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陳
我無意讓女兒們成為專業(yè)攀巖運動員,只希望她倆記住運動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并帶著在運動中形成的勇敢、自信和堅強一路走下去。
鄭州紫荊山公園北部有處高地,高地兩側(cè)是斜坡,由石料堆砌,約10 米高,坡度較陡,有七八十度。我就是在這里,教雙胞胎女兒學徒手攀登的。
1998 年初冬,我們一家四口逛公園逛到這里,我隨口問只有兩歲半的女兒們敢不敢從這里爬上去。她們疑惑地看著我,我慫恿道:“來吧,試試看。有爸爸在后面保護,不用怕?!?/p>
孩子都喜歡冒險。她倆決定試試,并用“石頭、剪子、布”來決定誰先爬。在這段時間里,我說服了旁邊直皺眉的妻子。
妹妹贏了,興高采烈,但望著高高的石坡,她又有點兒恐懼:“爸爸不許騙人!”意思是,我必須說話算數(shù),保護好她。我蹲下身,正視她的眼睛:“爸爸什么時候騙過你?”她放心了。
攀登開始,我跟在女兒后面,亦步亦趨地保護著。同時,我提醒她不要朝下看,手要扒緊石縫,身體貼近石壁,重心保持平衡,手腳要配合用力,找支撐點時先用腳試試牢固不牢固,等等。
女兒開始還嘻嘻哈哈,但是爬到一半就緊張起來,手微微發(fā)抖,呼吸也明顯急促。我邊跟她說話,夸她勇敢,轉(zhuǎn)移她的注意力,邊貼近她,以防萬一。當她攀至離坡頂大約一米時,上面有個游客彎腰伸手,一把將她拉了上去。周圍游客見狀,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一直提心吊膽的妻子也終于松了口氣。
輪到姐姐了。剛才她觀察了妹妹的攀登過程,所以她攀登時顯得頗有信心,動作更熟練,速度也更快。爬到一半時,突然她一腳踏空,我趕緊用膝蓋頂住她,同時下面?zhèn)鱽砥拮拥氖暭饨?。姐姐嚇蒙了,不知如何是好。我大聲告訴她:“別慌,重新找支點?!焙芸欤憬愕氖?、腳都找到了合適的支點,繼續(xù)攀登。
危險解除,周圍游客大聲叫好。
稍事休息后,不知是想再體驗一次攀登的刺激,還是想得到周圍游客更多的夸獎,她倆要求再來一次。當時,在公園游玩的孩子不少,有幾個躍躍欲試,被家長制止了,也有家長慫恿自家孩子比試比試,孩子卻面露畏懼,不敢上前。這樣,我的兩個女兒成了當時僅有的挑戰(zhàn)成功者,周圍大人的掌聲、孩子眼里的羨慕,讓她倆獲得了巨大的成就感。
轉(zhuǎn)眼,女兒們3 歲,該上幼兒園了。剛進幼兒園,老師就找我告狀:“你這倆閨女真不得了,園里能爬的地方都爬遍了。一次,她倆居然想順著葡萄藤爬到二樓,幸虧被及時發(fā)現(xiàn)并制止了。”
回家,我嚴肅地和女兒們談了話,并和她倆約定:“在幼兒園要守紀律,老師不允許的事情堅決不做。”
女兒們7 歲攀登時出現(xiàn)過一次險情。那天,陽光明媚,她倆換上登山鞋,精神抖擻地開始攀登。妹妹爬到一半,先是尖叫,然后放聲大哭。妻子連忙拉緊保護索,我則快速攀上石坡接應。當我來到妹妹身后,她用手指指旁邊:一只壁虎趴在石縫里一動不動。
我哈哈大笑。到底是女孩兒,爬10 米陡坡沒問題,卻被一只壁虎嚇哭了。
我覺得壁虎溫馴又可愛,但女兒們不這么看,她倆心里有了忌憚,攀登時動作就有些遲疑。妻子趁機勸她倆放棄這項危險的運動,改練書法。我默不作聲,心里琢磨著應對之策。
第二天,我買回一摞影碟,全是孩子們愛看的動畫片,比如《蟲蟲特工隊》《別惹螞蟻》《蟻哥正傳》……女兒們樂壞了,匆匆吃過晚飯,便坐到電視機前等著??磩赢嬈瑫r,我不時地和她倆交流:“看,蟲子挺乖的,并不可怕,對吧?”她倆不住地點頭。
妻子看出端倪,拉我到一邊:“你是想培養(yǎng)她倆和蟲子的感情?”
我說:“是啊,有什么不對嗎?”
妻子說:“怕蟲子是女孩兒的天性,是天性就不能扼殺。你這樣做,完全是胡鬧!”
我說:“怕高也是女孩兒的天性,可現(xiàn)在她們爬十米的陡坡根本不在話下。她們怕蟲子,不是蟲子可怕,而是她們對蟲子不熟悉。對吧?”
幾部動畫片看完,女兒們確立了這樣的觀念:蟲子是弱小而可愛的生命,不傷害人類;好人會保護蟲子,壞人才傷害蟲子;她們要做好人,與蟲子和平相處。消除對蟲子的恐懼后,她倆重新愛上了攀登。
女兒們上小學四年級時,鄭州南郊建了一個鴕鳥園。其中的攀巖場地號稱市內(nèi)最專業(yè)的,約7 層樓高。
我?guī)畠簜內(nèi)r鳥園玩,她倆強烈要求去攀巖場地看看,我同意了。
到那里一看,帥哥美女云集。待了一會兒,我發(fā)現(xiàn):無論攀巖是否成功,攀巖結(jié)束后,攀巖者個個臉色慘白。旁邊有人問還想不想再來一次,攀巖者無一例外地搖頭。
女兒們看在眼里,偷偷撇嘴,悄悄對我說:“爸爸,讓我倆上吧,露一手給他們看看!”這話我最愛聽,當即允諾。于是,她倆穿上一樣的橙色運動裝、雪白的運動鞋,同時開始攀巖。一樣的個子、容貌,一樣的裝束、一樣嫻熟的攀巖動作,一下子吸引了很多人。有人嘖嘖贊嘆,有人囑咐孩子“別朝下看”,有人打賭哪個先登頂……
這是女兒們第一次玩垂直攀巖,高度也是空前的,所以攀巖時比較小心。
垂直攀巖,要求攀登者有足夠的臂力,這方面她倆沒問題。她倆體重輕,經(jīng)過幾年的鍛煉,臂力也行。不過,這個場地是為成年人設計的,支點間隔得比較遠,而她倆年齡小,個子低,沒有成年人的步幅大,所以尋找支點時有些困難。
我為女兒們捏著一把汗,眼睛盯住安全索,心里祈禱:一定要結(jié)實啊!
攀到一半,姐妹倆停住,對視著說了句什么。我心頭一緊,連忙上前,仰頭問:“堅持不住了嗎?”
姐姐喘著氣回答:“沒事兒,休息一下。”說完,她倆繼續(xù)向上攀登。
我把雙手攏成喇叭,沖上喊:“好樣的!”周圍的帥哥美女看到兩個小姑娘這么有勇氣,也情不自禁地喊起來:“好樣的!”“加油??!”
姐妹倆一鼓作氣,幾乎同時登頂,然后反身并肩站在崖邊,朝下面招手。下面歡呼聲、掌聲響成一片。
女兒們回到我身邊時,管理人員也跟著來了。他說,自開業(yè)以來,成功登頂者中,數(shù)我的兩個女兒年齡最小。他問我:“你的兩個女兒這么優(yōu)秀,是不是因為爸爸是專業(yè)攀巖運動員?”
“不是不是,”我連連擺手,但又開玩笑地跟一句,“不過,我很可能是專業(yè)攀巖運動員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