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宏
(定西市隴西縣陳家莊小學 甘肅 定西 748100)
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將主要精力放在了知識的講解方面,所采用的教學評價方式也非常單一,學生也會將教師的評價作為改進自身學習的唯一依據(jù)。這種教學評價方式,導致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良好的溝通與互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受到了嚴重的抑制。要強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和積極作用,就需要教師采用豐富、新穎且適用的評價方式,這樣才能營造互動濃厚的課堂學習氛圍,為創(chuàng)造優(yōu)質(zhì)高效的課堂教學效果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如何實現(xiàn)課堂教學質(zhì)量和效果的不斷優(yōu)化,切實轉(zhuǎn)變教師的教學評價思想理念至關(guān)重要,要實現(xiàn)從“教”的評價向“學”的評價的方向轉(zhuǎn)變。這是因為,小學語文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應用規(guī)范能力為主要目標任務,以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為根本宗旨。在這個方向和導向下,衡量語文課堂教學是否取得了理想的成效,不在于教師將知識講解得如何生動精彩,而是在于學生是否認真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來。評價主體應當將評價工作的重點放在學生是否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方面,教師應當堅持秉承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來構(gòu)建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這也就是說,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要以科學先進的教育思想理念為指導,來制定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標準,以促進全體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發(fā)展為核心,確保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實現(xiàn)健康穩(wěn)步的發(fā)展。
目前,大部分教師在學生認真積極地完成課文閱讀后,都習慣用“真棒!”“你讀得真好!”等簡單的語言給予學生肯定,這樣的評價語言雖然也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細品起來,這種評價語言并不能夠準確地描述學生哪些地方值得鼓勵和表揚,其他學生也不知道應當從哪些角度對學生的學習作出評價了。這就要教師的評價語言上進行更多的“修煉”,進一步提升評價語言的激勵、引導作用。
真摯的情感是引導學生、感染學生的最佳方法和途徑,可以讓學生對自己創(chuàng)造的學習成果產(chǎn)生成就感和幸福感。雖然小學生年齡較少,但是他們總希望和大人一樣,和他人進行真誠的交流,也希望獲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教師要切記不可對學生進行冷嘲熱諷,這樣會讓學生的心理和學習積極性受到嚴重傷害。
不同的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具有的表現(xiàn)是不同的,因此,評價語言也要具有針對性,這樣才能對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給予有效的提示和糾正。尤其是教師作出的評價,語言要準確得體,這樣才能充分地發(fā)揮出激勵的效果。例如,學生在完成某篇課文的閱讀后,教師可以向其說道:“這個句子,你讀得太好了,請你再讀一遍”;“你的聲音洪亮吐字清晰,請你再讀一遍”等,這種教學評價語言的運用,能夠產(chǎn)生更好的激勵效果,會讓學生更加認真積極地投入到學習和閱讀中來。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機智巧妙的評價語言,向?qū)W生傳遞風趣幽默的知識信息,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知識的豐富多彩,讓學生在歡聲笑語中去積極接受評價,促進學生持續(xù)保持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這樣才能為教學質(zhì)量和效果的不斷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狼來了”課堂教學中,當讀到“狼來了!狼來了!”時,很多男生都喜歡大聲地喊出來,而女生則習慣小聲僵硬讀出來,在這種場景下,男生往往會嘲笑女生的這種閱讀方式。這時,教師可以用幽默機智的語言來緩解這種略顯“尷尬”的氣氛,教師可以對聲音小的女生說道“你這樣喊,山下的人能聽到嗎?怎么過來救你呀?”用這種幽默婉轉(zhuǎn)的方式提醒和鼓勵女生進行大聲地朗讀,能夠?qū)W生的閱讀學習提供更好的指導和幫助。
教師應當運用豐富的口語表達方式,將肢體語言和有聲語言進行恰當?shù)娜诤希⑶乙凑諏W生的反饋,對口語流程進行靈活的調(diào)整,對學生給出新穎獨特的評價,這樣的教學課堂才會更加精彩紛呈。例如,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豎起大拇指,對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點贊”,或者與學生握握手等,這些都會讓課堂具有更多的生機活力。記得某次筆者在聽其他教師上課時,一位學生正在大聲朗讀與竹子相關(guān)的句子,在朗讀當中,正好貼在黑板上的竹子掉在了地上,這位教師便巧妙機智地說道:“你讀得太好了,竹子都忍不住過來祝賀你了”全體學生都對該同學投來了肯定、贊賞的目光,對該學生獲得教師的表揚也是羨慕不已。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學生們都以更好的狀態(tài)投入到學習中來,正確也獲得教師的表揚和贊許,從而也就為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提供了有效保證。其實,教學評價的語言應當不是僵化刻板的,必須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對象的不同來進行靈活的創(chuàng)新,通過這種方式去提升對學生的引導和激勵效果,從而有效實現(xiàn)教學水平的升華。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主要采用終結(jié)性的教學評價,通過期末考試來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一次性評價。這種評價方法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并不能夠全面準確的反映教學工作的成敗。而是更加注重對人的考察和選拔,主要是選擇從事更高層次學習的對象。這種落后的教學評價模式,讓大部分學生無法感受學習的喜悅,也無法充分展示自己的潛能和優(yōu)勢。而過程性評價,既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收獲和進步進行完整準確的價值判斷,并且也能夠準確掌握學生學習的過程,著重強調(diào)了過程的價值,屬于集過程和目的雙重評價功能的新型評價模式。因此,過程性評價將評價的視角覆蓋到整個教學過程,是符合新時期教學改革的重要成果,在提升學生語文綜合學習能力素養(yǎng),提升語文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方面發(fā)揮著諸多有益的作用。
考試是傳統(tǒng)教學評價最為常用的方法,考試成績成為衡量學生學習能力和效果的唯一標準。長期以來,每個教階段的考試試卷是上級教育部門統(tǒng)一組織命題的,考試時間、試題答案等也由上級教育部門確定,學校和教師沒有自主選擇權(quán),這種評價方式非常僵化,導致教師只能嚴格按照考試內(nèi)容來組織開展教學,屬于典型的“應試教育”成果表現(xiàn)。隨著新課改的出臺,學校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權(quán),教師應當充分利用這一自主權(quán),適當改變考試的頻率,例如,可以在完成2-3個單元教學后在開展檢測,試卷要所有任課教師共同研究確定,增設“聽、說、讀和學習習慣”的考試項目,從而讓考試更具全面性和靈活性。
第一,加強課堂學習“聽說讀寫”的評價。學生學習成果的獲取,是通過一節(jié)節(jié)課堂學習逐漸積累起來的。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也是通過一篇篇課文知識的學習掌握而積累起來的。由此可見,每一堂課的教學評價是過程性評價的基本單元。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過于注重對教師“教”的評價,而忽略了對學生“學”的評價;注重語文理論知識的評價,而不注重“聽說讀寫”語文基礎學習能力的評價。為了切實扭轉(zhuǎn)這一現(xiàn)狀,教師應當采用制定“課堂學習情況評價表”的方式,來對學生的課堂學習中的“聽說讀寫”情況進行跟蹤評價,以此來督促教師高度重視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力推動教師的課堂評價創(chuàng)新改革落實到實際行動中來,從而為學生語文綜合學習能力和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進步提供堅實保障。第二,完善語文學習能力分項的評價標準。學校語文教學領(lǐng)導小組應當以新版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jù),來制定和完善《小學語文教學分項目過程性評價細則》,針對不同學段的學生制定完整詳細的學習測評內(nèi)容、方法和標準等。與此同時,任課教師還要針對期中、期末的分項測評內(nèi)容進行完善,在考查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基礎上,有效引導和激勵學生增強語文學習的自主性,對自身語文學習存在的不足之處有一個清醒地認識,為其今后的改進提供正確的方向指導,促進其語文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的不斷進步和提升。第三,加強學習習慣、情感態(tài)度的評價。教師應當采用評語等有效方法對學生不同時段的語文學習習慣和學習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進行描述式評價,綜合運用自評、互評、家長評等多種評價方法,來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學習效果等作出全方位的激勵和評價。第四,重視個案的評價研究。個案研究能夠為教師全面分析了解個階段的教學情況提供有效地幫助。因此,教師要進一步加大對個人的分析研究力度,在班級中選擇個別學生開展過程性評價研究實驗,以此來總結(jié)反思評價方式的優(yōu)劣之處,在經(jīng)過改進和完善后,再予以推廣實施,以此來促進教學評價水平和效果的不斷提升。
綜上所述,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的構(gòu)建,是一項復雜系統(tǒng)的工作。其不僅包括教學評價方法的多元化,也包括建立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標準以及多元化教學評價語言等。隨著新課改政策的深入實施,構(gòu)建和實施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對推動新時期教學事業(yè)的發(fā)展有著較強的緊迫性和必要性。本文,筆者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為例,就如何構(gòu)建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提出了自己的認識和看法??傊嘣u價體系在提升教學質(zhì)量和效果方面具有諸多有益的價值和作用,能夠讓語文教學課堂變得更加精彩紛呈,有效引導學生認真積極地投入到語文知識學習中來,為學生牢固掌握語文知識,不斷提升語文學習能力和素養(yǎng)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值得廣大教師在日常教學實踐中去深入和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