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
在十八九歲的時候,遇見一位國文先生,他給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記他。
徐先生自己選輯教材,有古文有白話,有歷代佳作有時事雜論,油印分發(fā)給大家。他這樣新舊兼收選教材,在當時還是很難得的開通的榜樣。我對于國文的興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徐先生講國文之前,先要介紹作者,而且介紹得很親切,例如他講張東蓀的文字時,便說:“張東蓀這個人,我倒和他一桌上吃過飯……”這樣的話是相當?shù)目梢允箤W生們吃驚的。吃驚的是,我們的國文先生也許不是一個平凡的人吧,否則怎樣會能夠和張東蓀一桌上吃過飯!
徐先生介紹完作者后,會朗誦一遍全文。這一遍朗誦可很有意思。他打著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齒地大聲讀一遍,不論是古文或白話,都一字不茍地吟詠一番,好像是演員在背臺詞。他把文字里蘊藏著的意義好像都給宣泄出來了。他念得有腔有調(diào),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氣勢,有抑揚頓挫,我們聽了之后,好像是已經(jīng)理會到原文的意義的一半了。
徐先生教我許多作文的技巧。他告訴我:“作文忌用過多的虛字。”該轉(zhuǎn)的地方,硬轉(zhuǎn);該接的地方,硬接,文章便顯著樸拙而有力。他告訴我,文章的起筆最難,要突兀矯健,要開門見山,要一針見血,才能引人入勝,不必兜圈子,不必說套語。他又告訴我,說理說至難解難分處,來一個譬喻,則一切糾纏不清的疑難都迎刃而解了,何等經(jīng)濟,何等手腕!諸如此類的心得,他傳授我不少,我至今受用。
我離開先生已將近五十年了,未曾與先生一通音訊,不知他云游何處,聽說他已早歸道山了。同學們偶爾還談起“徐老虎”,我于回憶他的音容之余,不禁還懷著悵惘敬慕之意。
(選文時有刪改)
一、單選題。
1.下面不是“平凡”的近義詞的一項是()。
A.但凡B.平庸C.等閑D.平常
2.與成語“抑揚頓挫”結(jié)構(gòu)不同的一項是()。
A.酸甜苦辣B.陰晴圓缺C.悲歡離合D.街頭巷尾
3.細讀第三自然段,想一想下面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徐先生的朗誦非常投入
B.徐先生對作品的理解十分深刻
C.徐先生朗誦時為了吸引學生而故意裝腔作勢
D.徐先生的朗誦能很好地表達作品的情感
4.概括第四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最準確的一項是()。
A.徐先生教“我”許多作文的技巧
B.徐先生的作文水平相當高
C.徐先生教“我”怎樣寫好作文的開頭
D.徐先生教的作文技巧我至今受用
二、短文表達作者對老師怎樣的思想感情?
三、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位老師?請簡要地說一個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