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怡 江學良 歐陽建東※
(1.山東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2.山東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消化中心,山東 濟南 250000)
胃潰瘍(Gastric ulcer,GU)是指胃壁的黏膜防御功能破損,被幽門螺桿菌(Hp)感染就會出現(xiàn)潰瘍。GU引發(fā)胃酸分泌過多,造成胃部血管和微血管損傷,進而導致胃黏膜缺血,嚴重時造成組織壞死[1]。GU 發(fā)病率逐年升高,Hp 感染是GU 發(fā)病的關鍵因素,因此有效抑制Hp 感染、修復胃黏膜為臨床治療本病的要點[2]。近年來,中醫(yī)藥治療Hp感染性GU 的臨床效果顯著[3],本文采用烏貝止?jié)?lián)合西藥治療Hp 感染性GU,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山東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就診的Hp 感染性GU 患者102 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51 例。治療組男21例,女30 例;平均年齡(38.88±8.16)歲;平均病程(5.51±1.52)年。對照組男27 例,女24 例;平均年齡(37.76±9.02)歲;平均病程(6.02±1.87)年。2 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yī)診斷標準GU 診斷標準參照《消化性潰瘍病診斷與治療規(guī)范》[4]制定;Hp感染診斷標準參照《幽門螺桿菌感染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5]制定。
1.2.2 中醫(yī)診斷標準中醫(yī)診斷參照《消化性潰瘍中醫(y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6]肝胃不和證型制定:主癥為胃脘脹滿或疼痛,兩脅脹滿。次癥為情志不暢,心煩,噯氣頻作,納少。
1.3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多臟器功能衰竭及存在肝功能、腎功能異常;(2)對口服三聯(lián)抗感染藥物及烏貝止?jié)^敏;(3)合并肝癌、胃癌等惡性腫瘤;(4)治療前1 個月服用其他相關藥物;(5)孕婦及哺乳期女性。
1.4 治療方法
1.4.1 對照組給予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煙酒,避免飲用咖啡、濃茶等??诜⒛髁帜z囊(珠海聯(lián)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國藥準字H20003263,規(guī)格:每粒0.5 g),每次2 粒,每天3 次;口服克拉霉素片(上海雅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3044,規(guī)格:每片0.25 g),每次1 片,每天2 次;口服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032,規(guī)格:每粒40 mg),每次1粒,每天2次。飯后服用,服用2周后停藥。
1.4.2 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烏貝止?jié)訙p治療。組成:海螵蛸20 g,浙貝母10 g,延胡索20 g,木香10 g,砂仁10 g,三七粉(包煎)3 g,香附12 g,北柴胡12 g,川芎9 g,陳皮12 g,枳殼15 g,白芍9 g,炙甘草6 g。加減:見心煩較重者,加梔子12 g,蜜百合12 g;見口干較重者,加麥冬12 g,北沙參9 g,玉竹12 g;見反酸較重者,加龍骨20 g,瓦楞子12 g。日1劑,水煎400 mL,分早晚2 次飯后溫服,每次200 mL??诜魉?周,同時口服烏貝止?jié)?周。
1.5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1.5.1 臨床療效臨床療效評定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7]:顯效:胃鏡示胃部潰瘍面消失且癥狀改善,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70%;有效:胃鏡示胃部潰瘍面縮小50%以上,30%≤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70%;無效:胃鏡示胃部潰瘍面較前未變化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5.2 中醫(yī)證候積分中醫(yī)證候積分評定方法參照《胃腸疾病中醫(yī)癥狀評分表(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tǒng)疾病專業(yè)委員會,2010,蘇州)》[8]有關標準制定:主癥為胃脘脹滿或疼痛、兩脅脹滿,依據(jù)無、輕、中、重計0、2、4、6 分。次癥為情志不暢、心煩、噯氣頻作、納少,依據(jù)無、輕、中、重計0、1、2、3分。
1.5.3 實驗室檢查指標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2 組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10 mL,離心留取血清待測。使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對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白細胞介素-6(IL-6)、C 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進行檢測;使用放射免疫法對胃泌素(Gastrin,GAS)、胃動素(Motilin,MTL)水平進行檢測。試劑盒由上海名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6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4.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內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 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臨床總有效率為86.27%(44/51),高于對照組的68.63%(35/5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Hp感染性GU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2.2 2 組患者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治療后,2 組患者的中醫(yī)證候積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Hp感染性GU患者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s,分)
表2 2組Hp感染性GU患者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s,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2)P<0.05。
組別治療組納少2.58±0.66 0.78±0.141)2)2.55±0.89 1.19±0.821)例數(shù)51對照組51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胃脘脹滿或疼痛4.83±1.29 1.73±0.981)2)4.86±1.54 2.26±1.011)兩脅脹滿4.44±1.15 1.16±0.731)2)4.39±1.07 1.98±0.911)情志不暢2.26±0.74 0.97±0.351)2)2.24±0.83 1.36±0.441)心煩2.21±1.05 0.85±0.421)2)2.26±1.11 1.57±0.681)噯氣頻作2.73±0.66 0.91±0.251)2)2.77±0.82 1.34±0.481)
2.3 2 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治療后,2 組患者的TNF-α、IL-6、CRP 水平均較治療前下降,且治療組下降水平較對照組更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Hp感染性GU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
表3 2組Hp感染性GU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2)P<0.05。
CRP/(mg/dL)8.76±2.04 5.51±1.331)2)8.81±1.92 6.32±1.061)組別治療組例數(shù)51對照組51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TNF-α/(ng/mL)8.27±1.33 2.37±0.841)2)8.19±1.25 5.41±1.731)IL-6/(ng/L)119.83±14.98 60.94±8.751)2)116.54±13.72 82.35±9.141)
2.4 2 組患者胃腸激素水平比較治療后,2 組患者的PGⅠ、PGⅡ、GAS、MTL水平均較治療前下降,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Hp感染性GU患者胃腸激素水平比較(±s)
表4 2組Hp感染性GU患者胃腸激素水平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2)P<0.05。
組別治療組MTL/(pg/mL)253.91±30.22 103.52±17.131)2)256.52±33.88 154.49±19.011)例數(shù)51對照組51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PGⅠ/(μg/L)306.77±43.56 179.38±29.871)2)303.65±45.29 251.36±30.181)PGⅡ/(μg/L)19.57±4.15 11.91±2.671)2)20.06±5.21 15.91±3.061)GAS/(pg/mL)105.87±23.44 81.35±12.511)2)107.28±29.15 93.06±14.331)
胃黏膜的內窺鏡檢查結果在Hp 血清流行人群中很重要。它不僅與GU 的風險密切相關,而且與胃黏膜細胞的排泄能力密切相關。在未感染的受試者中,常見的內鏡檢查結果是集合小靜脈排列規(guī)則、慢性淺表性胃炎和糜爛性胃炎。在活動性Hp 感染的情況下,常見的內鏡檢查結果為胃竇結節(jié)、胃皺襞增厚。PGⅡ濃度升高與活動性Hp 感染密切相關,也表明胃潰瘍的風險增加。胃內環(huán)境是低酸性的,在這種情況下胃潰瘍的風險會增加。胃泌素是胃酸分泌的主要調節(jié)激素,Hp感染可能導致各種調節(jié)運動的胃激素如生長激素釋放肽和MTL 發(fā)生變化。MTL 是一種內源性促動力激素,由胃腸內分泌細胞分泌。MTL 除了啟動在胃腸道遠端傳播的胃收縮外,還會通過腸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直接作用于食管下括約?。↙ES),增加LES 壓力。大多數(shù)研究提出了Hp 是影響GU的主要因素,并取決于GAS和胃酸分泌的改變。GAS由胃竇G細胞釋放,在Hp感染的成人中通常會增加。根據(jù)解剖區(qū)域和感染的后果,GAS 的血清水平及其作用可能會有所不同。根據(jù)目前提出的機制,保護作用是由Hp誘導的限制性胃炎介導的,這會導致壁細胞破壞,胃酸過少,使GAS 釋放增加,最終導致胃潰瘍的發(fā)展。相反,在胃竇受限的Hp 感染中,由于生長抑素分泌細胞的破壞,在感染過程中會發(fā)生無對抗的高胃泌素血癥。因此,完整的體壁細胞的酸分泌增加,導致Hp 感染狀態(tài)下GU 的發(fā)生率增加。GAS 水平降低是導致胃竇G 細胞萎縮的原因,由此產(chǎn)生的低酸度對GU 患者起到保護作用。
IL-6 是一種多功能細胞因子,被認為是急性和慢性炎癥的主要調節(jié)因子,也是T 細胞和B 細胞的刺激物。它刺激炎癥部位的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產(chǎn)生各種有害產(chǎn)物、活性氧自由基和溶酶體酶,酶負責胃潰瘍中的組織損傷。GU 發(fā)炎組織中IL-6 的mRNA 水平顯著升高,IL-6 的過度產(chǎn)生是各種炎癥性疾病的發(fā)病機制。TNF-α 是另一種具有多效性的重要促炎細胞因子。它通過引發(fā)急性炎癥反應,在GU 的發(fā)展中發(fā)揮核心作用,并伴有嗜中性粒細胞浸潤到胃黏膜,通過激活胱天蛋白酶3(caspase-3)通路來調節(jié)胃黏膜的凋亡細胞死亡。它還可以抑制胃微循環(huán)、細胞增殖和潰瘍邊緣的血管生成,從而延遲潰瘍愈合,因此可以認為降低TNF-α水平可能促進潰瘍愈合。
本病歸屬于中醫(yī)學“胃痛”“痞滿”范疇,患者久病情志不暢,傷及肝臟,氣機阻滯脾胃,脾胃升降失源、肝胃失和發(fā)為本病。本研究采用自擬烏貝止?jié)訙p治療,方中海螵蛸制酸止痛,浙貝母清熱散結、開通中焦,共為君藥。延胡索、木香行氣止痛,香附、北柴胡疏肝解郁,肝氣舒則脾胃和,四藥共用直達肝臟,疏肝解郁,共為臣藥。陳皮、枳殼理氣健脾,砂仁化濕健脾,共促脾胃中焦氣機通暢,補益脾胃,使氣血生化有源,直達病灶。白芍柔肝養(yǎng)肝,川芎、三七粉活血化瘀,清除脾胃瘀滯,發(fā)揮調和肝脾之功。炙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該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烏貝止?jié)捎行Ы档椭嗅t(yī)證候積分,改善患者癥狀,促進潰瘍愈合?,F(xiàn)代藥理研究[9]發(fā)現(xiàn),浙貝母的醇提物可促進體內一氧化氮釋放,促進胃黏膜細胞增殖,有效減少潰瘍;木香的有效成分醋酸乙酯提取物可以抑制潰瘍指數(shù),降低胃黏膜潰瘍程度和減少胃液量,對胃總酸度及其蛋白酶活性有抑制作用,且能顯著增加其胃組織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進一步促進細胞增殖以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10]。
PGⅠ及PGⅡ主要是由胃黏膜分泌的,PGⅠ水平隨胃酸分泌量的增加而上升,PGⅡ可反映胃黏膜的分化與成熟程度。GU 患者由于胃黏膜防御屏障受損使得大量PGⅠ、PGⅡ進入血液,進而導致血液中PGⅠ、PGⅡ水平上升[11]。GAS 及MTL 可促進胃蛋白酶、胃酸的分泌,其水平過高是GU 的高危信號之一[12]。CRP 是一種轉錄因子,當炎癥發(fā)生時,它會在GU 組織中受到刺激,并進一步刺激其他細胞因子、趨化因子和生長因子的產(chǎn)生。CRP 在機體受傷時會急劇升高,可直接參與炎癥反應。IL-6和TNF-α 是參與各種免疫和炎癥反應的炎性細胞因子。IL-6 可激活T 淋巴細胞分化,促進干細胞相關蛋白質的合成,加重炎癥反應。TNF-α 由單核巨噬細胞分泌,作為炎癥反應始動因子可對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進行活化,使得炎癥細胞被胃黏膜黏附,引發(fā)胃黏膜屏障損傷[13]。本研究顯示,烏貝止?jié)?lián)合西藥治療后Hp 感染性GU 患者PGⅠ、PGⅡ、GAS、MTL、IL-6、CRP、TNF-α水平下降,表明二者聯(lián)合可減輕炎癥反應,修復胃黏膜防御屏障。
綜上,烏貝止?jié)?lián)合西藥治療Hp 感染性GU 臨床效果顯著,可降低中醫(yī)證候積分,提高Hp 清除率,降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胃腸激素水平,促進潰瘍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