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升
我是走字旁。
我長這個樣子:走。
打字的時候,只要輸入“zǒu”,我就會現(xiàn)身。
我的祖先
我的祖先長這個樣子:
我的甲骨文祖先像一個甩動雙臂奔跑的人,金文祖先下面增加了一只腳。后來,我慢慢演變成了現(xiàn)在的模樣。
我的故事
我呀,最初的意思是跑?!夺屆め屪巳荨分姓f:“兩腳進曰行,徐行曰步,疾行曰趨(qū),疾趨曰走?!蔽液汀氨肌倍际恰凹糙叀?,意思都是跑。
古時候有個“跑(páo)”字,最初的意思是指馬和虎之類的動物用腳刨地。后來,它的讀音變成“pǎo”,代替我來表達奔跑這層意思。我則被用來表示走路和步行之意。
我還被引申為移動和離開的意思?!胺轴樧吡艘桓瘛焙汀盎疖噭傋摺本褪沁@種用法。
我想回到春秋時期的越國,趕在大夫文種還沒被越王勾踐賜死之前,和范蠡(lǐ)再勸一勸他,向他講一講“飛鳥盡,良弓藏”和“狡兔死,走狗烹(pēng)”的道理。
我想回到宋國,找到“兔走觸株,折頸而死”的那只兔子,和它一起去見韓非先生,請他重寫《五蠹(dù)》,把“守株待兔”中的兔子,改成其他動物。
很多古詩詞里有我的身影。
“老翁逾(yú)墻走,老婦出門看。”(出自唐·杜甫《石壕吏》)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保ǔ鲎运巍钊f里《宿新市徐公店》)
我來造字
我總是把朋友攬在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