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偉,王一璞,蘇文英,劉曉梅,任立凱*,陳克龍*
1.連云港市農業(yè)科學院(連云港 222000);2.青海師范大學(西寧 810000)
蛹蟲草子實體和蟬花子實體(人工培植)同屬藥食同源的新食品原料[1-2],蛹蟲草基質和蟬花基質分別為它們采收后的副產物[3],蛹蟲草基質和蟬花基質組成結構相同,均為不完全發(fā)酵的培養(yǎng)基和菌絲組成,外觀顏色稍有區(qū)別,蛹蟲草菌絲呈灰白色至橙黃色,蟬花菌絲呈灰白色至黃褐色。蛹蟲草基質和蟬花基質的主要成分和其對應子實體的主要成分相近,同樣富含豐富的腺苷、多糖、蟲草酸和礦物質元素等[4-6],說明它們同樣具備應用于食品工業(yè)的潛質。劉蘇萌等[7]建立了蛹蟲草栽培廢基質粗多糖的熱水提取最佳工藝,并發(fā)現(xiàn)提取的粗多糖對DPPH的抑制率為83.33%,顯示出較強的抗氧化活性;王雪等[8]通過超聲波-酶法所得蛹蟲草基質多糖的得率最高,達30.27%,超聲波-酶法提取的蛹蟲草基質多糖體外抗氧化活性最好;孟盛楠等[6]采用二次通用旋轉組合設計,優(yōu)化得到蟲草素的最佳提取工藝條件,蟲草素得率可達0.132%。以上研究說明蟲草基質可以作為蟲草活性成分提取的原料,從而被高值化應用于食品工業(yè)。
此研究對蛹蟲草基質和蟬花蟲基質一般營養(yǎng)成分、礦物質元素、維生素、氨基酸和活性成分進行檢測分析,并首次使用氨基酸評分(AAS)、化學評分(CS)、氨基酸比值(RAA)、氨基酸比值系數(shù)(RCAA)、必需氨基酸指數(shù)(EAAI)、生物價(BV)、營養(yǎng)指數(shù)(NI)和氨基酸比值系數(shù)分值(SRCCA)方法[9-11]對兩種蟲草基質的蛋白質營養(yǎng)價值進行系統(tǒng)評價,為蛹蟲草基質和蟬花基質在食品工業(yè)開進一步開發(fā)利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蛹蟲草基質:將滅菌的燕麥等培養(yǎng)基接種蛹蟲草液體菌種,在23 ℃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45 d,將蛹蟲草子實體采收后,剩余部分烘干、粉碎,即為蛹蟲草基質。
蟬花基質:將滅菌的小麥等培養(yǎng)基接種蟬花液體菌種,在22 ℃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22 d,將蟬花子實體采收后,剩余部分烘干、粉碎,即為蟬花基質。
723N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佑科儀器儀表有限公司);ATN-300凱氏定氮儀(上海洪紀儀器設備有限公司);Agilent1200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Agilent公司);SW-CJ-1CU超凈工作臺(蘇州安泰);等。
葡萄糖、甲醇、苯酚、硫酸、無水乙醇(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麥芽糖、蛋白胨[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酵母浸粉、瓊脂粉(北京奧博星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腺苷標準品(110879-202204)、麥角甾醇標準品(111845-202105):中檢所;等。
1.3.1 一般營養(yǎng)成分檢測
1) 蛋白質:按GB 5009.5—2016執(zhí)行;
2) 脂肪:按GB 5009.6—2016執(zhí)行;
3) 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按GB 5009.168—2016執(zhí)行;
4) 總糖:按GB/T 15672—2009執(zhí)行;
5) 碳水化合物、能量:按GB 28050—2011執(zhí)行;
6) 不溶性膳食纖維:按GB 5009.88—2014執(zhí)行。
1.3.2 礦質元素檢測
1) 鈉、鉀:按GB 5009.91—2017執(zhí)行;
2) 鈣:按GB 5009.92—2016執(zhí)行;
3) 鎂:按GB 5009.241—2017執(zhí)行;
4) 磷:按GB 5009.87—2016執(zhí)行;
5) 鐵:按GB 5009.90—2016執(zhí)行;
6) 鋅:按GB 5009.14—2017執(zhí)行;
7) 硒:按GB 5009.93—2017執(zhí)行;
8) 銅:按GB 5009.13—2017執(zhí)行;
9) 鉻:按GB 5009.123—2014執(zhí)行;
10) 錳:按GB 5009.242—2017執(zhí)行;
11) 鎘:按GB 5009.15—2014執(zhí)行;
12) 鉬:按GB 5009.268—2016執(zhí)行。
1.3.3 維生素檢測
1) 維生素A 、維生素D3、維生素E:按G B 5009.82—2016執(zhí)行;
2) 維生素B2:按GB 5009.85—2016執(zhí)行;
3) 維生素B6:按GB 5009.154—2016執(zhí)行;
4) 維生素C:按GB 5413.18—2010執(zhí)行;
5) 維生素K1:按GB 5009.158—2016執(zhí)行。
1.3.4 氨基酸檢測
氨基酸:按GB 5009.124—2016執(zhí)行。
1.3.5 活性成分檢測
1) 腺苷:參照參考文獻[12],并進行了調整;
2) 多糖:參照參考文獻[13],并進行了調整;
3) 甘露醇:參照參考文獻[14],并進行了調整;
4) 麥角甾醇:參照參考文獻[15],并進行了調整。
采用SPSS和Excel軟件對數(shù)據(jù)處理分析,采用Duncan新復極差法對組間差異顯著性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兩種蟲草基質一般營養(yǎng)成分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表1),蛹蟲草基質與蟬花基質比較,蛋白質含量低出32.81%,脂肪含量低出21.43%,飽和脂肪酸含量低出15.00%,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低出62.64%,總糖含量低出11.09%,不溶性膳食纖維含量低出83.48%,而碳水化合物和能量高于蟬花基質,分別高出8.91%和1.59%。
表1 蛹蟲草基質和蟬花基質一般營養(yǎng)成分含量
經兩種蟲草基質礦質元素含量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表2),蛹蟲草基質檢測出13種,蟬花基質檢測出11種,硒元素和鎘元素未在蟬花基質中檢測出。蛹蟲草基質與蟬花基質比較,鈣元素高出213.61%,鉀元素高出315.00%,銅元素高出260.39%,鎘元素高出38.98%,鉬高出18.57%,而鈉元素低出1.48%,鎂元素低出51.04%,磷元素低出69.68%,鐵元素低出90.14%,鋅元素低出27.52%,錳元素低出65.68%。
表2 蛹蟲草基質和蟬花基質礦質元素含量
經兩種蟲草基質維生素含量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表3),蛹蟲草檢測出2種,分別為維生素C和維生素B2,蟬花基質檢測出5種,分別為維生素E、維生素C、維生素B2、維生素B6和維生素K1,其中蛹蟲草基質與蟬花基質比較,維生素C高出100%,維生素B2高出75.91%。
表3 蛹蟲草基質和蟬花基質維生素含量
經對兩種蟲草基質活性成分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表4),蟬花基質中腺苷含量、甘露醇含量和麥角甾醇含量三者均顯著高于蛹蟲草基質(P<0.05),分別為0.035%,2.48%和0.045%,而蛹蟲草基質中粗多糖含量更高,顯著高于蟬花基質(P<0.05),含量為39.26%。圖1為腺苷標準品定位對照溶液(Ⅰ)和試驗樣品(Ⅱ)HPLC色譜圖。
圖1 腺苷標準品定位對照溶液(Ⅰ)和試驗樣品(Ⅱ)HPLC色譜圖
表4 蛹蟲草基質和蟬花基質活性成分含量 單位:%
經對蛹蟲草基質和蟬花基質氨基酸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表5),兩者氨基酸中均為谷氨酸含量最高,蛋氨酸最低,蛹蟲草基質和蟬花基質中谷氨酸含量分別為0.78 g/100 g和2.05 g/100 g,蛋氨酸含量分別為0.07 g/100 g和0.11 g/100 g。蛹蟲草基質中氨基酸的含量均低于蟬花基質,其中谷氨酸、胱氨酸、異亮氨酸、酪氨酸和脯氨酸含量差異明顯,分別低出61.95%,56.47%,52.63%,57.50%和73.97%。蛹蟲草基質總氨基酸含量為4.47 g/100 g,蟬花基質中總氨基酸含量為8.96 g/100 g,蟬花基質中總氨基酸含量幾乎是蛹蟲草基質的2倍。
表5 蛹蟲草基質和蟬花基質氨基酸種類和含量單位:g/100 g
由表6可知,蛹蟲草基質中的必需氨基酸組成較高,為38.53 g/100 g,高于蟬花基質必需氨基酸的組成,高于FAO/WHO模式,但低于雞蛋模式,蟬花基質必需氨基酸組成高于FAO/WHO模式。蛹蟲草基質中異亮氨酸組成為4.02 g/100 g,低于蟬花基質,低于雞蛋模式,略高于FAO/WHO模式,蛹蟲草其它必需氨基酸組成均高于蟬花基質。蛹蟲草基質和蟬花基質必需氨基酸組成含量前四位均為苯丙氨酸+酪氨酸、亮氨酸、纈氨酸和蘇氨酸,總體看蟬花基質必需氨基酸組成與FAO/WHO模式更接近。
表6 蛹蟲草基質和蟬花基質必需氨基酸組成單位:g/100 g蛋白質
由表7可知,根據(jù)AAS評分,蛹蟲草基質和蟬花基質中第一限制氨基酸均為賴氨酸,分別為73.15和50.73。根據(jù)CS評分,蛹蟲草基質中第一限制氨基酸為(蛋氨酸+半胱氨酸),為16.91,而蟬花基質中第一限制氨基酸仍為賴氨酸,為6.77。
表7 蛹蟲草基質和蟬花基質必需氨基酸的AAS、CS、RAA和RCAA
RAA反映食物中氨基酸含量相當于模式氨基酸的倍數(shù),根據(jù)蛹蟲草基質和蟬花基質的RAA計算值可知,兩者必需氨基酸中異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蘇氨酸和纈氨酸均高于模式氨基酸,而賴氨酸和(蛋氨酸+半胱氨酸)均低于模式氨基酸。其中蛹蟲草基質和蟬花基質的RAA值中賴氨酸均為最低,分別為0.73倍和0.51倍,(苯丙氨酸+酪氨酸)最高,分別為1.45倍和1.43倍。
RCAA數(shù)值大于和小于1都表示偏離氨基酸模式。RCAA>1表示該氨基酸相對過剩,RCAA<1表示該氨基酸相對不足。根據(jù)蛹蟲草基質和蟬花基質的RCAA計算值可知,蛹蟲草基質的RCAA值在0.66~1.32之間,其中亮氨酸幾乎等于1,說明蛹蟲草基質中亮氨酸含量接近于模式氨基酸,而異亮氨酸、賴氨酸、(蛋氨酸+半胱氨酸)相對不足,(苯丙氨酸+酪氨酸)、蘇氨酸、纈氨酸相對過剩。蟬花基質的RCAA值在0.50~1.40之間,其中亮氨酸等于1,說明蟬花基質中亮氨酸含量符合模式氨基酸,而賴氨酸、(蛋氨酸+半胱氨酸)相對不足,異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蘇氨酸、纈氨酸相對過剩。
由表8可知,蛹蟲草基質的EAAI、BV、NI和SRCCA均高與蟬花基質,說明蛹蟲草基質的蛋白質氨基酸組成均衡度高于蟬花基質。
表8 蛹蟲草基質和蟬花基質蛋白質的EAAI、BV、NI和SRCCA
研究發(fā)現(xiàn):一般營養(yǎng)成分方面,蟬花基質較蛹蟲草基質在蛋白質、脂肪、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總糖和不溶性膳食纖維含量方面有著明顯優(yōu)勢,但蛹蟲草基質的碳水化合物和能量高于蟬花基質。礦質元素方面,蛹蟲草基質檢測13種,蟬花基質檢測出11種,維生素方面,蛹蟲草基質檢測出2種,分別為維生素C和維生素B2,含量均高于蟬花基質,蟬花基質檢測出5種,分別為維生素E、維生素C、維生素B2、維生素B6和維生素K1?;钚猿煞址矫妫s花基質中腺苷、甘露醇和麥角甾醇含量三者均顯著高于蛹蟲草基質(P<0.05),而蛹蟲草基質中粗多糖含量更高,顯著高于蟬花基質(P<0.05)。
蛹蟲草基質和蟬花基質氨基酸中均為谷氨酸含量最高,蛋氨酸最低。蛹蟲草基質中氨基酸的含量均低于蟬花基質,但蛹蟲草基質中的必需氨基酸組成較高,為38.53 g/100 g,高于FAO/WHO模式,蟬花基質必需氨基酸組成高于FAO/WHO模式,總體看蟬花基質必需氨基酸組成與FAO/WHO模式更接近。根據(jù)AAS評分,蛹蟲草基質和蟬花基質中第一限制氨基酸均為賴氨酸。根據(jù)CS評分,蛹蟲草基質中第一限制氨基酸為(蛋氨酸+半胱氨酸),而蟬花基質中第一限制氨基酸仍為賴氨酸。根據(jù)蛹蟲草基質和蟬花基質的RAA計算值可知,兩者必需氨基酸中異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蘇氨酸和纈氨酸均高于模式氨基酸,而賴氨酸和(蛋氨酸+半胱氨酸)均低于模式氨基酸。其中蛹蟲草基質和蟬花基質的RAA值中賴氨酸均為最低,分別為0.73倍和0.51倍,(苯丙氨酸+酪氨酸)最高,分別為1.45倍和1.43倍。根據(jù)蛹蟲草基質和蟬花基質的RCAA計算值發(fā)現(xiàn),蛹蟲草基質的RCAA值在0.66~1.32之間,其中亮氨酸幾乎等于1,說明蛹蟲草基質中亮氨酸含量接近于模式氨基酸,而異亮氨酸、賴氨酸、(蛋氨酸+半胱氨酸)相對不足,(苯丙氨酸+酪氨酸)、蘇氨酸、纈氨酸相對過剩。蟬花基質的RCAA值在0.50~1.40之間,其中亮氨酸等于1,說明蟬花基質中亮氨酸含量符合模式氨基酸,而賴氨酸、(蛋氨酸+半胱氨酸)相對不足,異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蘇氨酸、纈氨酸相對過剩。蛹蟲草基質的EAAI、BV、NI和SRCCA均高與蟬花基質,說明蛹蟲草基質的蛋白質氨基酸組成均衡度高于蟬花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