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 李翠英
1.湖淀又叫銅銹水、臭綠沙,多在高溫季節(jié)發(fā)生,因此高溫季節(jié)注意經(jīng)常換水,改變池水酸堿度以抑制湖淀的發(fā)生,或放養(yǎng)一些羅非魚,抑制藍藻大量繁殖。
2.甲藻有裸甲藻和卵甲藻兩種。卵甲藻能寄生在魚體上吸收養(yǎng)料,并刺激魚體產(chǎn)生黏液,使魚體似涂了一層米粉。防治方法:可遍撒生石灰(每立方米池水10~20克)。發(fā)病池每立方米水體用生石灰150克徹底消毒后再使用。
3.微囊藻微囊藻是常見的藻類,當大量藻體沉淀死亡時,一方面會產(chǎn)生一些有毒物質(zhì),另一方面還能分解耗氧而導致池水中嚴重缺氧。防治時每立方米水體可遍灑0.7克的硫酸銅溶液,或在藻體上撒施生石灰。
4.青苔常見于魚池中,處于繁殖期的青苔像羅網(wǎng)一樣鋪在水中,衰老時呈黃綠色棉絮狀浮在水面,魚苗鉆入其中,往往會被其纏裹而死。此外,青苔吸收養(yǎng)分能力很強,很容易造成池水變瘦,并會直接影響魚類所需浮游生物的繁殖。防治方法:放養(yǎng)前用生石灰清塘,投放魚苗前,每667平方米水面施生石灰20千克。在春夏之交,于魚池淺水處,每667平方米施用草木灰50千克。當肉眼可見到青苔時,每667平方米水面用硫酸銅1千克溶于5~10千克水中,均勻潑灑。
5.三毛金藻魚池中三毛金藻大量繁殖時,會向水中分泌大量毒素,造成魚類中毒死亡,其中以鰱魚、鳙魚最為敏感,其次是草魚、團頭魴、鯉魚、鯽魚等。魚中毒初期急躁不安,呼吸頻率加快,游動急促,方向不定,后呼吸困難,腮蓋、眼眶周圍及體表充血,最后失去平衡而死。防治方法:冬季和早春應保持池水適當?shù)姆识?,若越冬前期池水透明度較大,適當向魚池補施一些硫酸銨、過磷酸鈣等,能收到很好的預防效果。
6.小龍蝦小龍蝦是一種分布廣、繁殖快的雜食性蝦類,在魚苗池中大量繁殖時對魚苗危害特別大,既能傷害魚苗,又能大量吞食魚苗。防治方法:用生石灰清塘,全池每667平方米水面潑撒生石灰75~100千克。
7.水蜈蚣水蜈蚣是一種非常兇猛、貪食的水生害蟲。它是龍虱的幼蟲,又叫水夾子,5—6月份大量繁殖,對魚苗危害很大,1只水蜈蚣一夜能夾食10~20尾魚苗。防治方法:一是用生石灰清塘;二是全池潑灑90%晶體敵百蟲溶液;三是燈光誘殺,用竹、木搭成方形或三角形框,框內(nèi)放置少量煤油,掛上電燈,夜間水蜈蚣趨光而來,接觸煤油導致窒息而死。
8.甲蟲甲蟲種類較多,其中較大型的體長達40毫米,常在水邊泥土內(nèi)筑巢棲息,白天隱居于巢內(nèi),夜晚或黃昏活動覓食,常會捕食大量魚苗。防治方法:除用生石灰清塘外,可按每立方米水體用90%晶體敵百蟲0.5克,全池潑灑殺蟲。
9.水螅水螅是淡水中的一種腔腸動物,一般附著于池底石頭、樹根、水草上,在其繁殖旺期會吞食大量的魚苗。防治方法:一是清除魚池中水草、樹根、石頭及其他雜物,不讓水螅有棲息的場所;二是全池潑灑90%晶體敵百蟲溶液。
10.蚌殼蟲蚌殼蟲常生活在淺水泥底的水體中,能引起魚苗大量死亡。蚌殼蟲在魚池大量出現(xiàn)時,能使水體翻滾和變色,使幼魚不能正常生長和攝食,而且蚌殼蟲會大量消耗水中的溶氧,有時還會引起泛池現(xiàn)象,造成魚苗大量死亡。防治方法:用0.1~0.2毫克/千克晶體敵百蟲全池均勻潑施,一般72小時后即可將蚌殼蟲全部殺滅。
11.田鱉田鱉前肢極為發(fā)達,常用強勁有力的腳爪夾持魚苗吸其血,致魚苗死亡。防治方法:全池潑灑90%晶體敵百蟲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