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美娟
[摘? ? 要]班級管理瑣碎復雜,如何集零為整,實現基于學生自主性的個體和集體成長呢?實踐表明,學生輪流書寫班級日志是實現學生自我管理的寶貴資源,能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與自我學習能力,發(fā)展學生個性,助力學生自主成長。本文從班級日志的誕生、優(yōu)化、運用、思考四個方面展開探索。
[關鍵詞]班級日志;自主成長;集零為整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彼M逃軒椭鷥和B(yǎng)成自覺的、自動的、發(fā)展的、創(chuàng)造的、社會的種種品德和習慣。那么,對班主任工作而言,“管是為了不管”。班級管理瑣碎復雜,如何集零為整,實現基于學生自主性的個體和集體成長呢?實踐表明,學生輪流書寫班級日志是實現學生自我管理的寶貴資源,能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與自我學習能力,發(fā)展學生個性,助力學生自主成長。
一、班級日志的誕生
在我的抽屜里面,就躺著這樣兩本厚厚的班級日志,這是我們班的集體回憶,也是我接手這個班級以來收獲的“寶藏”。
記得四年級剛接手這個班時,當我拿出精心設計的班級日志記錄本,告訴大家這本神秘的本子是專門用來記錄班級日常生活的,學生們眼中充滿了好奇,我又鄭重強調,班上的每一名同學都是這本本子的小主人,學生們更是驚訝又激動,要知道,在他們的頭腦里,似乎只有小班干才有這樣的權利。在班級日志誕生之始,我就有意識地讓學生感覺到我的慎重。我專門召開主題班會,共同商討明確記錄要求:以小組為單位輪流記錄,采用組長負責制,組內人人都有記錄的權利和義務。記錄內容是日常班級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每天一批閱,每周一總結。傳閱過程中要愛惜記錄本,發(fā)現污損等情況要及時報告??吹贸鰜?,學生們對記錄班級日志這件事充滿了熱情和期待,而我,也在一次次的批閱中感嘆學生的細致敏銳和獨具慧眼。
二、班級日志的優(yōu)化
班級日志就像是一座神奇的信息處理中心,把班上每一名師生都連接起來,也給大家提供了互相鼓勵、增進感情的平臺。有意思的是,班上的家長們也開始加入傳閱的行列,甚至會在學生記錄后留言互動,在家長的建議下,我們的班級日志又進行了進一步優(yōu)化,開啟傳閱留言功能,開辟出四大專欄,引導學生們有所側重地進行記錄。
(一)“今日觀察”專欄
“看班級事件,觀今日熱點,做班級有心人!”這是我給“今日觀察”欄目寫的卷首語。學生們用自己稚嫩的筆觸把今日班級生活中印象最深、影響較大的事件一一復原在紙上:有鼓舞人心的好事,如我們班被評為學校文明班級,小熙在校運動會上取得100米短跑第一名的好成績;也有不盡如人意的事情,如班上有的同學反復拖欠作業(yè)導致任課老師十分生氣,中午就餐時有人浪費糧食;還有一些我平時不曾留意的趣事,如教室里飛來一只“不速之客”——小飛蟲,幾名男生大顯身手把它趕出教室。不知不覺,學生們在傳閱和記錄中成為心懷班級的小觀察員,自覺地把自己和班集體聯系起來!
(二)“班級獻計”專欄
“暢所欲言,我的班級我做主!”這是正副班長商量后給“班級獻計”欄目寫下的卷首語。學生們把平時想建議而又不敢建議的話都記錄在這里,如五年級上學期,我們班換了一位新參加工作的英語老師,有一則日志是這樣描述的:新老師很溫柔,幾名調皮的同學在語文課、數學課表現都還不錯,可是一到英語課,總是在課堂上不舉手就插話,隨意打斷老師的講課,我覺得這種行為很不好,既不尊重老師,也影響了全班同學的學習,建議英語老師能嚴厲一點能阻止他們!從日志中了解到此事,我趕緊和英語老師進行了溝通,真誠地建議她對學生要“嚴”“愛”有度,并對肇事者進行了批評教育,后來,這幾名調皮鬼也找機會向英語老師作了道歉。班級日志上每一條“計策”背后都是學生對這個集體的關心和愛護,有很多甚至是我這個做班主任都沒有想到的細節(jié),如今已在班上一一實現了:講臺上的一盆花,為上課老師帶來一份賞心悅目;購置小書柜,方便大家借閱圖書;建議任課老師不要拖課,留出課間10分鐘的放松時間等等。學生們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增強,形成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良性互動。
(三)“班級之星”專欄
“班級之星”專欄的卷首語是“發(fā)現身邊榜樣,尋找班級之星。”一開始,學生所記錄的“班級之星”都集中于班上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同學。然而,我深知,學生的成長不僅僅只有學習成績這一方面,正如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質,和任何別人的特質都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不凡?!庇谑?,在一次晨會課上我表揚了待人禮貌而又熱心助人的小晴,又特別“走后門”找了當天的記錄員寫下“文明之星”小晴的故事。從此,“班級之星”開始更加多元化,“進步之星”“運動之星”“快樂之星”“勞動之星”等都是學生自主創(chuàng)編的稱號,這些稱號是對同伴在某一方面出色表現的肯定和鼓勵,也讓所有學生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生命價值。
(四)“傾吐心聲”專欄
“一吐為快,煩惱不再”是“傾吐心聲”專欄的卷首語。坐在同一間教室的每個學生來自不同家庭,有著各不相同的家庭背景和心理特質,再加上心理上的不成熟和成長帶來的各種變化,在面對電子產品的誘惑、同伴關系、學業(yè)壓力、家庭矛盾等問題時就會產生種種“成長的煩惱”。“傾吐心聲”專欄則為學生們提供了敞開心扉的機會,說說自己心里的困惑和遇到的困難。如有一則是這樣寫的:爸爸媽媽自從有了妹妹,對我的關心就少了,我再也不是爸爸媽媽最愛的人了!妹妹總是黏著我,無論做什么我都得讓著她,我真的很煩她!后面還有幾名學生傳閱后留言:“我也是”“我弟弟也總是打擾我學習”……如果不是有“班級日志”,這樣的情緒我很難及時發(fā)現,任其發(fā)展,勢必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所幸通過家校兩方面的積極溝通引導,家長能更妥善地處理兩個孩子的關系,學生的心結也打開了,他們重新認識自己的家庭,學會悅納新成員。
三、班級日志的運用
正所謂“獨行快,眾行遠”,班級日志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那么,如何充分發(fā)揮班級日志的作用,助力學生自主成長呢?
(一)把握契機,師生共評促自省
班級日志所記載的內容,都是學生最鮮活的生活實際,是最能觸及學生心靈的。我在每日的批閱中,從純真的筆觸間閱讀童年、走近兒童世界,思考兒童的發(fā)展,尋找成長的關鍵事件,從而開啟促進學生自我成長的生命發(fā)展之門。
還是以學生們的“二孩困惑”為例,這則日志在班上一石激起千層浪,從“附議”的數量看,關注度很高,從“附議”的內容來看,學生普遍感覺“弟弟(妹妹)搶走了父母的愛”。面對日志所反映的共性問題,我明白“解鈴還須系鈴人”。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激發(fā)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知道,唯有引導學生深入體驗和思考感悟,才會自主接納家里的“二寶”,“煩惱”也才能真正得以化解。我第一時間和家長積極溝通,將日志照片發(fā)送給相關家長,請他們保守秘密并助力解決問題。以此日志為契機,在班上召開“天使來我家”主題班會。課上,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引發(fā)集體討論父母撫養(yǎng)兩個孩子的艱辛與不易;觀看家庭照片回憶四口之家的溫馨時刻,分享二寶帶來的快樂;觀看父母錄制的視頻“給大寶的一封信”,感受父母的歉意和從未褪色的愛;最后集體評述班級日志中的“煩惱”,我引導學生看見——看見過去的、現在的以及將來的自己,感悟“二寶”的到來是讓這個世界上多了一個愛自己陪伴自己的人。
學生在班級日志中的所思所想,正是對道德和情感的內化過程。班級日志為每個學生搭建了一個可以自我評價、自我認識的平臺,家有“二寶”的學生們反省了自身,其他學生則通過閱讀日志內容、參與評議日志,也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了他們的“旁觀者”思維。我想,班級日志的影響也能在日積月累中觸類旁通地啟發(fā)他們對于其他各類事件的思考。若我們能把握班級日志的教育資源,引導學生化“煩惱”為“思考”,在師生共評共議的和諧氛圍中,實現學生的自我教育,就能助其真正意義上成長。
(二)發(fā)現問題,集思廣益來獻計
班級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在班級日志的批閱中,我能第一時間洞察,也能從中了解到學生所持的態(tài)度。實踐證明,發(fā)揮班級日志的影響力,讓“集體的問題集體解決”,能有效促使班級管理從制度化轉向情感化和人性化,發(fā)揮學生在班級生活中的主體性,培養(yǎng)其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意識。
勞動委員在日志中記載:今天有一條壞消息,9月的文明班級沒有拿到。當陳校長在升旗儀式上宣布的時候,拿到文明班級的2班和5班都歡呼聲一片,而我們的同學一個個垂頭喪氣,像吃了敗仗一樣。哎!那我們班這個月的抽獎活動也要被曹老師您取消了吧!看到這則日志,我特地留意了一下教室地面的衛(wèi)生情況,發(fā)現每天輪到掃地的值日生都認認真真,但其他學生缺少保持教室衛(wèi)生的習慣,不少學生自己桌腳邊的小紙屑“生產”的頻率過高。我把日志照片、值日生打掃照片及腳邊垃圾的照片一起投影到大屏幕上,請學生自己找問題在哪兒。學生們意識到班級衛(wèi)生不僅僅是值日生的事情,每個人都有維護教室衛(wèi)生的責任。那怎么解決呢?我請各小組商量出一條“計策”,請勞動委員做好建議的收集,粘貼在該則日志下面。日志本上貼上了花花綠綠的小便簽,各小組的“計策”都很用心:每天再安排一名值日生,每節(jié)下課都巡查一下教室衛(wèi)生;同學之間互相監(jiān)督,禁止把小紙屑扔到地上;各小組來個桌腳邊“衛(wèi)生大比拼”……勞動委員和其他班委綜合各組的“計策”,制定了“桌腳包干”制度,每名學生都是自己“桌腳包干區(qū)”的第一負責人,值日生每天檢查,同學之間互相監(jiān)督。眾人拾柴火焰高,學生們的智慧真是不可小覷,一個月后的升旗儀式,文明班級的流動紅旗再次花落我班,學生們無比珍惜。
陶行知先生提出:“德育靠自治?!痹诎嗉壒芾碇校覀兂3SX得,強調了多少遍的要求,學生似乎也難以達到。究其原因,學生缺少去執(zhí)行的主動性。班級日志不僅僅是學生發(fā)現問題的地方,更應該成為學生群策群力、發(fā)揮智慧解決班級問題的地方。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真正化身班集體的小主人,把班集體的榮譽和“我”緊密聯系,主動執(zhí)行班級的要求,成為班級中有擔當的一分子。
(三)尋找亮點,正面引導立榜樣
班級日志中能發(fā)現問題,也能尋到亮點。學校運動會那天,我們班拔河比賽第一輪就輸了,全班唉聲嘆氣,有的還互相埋怨,指責別人不用力氣。這個時候,說什么“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大道理似乎都是蒼白的。我正想著怎么引導學生正確面對生活中的輸贏,當日的班級日志上就有了拔河比賽的記載。
“最激動人心的就是拔河比賽了!隨著裁判的一聲哨響,我們都使出渾身力氣往后拔,可繩子就像是有千斤重,怎么也不能拉動。僵持了一會兒,我感覺自己的力氣快要用完了,手也開始痛了,感覺快要堅持不下去了!可我看見我前面的樂樂,似乎完全不在意手上火辣辣的感覺,緊緊攥著繩子,臉漲得通紅,咬牙保持著向后拔河的姿勢??墒抢K子越來越沉,我們還是輸了,同學們都很難過,很失落?!蔽以谌罩旧嫌眉t筆把樂樂的表現圈了出來,在文后留言:樂樂堅持到最后,不輕言放棄,輸了比賽又何妨,對樂樂來說,雖敗猶榮,我為樂樂點贊!
果然,這一招“正面引導”生效了!學生們傳閱日志,留言為樂樂點贊。樂樂原本在班上只是個默默無聞的孩子,通過日志,大家看到了他身上的“亮點”。此后,學生在記錄日志時,也能從平凡的班級生活中發(fā)現具有“正能量”的人和事。班級日志上“小星星”越來越多,匯聚成一股帶動班級積極向上的力量。
(四)交流情感,同伴疏導共成長
學生們從中年級進入高年級,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自我意識萌發(fā)并逐漸增強。五年級下學期以來,班上不少學生的競爭意識增強,好勝心明顯,學習生活各方面都愛與其他同學比較。但由于他們的認知尚不成熟,看問題還帶有明顯的片面性,一旦受挫又馬上像泄了氣的皮球。
如小蓉在班級日志里這樣記錄:今天,我的心情很不好,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前幾天,音樂老師在班上選了我和其他幾個同學,讓我們準備參加學校合唱隊的選拔,我心里美滋滋的。可是今天中午,在音樂教室選拔的時候,我一緊張就走調了!哎,這下我就被淘汰了!對于喜歡唱歌的我來說,這個機會很難得,可就這樣被我白白浪費掉了,我真是個沒用的倒霉蛋!我本想把一些安慰的“心靈雞湯”寫給小蓉,可又覺得這樣的道理對于五年級學生來說太空洞,太抽象了,遠不如同伴的安慰疏導來得真實有效。我在后面批閱:歡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的倒霉事。學生們紛紛在班級日志上留言:有弄壞東西被父母責罵的,有下課玩游戲總是輸掉的,有參加比賽失敗的,還有和朋友約好了出去玩對方卻失約的……總之,各種“倒霉經歷”,堪稱五花八門。這正是我希望看到的效果,打鐵要趁熱,我用課件播放學生們的日志留言,大家看著都笑了,那是釋然的笑。我故意問大家笑什么?小蓉最先發(fā)言:原來,每個人都有倒霉的時候。
在班級日志的助力下,學生的情感得以交流,同伴的疏導得以實施。而這一切,并不需要大道理的灌輸,只需羅列樸實的事例,學生就能自主發(fā)現每個人都要經歷的成長規(guī)律,水到渠成地實現生命的拔節(jié)。
四、班級日志的思考
在學生自主成長的路上,我和學生們共同書寫屬于我們的“獨家記憶”。翻開一篇篇日志,“凝聚力”“朝氣”“活力”“思考”這些關鍵詞寫滿紙張!每名學生都從日志中感受到為集體努力的滿足感與責任感,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的不易與勇氣!我們的班級日志中,記錄成功亦反思失敗,留痕成長也定格幸福,學生們相互合作,相互關心,富有同理心,班集體和諧向上。以班級日志助力學生自主成長的探究之路才剛剛開始,我和學生們會再次出發(fā),續(xù)寫精彩。
參考文獻:
[1]高德勝.班級生活的道德品質——生活德育漫談(三)[J].現代教學,2018(24):25.
[2]李庾南.“班級育人”60年之旅[J].江蘇教育,2020(08):8-13.
[3]王芳.借用班級日志,實現管理優(yōu)化[J].班主任之友,2021(09):26-27.
(責任編輯:杜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