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華 趙仕艷 李曉嬌 曾惠芳
(1.保山學(xué)院資源環(huán)境學(xué)院;2.保山市農(nóng)村能源工作站,云南保山 678000)
香薷屬(ElsholtziaWilld.)系唇形科(Laminaceae)荊芥亞科(Nepetoideae)植物,在藥用、食用和環(huán)境保護(hù)等方面[1-2]有重要的價值,很多種類還可作為蜜源植物和園林綠化植物[3-4],開發(fā)潛力較大。全世界約有該屬植物40 余種,分布于歐洲、日本、韓國、北美洲等地,我國有35 種,云南共有26種[5]。香薷屬植物大多富含揮發(fā)油,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預(yù)防流感和解熱鎮(zhèn)痛平喘等功效,可應(yīng)用于醫(yī)藥、食品和日用品等領(lǐng)域[6-7]。
四方蒿(E.blanda(Benth.)Benth)又名雞肝散、四棱蒿、野薄荷、鐵掃把、蔓壩等,為香薷屬草本植物,產(chǎn)自云南、廣西西部和貴州東南部;野拔子(E.rugulosaHemsl.)又名狗尾巴香、野壩蒿、香芝麻蒿、野香蘇等,為香薷屬草本至半灌木,產(chǎn)自云南、廣西、貴州及四川[8]。兩種植物均為云南民間傳統(tǒng)的藥食同源植物,可用于治療傷風(fēng)感冒、痢疾、腸胃炎等病癥,同時也是重要的蜜源植物,具有較高的開發(fā)價值[9]。
研究[1,6-7,9-12]表明,四方蒿和野拔子精油的化學(xué)成分和含量因產(chǎn)地、部位和提取方法不同而存在差異,如云南文山[9]和越南[10]產(chǎn)的四方蒿精油都以芳樟醇為主要成分,含量在40%以上,而云南臨滄[9]產(chǎn)的四方蒿主要成分為乙酸香葉酯,含量在30%左右。產(chǎn)自云南昆明、宣威和玉溪[9]的野拔子精油都以去氫香薷酮為主要成分,含量在40%以上,而產(chǎn)自云南紅河[9]的則以香薷酮為主。印度產(chǎn)的四方蒿地上部分和花中精油主要成分均為芳樟醇,但含量不同[11]。水蒸氣蒸餾和超臨界CO2提取的野拔子精油的主要成分均為Spathulenol,但含量不同[12]。目前,對四方蒿和野拔子精油的抗氧化活性尚無相關(guān)報道。
本試驗以四方蒿和野拔子的地上部分為原料,采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精油,采用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技術(shù)(GC-MS)測定其主要成分,并開展抗氧化活性研究,對于四方蒿和野拔子的綜合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四方蒿和野拔子:采自保山市隆陽區(qū);ABTS: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PPH:上海麥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三羥甲基氨基甲烷、三氯乙酸、鄰苯三酚、三氯化鐵、鐵氰化鉀等均為分析純。
TraceDSQ 型氣質(zhì)聯(lián)用儀:賽默飛世爾科技有限公司;DK-8AX 型電熱恒溫水槽:上海一恒科學(xué)儀器有限公司;V51000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元析儀器有限公司。
1.3.1 精油提取
稱取切成小段的四方蒿和野拔子地上部分,按1∶5(g/mL)的料液比加入蒸餾水,加熱提取2.5 h 后收集上層油水混合物,無水NaSO4干燥后即得到四方蒿精油和野拔子精油。將精油置于棕色瓶中,4℃下保存?zhèn)溆谩?/p>
1.3.2 精油成分分析
GC 條件:DB-17 色譜柱(30.0 m×0.25 mm,0.25 μm);載氣為高純氦氣,流量為1.0 mL/min;進(jìn)樣口溫度230℃;升溫程序:起始溫度50℃,保持4 min,以5 ℃/min 的速率升溫至70℃,以20 ℃/min 的速率升溫至120℃,以10 ℃/min 的速率升溫至170℃,以5 ℃/min 的速率升溫至200℃,以40 ℃/min的速率升溫至280℃。MS條件:EI離子源;離子源溫度200℃;電離能70 eV。
1.3.3 抗氧化活性測定
ABTS+·清除能力參照李曉嬌等[13]的方法;DPPH·清除能力參照楊麗華等[14]的方法;O2-·清除能力參照程琤等[15]的方法;Fe3+還原能力參照黃煒超[16]的方法。
1.3.4 數(shù)據(jù)處理
各實驗均重復(fù)3 次,結(jié)果以平均值±標(biāo)準(zhǔn)差表示。采用SPSS Statistics 22 進(jìn)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和IC50值計算,采用Excel 2010作圖。
四方蒿精油和野拔子精油的總離子流圖如圖1和圖2所示。從兩種香薷屬植物精油中共鑒定出21種化合物,結(jié)果見表1。其中四方蒿精油中鑒定出16種化合物,野拔子精油中鑒定出6種化合物。胡椒酮(31.72%)、水芹烯(22.65%)、左旋-α-蒎烯(10.88%)、α-蒎烯(6.98%)、芳樟醇(6.94%)為四方蒿精油的主要成分,香薷酮(91.05%)、新戊酰基乙腈(5.01%)為野拔子精油的主要成分。共有成分有1種,為香薷酮,但含量差異較大,四方蒿中含量為1.42%,而野拔子中則高達(dá)91.05%。
表1 兩種香薷屬植物精油的化學(xué)成分
圖1 四方蒿精油總離子流圖
圖2 野拔子精油總離子流圖
朱金蓮等[9]研究表明,云南省5 個不同產(chǎn)地的四方蒿精油成分及含量有差異,主要成分為芳樟醇、1,8-桉葉油醇、乙酸香葉酯、香葉酸等。朱金蓮等[9]研究表明,云南省10個不同產(chǎn)地的野拔子精油成分及含量差異較大,主要成分有香薷酮、去氫香薷酮、玫瑰呋喃、胡椒酮等。Dominique Lesueura 等[10]、Rumi Kotoky 等[11]研究表明,越南和印度產(chǎn)四方蒿精油的主要成分為芳樟醇(56.8%~80.2%)。任平等[17]、方洪鉅等[18]研究表明,四方蒿精油中含量最高的成分為蛇麻烯(12.02%)和1,8-桉葉素(27.58%)。顏克亮等[19]、彭永芳等[20]研究表明,野拔子精油的主要成分為脫氫香薷酮,含量分別為28.64%和55.03%。李文軍等[21]、趙勇等[22]、付立卓等[12]研究表明野拔子精油中含量最高的成分為香薷酮(35.5%)、芳樟醇(34.18%)和桉油烯醇(18.08%)。以上結(jié)果與本試驗結(jié)果有差異,可能與產(chǎn)地、采收時間、提取方法、土壤、氣候條件等因素有關(guān)。
本試驗中四方蒿精油的主要成分為胡椒酮、水芹烯、蒎烯和芳樟醇等,胡椒酮具有樟腦氣味,可用于合成薄荷腦和麝香草酚,具有平喘、止咳、祛痰、抗菌等作用[23]。水芹烯、蒎烯、芳樟醇都可應(yīng)用于食品和醫(yī)療衛(wèi)生等領(lǐng)域,如:水芹烯是我國批準(zhǔn)為允許食用的食品香料,同時也是多種殺蟲劑的主要活性成分,還可作為合成薄荷腦的原料[24]。蒎烯除上述作用外,還可用于能源、化工、材料等方面[25]。而芳樟醇因其對多種病原微生物具有抑菌功能,已被用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領(lǐng)域[26]。野拔子精油的主要成分為香薷酮,該成分是香薷屬植物的特征性成分,具有光譜抗菌性[27]。因此水蒸氣蒸餾提取的四方蒿和野拔子精油具有較大的應(yīng)用價值。
2.2.1 ABTS+·清除率
由圖3 可知,四方蒿精油和野拔子精油對ABTS+·的清除能力隨質(zhì)量濃度的增加而顯著增大(P<0.05),但均低于相同質(zhì)量濃度的抗壞血酸。四方蒿精油、野拔子精油及抗壞血酸對ABTS+·的IC50值分別為(1.98±0.03)mg/mL、(16.44±0.57)mg/mL 和(0.63±0.01)mg/mL,清除能力大小為抗壞血酸>野拔子精油>四方蒿精油。除5 mg/mL 外,每個質(zhì)量濃度的四方蒿精油對ABTS+·的清除能力均顯著大于8倍質(zhì)量濃度的野拔子精油(P<0.05)。
圖3 ABTS+·清除能力
2.2.2 DPPH·清除率
由圖4 可知,四方蒿精油和野拔子精油對DPPH·的清除能力均隨質(zhì)量濃度的增加而顯著增大(P<0.05),但均低于相同質(zhì)量濃度的抗壞血酸。四方蒿精油、野拔子精油及抗壞血酸對DPPH·的IC50值分別為(3.04±0.07)mg/mL、(31.85±0.26)mg/mL 和(0.67±0.01)mg/mL,清除能力大小為抗壞血酸>野拔子精油>四方蒿精油。除10 mg/mL外,每個質(zhì)量濃度的四方蒿精油對DPPH·的清除能力均顯著大于8倍質(zhì)量濃度的野拔子精油(P<0.05)。
圖4 DPPH·清除能力
2.2.3 O2-·清除率
由圖5 可知,四方蒿精油和野拔子精油對O2-·的清除能力均隨質(zhì)量濃度的增加而顯著增大(P<0.05),但均低于相同質(zhì)量濃度的抗壞血酸。四方蒿精油、野拔子精油及抗壞血酸對O2-·的IC50值分別為(3.42±0.03)mg/mL、(41.16±0.55)mg/mL 和(0.62±0.02)mg/mL,清除能力大小為抗壞血酸>野拔子精油>四方蒿精油。除40 mg/mL 外,每個質(zhì)量濃度的四方蒿精油對O2-·的清除能力均顯著大于8倍質(zhì)量濃度的野拔子精油(P<0.05)。
圖5 O2-·清除能力
2.2.4 Fe3+還原能力
由圖6 可知,四方蒿精油和野拔子精油對Fe3+的還原能力隨質(zhì)量濃度的增加而顯著增大(P<0.05),但均低于相同質(zhì)量濃度的抗壞血酸。除40 mg/mL 外,每個質(zhì)量濃度的四方蒿精油對Fe3+的還原能力均顯著大于8倍質(zhì)量濃度的野拔子精油(P<0.05)。
圖6 Fe3+還原能力
本研究通過GC-MS 分析,四方蒿精油中共鑒定出16種化合物,含量較高的化合物為胡椒酮(31.72%)、水芹烯(22.65%)、左旋-α-蒎烯(10.88%)、α-蒎烯(6.98%)、芳樟醇(6.94%)。野拔子精油中共鑒定出6 種化合物,香薷酮(91.05%)、新戊酰基乙腈(5.01%)為其主要成分。兩種精油共有成分有1 種,為香薷酮,但含量差異較大。本次檢測的結(jié)果與文獻(xiàn)進(jìn)行對比之后發(fā)現(xiàn),并未檢出他人報道的乙酸香葉酯、香葉酸、1,8-桉葉油醇、去氫香薷酮、蛇麻烯、1,8-桉葉素等成分[9-11,17-22],原因可能與材料產(chǎn)地、地理生態(tài)環(huán)境、提取方法及實驗方法的不同有關(guān),在香料、食品、醫(yī)藥和化工領(lǐng)域應(yīng)用時應(yīng)區(qū)別對待。
四方蒿精油和野拔子精油對三種自由基均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四方蒿精油對ABTS+·、DPPH·、O2-·的IC50值分別為(1.98±0.03)mg/mL、(3.04±0.07)mg/mL 和(3.42±0.03)mg/mL,野拔子精油的則為(16.44±0.57)mg/mL、(31.85±0.26)mg/mL 和(41.66±0.55)mg/mL。四方蒿精油對Fe3+的還原能力強于野拔子精油,但較抗壞血酸的差。四方蒿精油精油對三種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對Fe3+的還原能力均強于野拔子精油,可進(jìn)一步開發(fā)為天然抗氧化劑。
云南四方蒿和野拔子植物資源豐富,本研究測定了四方蒿和野拔子地上部分精油的化學(xué)成分,并進(jìn)行了抗氧化活性研究,為四方蒿和野拔子精油在醫(yī)療衛(wèi)生、食品、香精香料等領(lǐng)域的利用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四方蒿和野拔子精油的組成成分豐富,下一步還將對精油中含量較高的組分進(jìn)行分離純化,并進(jìn)一步研究二者的抗氧化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