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恩
【導語】
抒情是文章一種重要的表達方式,可分為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作文時,如能以情入文,恰當使用抒情,那么文章會產(chǎn)生震撼心靈的力量,引發(fā)讀者的共鳴。
【指點迷津】
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表情感,升華情感點中心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不借助于任何別的手段,直接表白和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讀者,引起共鳴。
1.呼告式抒情,情真意切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這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匆匆》的結(jié)尾,作者采用直接呼告結(jié)尾,傾訴了對時間流逝的無奈、惋惜之情,有較為獨特的抒情效果。
2.奔放式抒情,感情強烈
讓那赤條條的火滾動起來,像這風一樣,像那海一樣,滾動起來,把一切的有形、一切的污穢,燒毀了吧,燒毀了吧!把這包含著一切罪惡的黑暗燒毀了吧!
這是郭沫若的劇本《屈原》中《雷電頌》的一節(jié)。作者的感情直接而強烈,把對光明、正義的熱情贊頌,對黑暗、邪惡的憤怒聲討表達得淋漓盡致。
3.詠嘆式抒情,情感悠遠
他們是世界上一切偉大人民的優(yōu)秀之花!是我們值得驕傲的祖國之花!我們以我們的祖國有這樣的英雄而驕傲,我們以生在這個英雄的國度而自豪!
這是魏巍的散文名篇《誰是最可愛的人》的結(jié)尾,感情真摯而熱烈,既升華了文章的中心,也深情地傾訴了對戰(zhàn)士們的贊美、敬佩、熱愛。
二、間接抒情,隱含文中抒情感,點點滴滴表真情
在寫人、敘事、寫景、狀物過程中滲透作者的感情,即作者不是直接抒發(fā)對人物、事物的感情,而是在敘述、描寫和議論中滲透感情。間接抒情一般包括以下三種形式:
1.寓情于事,細節(jié)動情
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
這是朱自清的散文《背影》里的片段描寫,記敘了父親攀爬月臺幫“我”買橘子的事情,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慈愛、兒子對父親的眷戀。這種真摯的感情,作者沒有直接表述,而是通過對父親具體的動作、神態(tài)描寫,側(cè)面反映出來。
2.寓情于景,環(huán)境顯情
船在動,星也在動,它們是那樣低,真是搖搖欲墜呢!漸漸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見無數(shù)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
這是巴金《繁星》中的片段,表達的感情是思念祖國。作者沒有直接寫對于祖國的思念,而是通過描寫船行異鄉(xiāng)看到的星空,從而間接地表現(xiàn)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緬懷、對祖國的思念。
3.寓情于理,議論表情
蜜蜂是在釀蜜,又是在釀造生活;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卻又多么高尚??!
這是楊朔的《荔枝蜜》的片段描寫,所使用的表達方法是議論,通過議論抒發(fā)了“我”對蜜蜂的敬佩、贊美之情,也進一步抒發(fā)了“我”對勞動者的熱情謳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