后取患者空腹靜脈血,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IL-6、TNF-α、IgE。②采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器(濟南漢南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測定EOS。③中醫(yī)證候評分根據(jù)《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評定[6],主癥:痰稠、氣粗、咳嗽、咽痛,按無、輕、中、重計0、2、4、6分;次癥:口渴、苔薄黃、頭痛、脈浮、身熱,按無、輕、計0、1、2、3分。④ACT評分[7]共5項題目,每項計1~5分,總分25分,分值越高表示表情控制得越好。25分為完全控制;20~24分為良好控制;<20分不良控制,應考慮升級治療。⑤療效判定[8]。痊愈:咳嗽癥狀完全消失,中醫(yī)證候評分降低>90%。顯效:咳嗽癥狀明顯緩解,中醫(yī)證候評分降低76%~90%。有效:咳嗽癥狀減輕,中醫(yī)證候評分降低25%~75%。無效:咳嗽癥狀無減輕或輕度緩解,中醫(yī)證候評分降低<25%。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nèi)差異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湯藥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n(%)]
治療前兩組中醫(yī)證候評分、ACT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中醫(yī)證候評分低于治療前,且湯藥組的中醫(yī)證候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ACT評分高于治療前,且湯藥組的ACT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中醫(yī)證候評分、ACT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中醫(yī)證候評分、ACT評分比較(分,)
注 ACT:哮喘控制測試
組別n中醫(yī)證候評分ACT評分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湯藥組5425.57±3.145.68±1.5841.5810.0009.66±1.5223.46±1.3649.7200.000對照組5124.95±3.377.24±2.3430.8270.0009.78±1.2721.56±1.0551.0520.000 t值0.9764.0240.4387.980 P值0.3310.0000.6630.000
治療前兩組EOS比率、IL-6、TNF-α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EOS、IL-6、TNF-α均低于治療前,且湯藥組的EOS、IL-6、TNF-α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EOS、IL-6、TNF-α比較()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EOS、IL-6、TNF-α比較()
注 EOS:嗜酸性粒細胞;IL-6:白細胞介素-6;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
組別n EOS比率(%)IL-6(ng/L)TNF-α(ng/L)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湯藥組548.32±1.333.41±0.7423.7060.0009.81±2.144.58±1.1315.8810.00010.49±2.355.32±1.3414.0440.000對照組518.56±1.524.82±0.5316.5920.0009.69±2.065.18±1.2513.3670.00010.85±2.017.18±1.1711.2690.000 t值0.86211.1670.2922.5830.8417.558 P值0.3910.0000.7710.0110.4020.000
治療前兩組IgE、CD3+、CD4+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的IgE低于治療前,CD3+、CD4+高于治療前,且湯藥組IgE低于對照組,CD3+、CD4+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IgE、CD3+、CD4+比較()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IgE、CD3+、CD4+比較()
注 IgE:免疫球蛋白E;CD3+、CD4+:T淋巴細胞亞群
組別n IgE(IU/ml)CD3+(%)CD4+(%)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湯藥組54507.45±76.82245.56±81.0417.2350.00031.52±6.7449.62±5.1515.6810.00025.18±6.2543.28±5.7115.7120.000對照組51514.25±81.49293.74±77.1614.0320.00029.78±6.1135.48±5.431.1340.26026.24±5.8835.25±4.438.7400.000 t值0.4403.1161.38313.6950.8948.019 P值0.6610.0020.1700.0000.3740.000
在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無發(fā)生嚴重的不良反應,湯藥組1例腹瀉腹痛、1例嘔吐,對照組1例頭暈、1例腹瀉,無嘔吐案例,癥狀較輕,患兒休息后均自然康復,對研究無影響。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亦稱小兒過敏性哮喘,是兒科十分常見的呼吸道疾病,患兒通常表現(xiàn)為以干咳為主的長期持續(xù)性咳嗽,遇冷空氣和劇烈運動時癥狀加重且伴氣促[8]。目前對于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小兒免疫力低下、氣道病理性損傷、過敏反應等是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常見發(fā)病誘因[9]。西醫(yī)認為咳嗽變異性哮喘是哮喘類疾病的一種常見亞型,對于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治療目前主要采用糖皮質(zhì)激素、抗過敏藥等進行止咳抗炎。
在中醫(yī)理論學中,咳嗽變異性哮喘屬“哮喘”“喘證”,中醫(yī)認為咳嗽是脾肺虧虛,外感風邪,內(nèi)侵于肺,致使肺部向外排濁、清除氣道異物的功能不足,故發(fā)咳嗽、喘息之癥[10]。小兒本身形氣未充,臟腑嬌嫩,有“脾、肺、腎三不足”的生理特性,長期持續(xù)咳嗽會加重患兒機體正氣的損耗,肺陰、脾陽受損,致使痰伏留飲[11]。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湯藥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患者中醫(yī)證候評分、EOS比率、IL-6、TNF-α、IgE均低于治療前,且湯藥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患者ACT評分、CD3+、CD4+均高于治療前,且湯藥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兩組不良反應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結(jié)果提示,加服健脾補肺湯對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的治療有顯著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減輕患兒咳嗽癥狀,提升患者生活質(zhì)量。同時健脾補肺湯對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患兒體內(nèi)炎癥水平有積極作用??人宰儺愋韵c典型哮喘一樣,存在EOS炎癥,EOS是白細胞的組成部分,與局部炎癥反應、氣道上皮損傷有密切關聯(lián)[12]。IL-6、TNF-α是臨床上常用的炎癥指標,治療后原本異常增高的EOS、IL-6、TNF-α水平降低,表示機體內(nèi)炎癥得到有效改善。CD3+、CD4+為T淋巴細胞亞群,IgE是一種具有抗體活性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可以促進I型變態(tài)反應[13]。正常人體血清中IgE含量極低,其血清含量異常增高與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有密切關系。因此臨床上常檢測IgE來評估過敏性疾病的病情。
健脾補肺湯有行氣化痰、補脾溫肺之效,湯方中的太子參、五味子潤肺止咳,健脾益胃、滋腎生津。風為百病之長,防風、辛夷祛風解表、發(fā)散風寒、抑菌通竅。桔梗、甘草祛痰止咳、抗菌抗炎、清喉利咽;茯苓、白術、黃芪、雞內(nèi)金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固本止瀉之效;配以枳殼理氣寬中、行滯消脹,銀柴胡退虛熱、清肝火。諸藥配伍,共奏祛風平喘、宣肺止咳、健脾益氣之效[14]。太子參含有大量谷氨酸、氫氨酸等多種氨基酸及多糖、皂苷、黃酮類等微量元素,對提高小兒免疫力有良好效果。黃芪多糖和黃芪皂苷能提高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功能,促進免疫因子生成,從而提高機體免疫力[15]。
綜上所述,咳嗽變異性哮喘患者加服健脾補肺湯可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減輕咳嗽癥狀,降低炎性水平及過敏反應,提高患兒免疫功能,且用藥安全性高,具有較好的推廣價值。但本研究的樣本量較少且為單中心研究,研究結(jié)果具有一定局限性,后續(xù)可作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