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可以碎,手不能停,該干什么就干什么。在崩潰中繼續(xù)前行,這才是一個成年人的素養(yǎng)。
段睿,北京大學醫(yī)學碩士、注冊稅務(wù)師、會計師事務(wù)所合伙人……這些身份哪一個不精彩,哪一個不讓你佩服得五體投地,哪一個不是你嘮叨兒女時掛在嘴邊的榜樣,典型的別人家孩子長大成人后的理想狀態(tài)……然而最近此人刷屏,不是因為上面那一大串光環(huán)和一系列身份,而是她作為一個優(yōu)秀男人的后盾,以及一直經(jīng)歷風雨且依然一直努力的堅強,“心可以碎,手不能停!”
漸凍癥,一種眼睜睜看著自己生命一點點流失的疾病,殘忍至極。其實感受到殘忍的又何止是得了病的蔡磊們,陪在身邊的段睿們,又何嘗不是在時時刻刻的無能為力中絕望著、堅持著、努力著、奮斗著!
王佳也是一位漸凍癥患者,初識時她31歲,患病18年。當年被確診時,醫(yī)生判斷她的病發(fā)展比較緩慢,估計病程會很長。醫(yī)生的判斷沒錯,王佳的病程的確很長,長到了自己的親生父親都無法忍受,最終離開了家。
王佳是拿到過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就是因為這個病無法入學。但是,王佳用渾身上下僅能動的右手,在手機殼上、圍巾上畫畫,然后由媽媽拿到市場上去賣。媽媽的退休金,加上王佳的手工藝品所得,王佳治病和娘倆生活,雖不富裕,但足夠。
無論是出門看病,還是只坐在家里唯一能射進陽光的那張窗前的小床上,王佳的媽媽都會把女兒打理得精致且美麗,衣服不新,但一定干干凈凈;樣式不潮,但熨燙得平平整整;氣色不好,但眉很清、鼻很挺、唇很紅……
女兒漂亮,媽媽亦如此。因為紋了彎彎的柳葉眉,媽媽常被鄰居在背后指指點點,為什么女兒都這樣了,她還有心思打扮!生活都那樣了,她還有心情化妝!
“我只想讓所有人都看到,我的日子跟大家一樣,也是一日三餐,也是穿衣做飯,只不過我的女兒需要吃藥,我做家務(wù)的時候沒有幫手。”說這番話的時候,王媽媽已經(jīng)到了該頤養(yǎng)天年的歲數(shù),仍需要每天拎著體重接近70公斤的女兒起身;需要騎著不太結(jié)實的三輪車帶女兒出去過風;需要在自己生病住院的時候,跟醫(yī)院商量讓女兒一起住進病房……
抱持這樣的心態(tài)生活,王媽媽怎能沒有心情化妝、沒有心思把娘倆打理得美美的。
我時常擔憂,60多歲的王媽媽還能拎起女兒,那么她65歲的時候怎么辦?70歲的時候呢?75歲的時候呢?如果女兒不在了呢?如果她自己先走了呢?
“我不想!”
“我沒有時間崩潰?!?/p>
“我有一個得了漸凍癥的女兒,我只能堅強?!?/p>
這大概就是成年人的無奈吧,來不及崩潰,靠誰都不如靠自己!
這也是成年人的素養(yǎng)吧,生活中的苦,嚼嚼,咽了,繼續(xù)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