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庭 陳首似 陳沖
中東海灣地區(qū)與古代的絲綢之路有著天然的歷史淵源。古老的絲綢之路將中國的“四大發(fā)明”帶向了遠方的歐洲,也將天文、歷法、醫(yī)藥等眾多文化知識傳輸到了中國。科威特位于中東地區(qū),與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相鄰,東臨波斯灣??仆卣诤硲?zhàn)爭結束后,制定了2035年的發(fā)展愿景,決定加強機場、港口、鐵路和其他基礎設施的建設。2035 年的發(fā)展愿景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實現了高度契合,中國和科威特都致力于建設更加開放、繁榮和互聯互通的世界。
科威特國際機場是科威特2035 年愿景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環(huán)保機場項目之一,新航站樓建筑面積超過70萬平方米,采用“放射型指廊”平面布局,由三個對稱的翅膀形候機廊道組成,每一邊長度為1.2公里。預計建成后年旅客吞吐量達1300 萬人次,是一座設置37個登機口的三角形建筑,配置4500 個停車位和 400 個床位的空中酒店,機場的整體容量將提升到 2500 萬至5000 萬人次,以緩解原機場客流的壓力。項目于 2017 年 5 月開始建設,預計2024 年完工。
科威特國際機場效果圖
本項目由中國電建集團貴州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州工程公司)參與建設,林同棪國際工程咨詢(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林同棪國際)受貴州工程公司委托,承擔本項目新航站樓東區(qū)機電EP 和BIM 咨詢,以及第二候機樓的全過程設計管理及工程咨詢服務。作為專業(yè)從事工程咨詢的國際品牌,林同棪國際主要機構遍布美國、東南亞和中國等地,其于1994 年在重慶成立,是中國政府批準的第一批中外合資甲級設計企業(yè),同時也是國內全過程工程咨詢的試點企業(yè)。鑒于林同棪國際在國際市場上豐富的項目經驗,擁有熟悉海外標準的人才團隊和國際化的項目管理體系,林同棪國際順利成為貴州工程公司與海外業(yè)主、監(jiān)理單位和設計顧問之間的橋梁和紐帶。
科威特國際機場效果圖
科威特國際機場新航站樓距科威特城15.5 公里,整個機場占地約140,000 平方米,機場總體高度約39 米,地上4 層,地下3層。新航站樓采用照明、空調分時控制等先進的機電系統(tǒng),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以及綠色節(jié)能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機場設置特殊的天窗,既可以照亮大廳,又可以偏轉直接輻射??仆貒H機場新航站樓建成后將成為世界上最先進、最環(huán)保的機場之一。
在科威特國際機場新航站樓的設計中,綠色環(huán)保理念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并將成為LEED認證金獎級別的航站樓設為目標。LEED 全稱為“能源與環(huán)境設計先鋒獎”,是國際上公認的最完善、最具影響力的綠色建筑評估標準。因此,在項目初期,綠色環(huán)保原則就被納入到設計中,確保航站樓在能源使用上達到最優(yōu),環(huán)境影響最小。
林同棪國際作為項目的工程咨詢團隊,負責設計和管理新航站樓東區(qū)及登機橋的機電工程(MEP),以及整座機場的變配電站系統(tǒng)、UPS 及電源管理系統(tǒng)、屋頂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燈具及照明控制系統(tǒng)等。此外,還負責使用BIM 技術對上述各系統(tǒng)進行建模和管理。
BIM 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簡稱,它基于數字化技術,為建筑設計、施工和運營管理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方法。通過創(chuàng)建、管理和共享數字化的項目信息,BIM 可以幫助各參與方在整個建筑生命周期中進行高效協(xié)作。這些信息包括建筑元素的幾何形狀、材料特性、構建過程、成本數據、進度計劃和設備維護等。在科威特國際機場新航站樓項目中,通過使用BIM,能夠更加精確地模擬和管理各個系統(tǒng),提高項目的效率和質量,確保項目符合LEED 認證金獎級別的要求。
林同棪國際通過構建BIM平臺,大大提高了項目的效率和質量。不僅如此,林同棪國際還全面參與設計管理和全過程咨詢,參與貴州工程公司、科威特公共事務局MPW、總承包商LIMAK、監(jiān)理單位(AECOM、Foster)等不同單位之間的溝通和協(xié)調工作。秉持著打造精品工程的初心,努力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確保各個參與方順利溝通。林同棪國際憑借其專業(yè)知識和扎實的工作態(tài)度,為項目的成功完成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公司團隊面對紛繁復雜的設計標準,無數的系統(tǒng)和專業(yè)接口,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和高效的溝通協(xié)作能力,及時應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并且調整方案,最終確保項目順利完成,達到預期目標。
項目設計的標準需同時采用英標(BS)、美標(ACI)和科威特當地標準,電力采用科威特當地標準,消防采用美國FM 標準,其他采用英標。不同的標準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或矛盾,團隊人員通過仔細研讀英標(BS)、美標(ACI)和科威特當地標準的文件,深入了解每個標準的要求和應用范圍,理解它們之間的差異和矛盾,并進行細致的分析,找出標準之間的差異和沖突點,針對各個方面的差異進行澄清和統(tǒng)一,確保各方對于標準要求的理解一致,最終確保整個設計方案符合所有標準的要求。
鑒于機電系統(tǒng)本身及其接口的復雜性,項目的協(xié)調難度大大增加。本項目包括多個系統(tǒng),并且這些系統(tǒng)之間存在許多接口。另外,還有來自不同分包商之間的接口。項目被分為東、西、北、中四個分區(qū),分包合同只是根據航站樓的物理界限來劃分,但是涉及到機電工程的設計時,各分包商之間就存在相互的接口關系。為了應對這些挑戰(zhàn),公司團隊從整體上把控各系統(tǒng)、各專業(yè)之間的接口關系,盡力避免設計和采購中的遺漏問題,并與各分包商進行協(xié)商,提前解決接口問題,有效避免了施工期間的返工,提高了施工效率。
由于航站樓的屋面上安裝了光伏發(fā)電和光伏供熱系統(tǒng),太陽能板布滿了整個屋頂,但是屋頂的弧形造型限制了太陽能板的布置。如何實現可持續(xù)能源供應同時滿足建筑設計師的造型設計是擺在公司團隊面前的又一大難題。光伏板的方位角和傾角略有不同,都會給光伏系統(tǒng)的布置和計算帶來偏差,從而影響發(fā)電量的估算。因此,為了更準確地評估光伏系統(tǒng)的發(fā)電量,公司團隊通過PVsyst 軟件的建模功能,根據具體的屋面造型進行建模,確保光伏板在不同方位角和傾角下的布置滿足最佳性能要求,進行精確的發(fā)電量模擬,實現了在滿足航站樓美觀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光伏系統(tǒng)的發(fā)電潛力,為航站樓提供可靠、高效的清潔能源。
本項目涉及建筑、結構、電氣、暖通、給排水和消防等多個專業(yè),隨著設計深度的不斷細化,現場各個施工團隊不同專業(yè)之間的交叉與影響不斷增加,嚴重影響了施工進度。國內公司派遣了電氣、暖通、給排水等專業(yè)工程師組成現場團隊,統(tǒng)籌協(xié)調現場不同專業(yè)的設計及施工人員。同時,在國內也組建了項目支持團隊,在遇到疑難問題時,國內和海外團隊進行配合,共同討論,尋找解決方案。通過現場團隊和國內支持團隊的密切合作,減少不同專業(yè)之間的交叉影響,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
第十一屆“創(chuàng)新杯”建筑信息模型(BIM)應用大賽一等成果
科威特國際機場施工現場
在本項目中,林同棪國際通過應用BIM 技術,共計完成了120 份咨詢意見和44 條風險提示,11 項模型出圖、19 項模型搭建及碰撞協(xié)調工作,還進行了4 次BIM 軟件使用培訓。同時完成了1 項公司級BIM 科技創(chuàng)新立項申請書、10 項模型碰撞跟蹤及模型質量檢查工作,以及6 項基于模型的工程量清單對比工作。
除此之外,林同棪國際協(xié)助貴州工程公司成功向總包申請變更索賠54 萬美元(約380 萬元人民幣),合理拒絕了分包提出的變更索賠,總額達到235,081 科威特第納爾(約553 萬元人民幣),成功減損直接收益保守估計達到486 萬元人民幣。通過不斷的技術創(chuàng)新,還獲得了第十一屆“創(chuàng)新杯”建筑信息模型(BIM)應用大賽的一等獎、龍圖杯第九屆全國BIM 大賽的一等獎以及首屆工程建設行業(yè)BIM 大賽的二等獎。
新機場的建設也帶動了科威特的新發(fā)展??仆貒H機場的建設提高了當地的交通和物流運輸能力,進一步增強了投資吸引力。機場所帶來的大規(guī)模人流量也會促進交通和物流等配套設施的發(fā)展。隨著航空運輸的發(fā)展,工業(yè)和服務業(yè)開始向尚未開發(fā)的地區(qū)轉移,這些地區(qū)因機場建設吸引了眾多投資。外來旅游者和相關行業(yè)的發(fā)展也將快速改變城市的面貌和閉塞狀態(tài),對提高當地經濟發(fā)展和就業(yè)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隨著項目順利實施,科威特國際機場新航站樓必將成為中東地區(qū)絢麗的綠色新地標。林同棪國際將堅持“建設有形之橋,搭建無形之橋”的發(fā)展定位,繼續(xù)發(fā)揮全球性資源整合優(yōu)勢,積極投身實踐“一帶一路”建設,助力更多央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