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出處】《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p>
【成語釋義】不會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隊伍里充數(shù)。比喻沒有真才實學(xué)的人,混在行家里以次充好。
齊宣王喜歡聽人吹竽,尤其喜歡聽竽樂合奏。
南郭先生是個好吃懶做,又沒有學(xué)問的人。一天,他聽說齊宣王要組織樂隊,便向他吹噓自己是吹竽高手。齊宣王聽后請他加入吹竽樂隊。合奏時,他坐在三百人的樂隊里,腮幫子一鼓一癟,上半身前俯后仰,一副十分賣力的樣子。其實,他的竽一點聲音也沒有。但他每天都和其他樂師一樣,享受著優(yōu)厚的待遇,一混就是好幾年,過得很舒坦。
好景不長,齊宣王死后,齊湣王當(dāng)了國君。他不愛聽合奏,而是讓樂師挨個兒吹奏。南郭先生混不下去就悄悄溜走了。
(摘自《少兒國學(xué)一百講·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