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推介
康玉琨,中學語文高級教師,福建省永春一中??睹贩鍒蟆犯敝骶帲=ㄊ∽骷覅f(xié)會會員。已在《語文教學之友》《語文知識》《現(xiàn)代語文》等刊物發(fā)表各類論文20多篇,在《每周文摘》《半月選讀》《新青年》等數(shù)十家報刊發(fā)表小說、散文、詩歌等稿件200多篇(首)。曾在全國及省市級比賽中多次獲獎,文章入選多種選本。出版小說集《給我一次機會》、詩文集《心歌》。
場面描寫是指對一定場合內(nèi)眾多人物共同活動情景的描述。與環(huán)境描寫不同,場面描寫的重點是眾多人物的共同活動,而環(huán)境描寫可以襯托人物,也可以有人物活動其中,但它描述的重點對象是客觀環(huán)境。因此,在敘事性文學作品中,場面描寫至關重要。
場面描寫的作用
一是刻畫人物形象。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寫道:
張飛睜圓環(huán)眼,隱隱見后軍青羅傘蓋、旄鉞旌旗來到,料得是曹操心疑,親自來看。飛乃厲聲大喝曰:“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zhàn)?”聲如巨雷。曹軍聞之,盡皆股栗。
曹操急令去其傘蓋,回顧左右曰:“我向曾聞云長言: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輕敵?!毖晕匆?,張飛睜目又喝曰:“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zhàn)?”曹操見張飛如此氣概,頗有退心。飛望見曹操后軍陣腳移動,乃挺矛又喝曰:“戰(zhàn)又不戰(zhàn),退又不退,卻是何故!”喊聲未絕,曹操身邊夏侯杰驚得肝膽碎裂,倒撞于馬下。操便回馬而走。于是諸軍眾將一齊望西奔走。
這就是歷來傳為美談的“張翼德大鬧長坂橋”。作者以精彩的場面描寫把張飛的虎威刻畫得活靈活現(xiàn),可謂“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讀完這個場面描寫,好像親眼看到威風凜凜的猛將張飛站在眼前。
二是深化主題思想。在《儒林外史》中,吳敬梓寫道:
來到集上,見范進正在一個廟門口站著,散著頭發(fā),滿臉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著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胡屠戶兇神似的走到跟前,說道:“該死的畜生!你中了甚么?”一個嘴巴打將去,眾人和鄰居見這模樣,忍不住的笑。不想胡屠戶雖然大著膽子打了一下,心里到底還是怕的,那手早顫起來,不敢打到第二下。范進因這一個嘴巴,卻也打暈了,昏倒于地。眾鄰居一齊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
舞了半日,漸漸喘息過來,眼睛明亮,不瘋了。眾人扶起,借廟門口一個外科郎中“跳駝子”板凳上坐著,胡屠戶站在一邊,不覺那只手隱隱的疼將起來。自己看時,把個巴掌仰著,再也彎不過來;自己心里懊惱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薩計較起來了!”想一想,更疼得狠了,連忙問郎中討了個膏藥貼著。
作者通過對范進發(fā)瘋的場面描寫,把科舉時代八股取士制度對封建文人精神上的毒害揭露得入木三分,堪稱“無一貶詞,而情偽畢露”。場面中的人物雖多,但有條不紊,既塑造了范進的形象,也展現(xiàn)了其他人物的性格,深化了主題。
三是渲染環(huán)境氣氛。在《秋》里,巴金寫道:
琴瞅了淑華一眼,似乎怪她多嘴,不該提起那些往事,更不該提起那個已經(jīng)被忘記了的人的名字。淑華卻完全不覺得她說了什么不應該說的話。
“我記得很清楚,也是在這兒吃飯……”覺新低聲答道。
淑貞忽然打斷了覺新的話,她說了一句:“還有二姐?!彼穆曇衾锍錆M著懷念。
這一次仿佛真有一股憂郁的風吹到桌上來,眾人都不愿開口了。他們的本來不深的酒意被吹去了一大半,留下的地位讓痛苦的回憶占據(jù)了。他們的心在掙扎,要擺脫掉這些回憶。
覺新卻是例外,他也在掙扎,他要捉住一些面貌,把她們從空虛中拉出來。他常常以為他自己就靠這些若隱若現(xiàn)的面貌在生活。他又說:“也是有月亮,也是我們這些人。我好像是站在池子旁邊,聽泉水的聲音。我還記得我向蕙表妹敬過酒……”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淑華一句話,讓原本快樂的晚宴籠罩了一層淡淡的哀愁,而且這種哀愁逐漸加重,“仿佛真有一股憂郁的風吹到桌上來”,人們都沉湎在對往事的回憶之中,欲罷不能。在這里,獨以覺新的感觸最深,他人深沉悲哀的回憶正表現(xiàn)了他凄苦而寂寞的心情。當他說到“也是有月亮,也是我們這些人”時,氣氛更是悲涼。
四是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福樓拜在《包法利夫人》中寫道:
有一位跳華爾茲的,背心敞得開開的,就像照胸脯裁成的一樣,大家順口稱他“子爵”,邀包法利夫人跳過一次舞,現(xiàn)在又來邀她,答應教她,還說她會跳得好的。
他們開始慢,后來快。他們旋轉,樣樣東西圍著他們旋轉,燈、木器、板壁和拼花地板,就像一個圓盤在軸上旋轉一樣。走過門邊,愛瑪?shù)呐圩?,靠下飄了起來,蹭著對方的褲管;他們的腿,一來一去,輪流搗動;他朝下看她,她朝上看他;她覺得頭昏眼花,連忙停住。他們又跳起來,子爵轉得越發(fā)快了,一直把她帶到走廊盡頭,離開眾人;她氣喘吁吁,險些跌倒,有一時,頭倚著他的胸脯。隨后,他仍然轉下去,不過慢了一些,送她回到原來座位;她朝墻一靠,手蒙住眼睛。
這是包法利夫人第一次涉足上流社會貴族生活,在渥畢薩爾舞會上與“子爵”狂舞的場面。這一場面描寫既表現(xiàn)了她的狂熱,也表現(xiàn)了她力不從心的窘相;這既是她第一次如愿以償享受上層貴族荒淫無度的生活,也是她走向墮落和自我毀滅的序幕。此處場面描寫對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對舞會的回憶,成了愛瑪?shù)闹匾顑?nèi)容”,而“子爵”的幻影一直如魔鬼般追逼她終身,直至她在一次次墮落破產(chǎn)后飲毒自殺。
場面描寫的方法
場面描寫不論大小,常常要綜合運用多種表現(xiàn)方式和手法。它是人物描寫、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描寫的集中體現(xiàn),是多種藝術技巧與方法的統(tǒng)一體。
一是點面結合。在《社戲》中,魯迅寫道:
在停船的匆忙中,看見臺上有一個黑的長胡子的背上插著四張旗,捏著長槍,和一群赤膊的人正打仗。雙喜說,那就是有名的鐵頭老生,能連翻八十四個筋斗,他日里親自數(shù)過的。
我們便都擠在船頭上看打仗,但那鐵頭老生卻又并不翻筋斗,只有幾個赤膊的人翻,翻了一陣,都進去了,接著走出一個小旦來,咿咿呀呀的唱。雙喜說:“晚上看客少,鐵頭老生也懈了,誰肯顯本領給白地看呢?”我相信這話對,因為其時臺下已經(jīng)不很有人,鄉(xiāng)下人為了明天的工作,熬不得夜,早都睡覺去了,疏疏朗朗的站著的不過是幾十個本村和鄰村的閑漢。烏篷船里的那些土財主的家眷固然在,然而他們也不在乎看戲,多半是專到戲臺下來吃糕餅水果和瓜子的。所以簡直可以算白地。
這個場面描繪了浙江紹興獨特的風土人情。在對看戲情景的描繪中,作者既從“面”的角度鳥瞰式地寫了江南水鄉(xiāng)的農(nóng)村夜景,又從“點”的角度以特寫鏡頭寫了“鐵頭老生”“小旦”以及形形色色的觀眾。在此,作者將場上演員表演與場下觀眾反應相結合,追憶兒時歡樂有趣的生活,表達了對少年時代的懷念。
二是動靜結合。雨果在《悲慘世界》中寫道:
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只在奇跡出現(xiàn)時才會有那種沉寂。
老人在這沉寂中,揮動著那面紅旗,喊道:“革命萬歲!共和萬歲!博愛!平等和死亡!”
人們從街壘里聽到一陣低微、急促、像個牧師匆匆念誦祈禱文似的聲音。也許是那警官在街的另一頭,做他的例行勸降工作。
接著,先頭喊“口令”的那尖利嗓子喊道:“下去!”
馬白夫先生,臉氣白了,眼里冒著悲憤躁急的火焰,把紅旗高舉在頭頂上,再一次喊道:“共和萬歲!”
“放!”那人的聲音說。
第二次射擊,像霰彈似的,打在街壘上。
老人的兩個膝頭往下沉,隨即又立起,旗子從他手中滑脫了,他的身體,像一塊木板似的,向后倒在石塊上,直挺挺仰臥著,兩臂交叉在胸前。
一條條鮮血,像溪水似的,從他身下流出來。他那衰老的臉,慘白而悲哀,仿佛仍在望天空。
“以動寫靜,以靜顯動”是動靜結合的辯證法。此處場面描寫采用動靜結合的手法,以馬白夫老人的壯烈行動為主線,深深地贊美了他從容不迫、視死如歸的崇高精神,在悲壯肅穆、緊張壓抑的氣氛里顯示出革命的力量。伴隨著老人的腳步拾級而上,扣人心弦、層層推進,如火山爆發(fā)般將情節(jié)推向高潮。
三是與人物心情結合?!都s翰·克利斯朵夫》中寫道:
克利斯朵夫坐在一旁,只離開她幾步路。女孩子趴在他的膝上,他裝做聽著孩子胡扯,心不在焉地回答著。其實他瞧著薩皮納,薩皮納也知道他瞧著她。她低著頭在匣子里掏。他看到她的頸窩跟一部分的腮幫,——發(fā)現(xiàn)她臉紅了,他也臉紅了。
孩子老是在講話,沒有人理她。薩皮納木在那里不動了??死苟浞蚩床磺逅鲂┦裁?,但相信她是什么也沒做,甚至也沒看著她手里的匣子。兩人還是不作聲,孩子覺得奇怪,從克利斯朵夫的膝上滑了下來,問:“干嗎你們不說話了?”
薩皮納猛地轉過身子,把她摟在懷里。匣子掉在地下,紐扣都往家具底下亂滾;孩子快活得直叫,趕緊跑著去追了。薩皮納回到窗子前面,把臉貼著玻璃好似望著外邊出神了。
克利斯朵夫不顧舊禮教的束縛,大膽愛上了寡婦薩皮納。這里描寫的是兩人初次相識后在一起的場面。作者通過男女主人公神態(tài)、動作所表現(xiàn)出來的窘迫心理的刻畫,以及孩子天真的問話,有力表現(xiàn)了人物內(nèi)心波瀾起伏的復雜感情。
四是多種方法結合。《水滸傳》第二十三回:
武松見那大蟲復翻身回來,雙手輪起梢棒,盡平生氣力,只一棒,從半空劈將下來。只聽得一聲響,簌簌地將那樹連枝帶葉劈臉打將下來。定睛看時,一棒劈不著大蟲;原來打急了,正打在枯樹上,把那條梢棒折做兩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那大蟲咆哮,性發(fā)起來,翻身又只一撲,撲將來。武松又只一跳,卻退了十步遠。那大蟲恰好把兩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將半截棒丟在一邊,兩只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胳嗒地揪住,一按按將下來。那只大蟲急要掙扎,被武松盡力氣納定,那里肯放半點兒松寬。武松把只腳往大蟲面門上、眼睛里,只顧亂踢。那大蟲咆哮起來,把身底下扒起兩堆黃泥,做了一個土坑。武松把大蟲嘴直按下黃泥坑里去,那大蟲吃武松奈何得沒了些氣力。武松把左手緊緊地揪住頂花皮,偷出右手來,提起鐵錘般大小拳頭,盡平生之力,只顧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蟲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鮮血來。
武松打虎是家喻戶曉的故事,也是一個驚心動魄的生死搏斗場面。人物神態(tài)、動作的刻畫,是這段場面描寫的點睛之筆,武松打斷梢棒的動作細致地表現(xiàn)了他全神貫注的緊張心理,整個場面可感又可見,讓人身臨其境。需要指出的是,這里雖沒有“眾多人物共同活動的情景”,但仍屬于“在一定場合內(nèi)”人物的活動,且頗具立體的畫面感,是很別致的場面描寫。
(責任編輯/孫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