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劉韞睿
首先向大家坦白,其實我高三的語文成績既不穩(wěn)定,又不突出。很誠懇地講,我沒有廣泛的涉獵,沒有卓著的文采,但是既然語文取得了好成績,那么也應秉持由果溯因、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分享我的語文學習之思,希望對大家能有一些幫助。
簡明扼要地講,一路的備考就是在培養(yǎng)穩(wěn)定性——通過不斷地重復、拓展、總結,從而具備能夠掌握解答基本題型方法的能力,而這個穩(wěn)定性是考試時的基本盤?;颈P不等于下限,而是一切“靈感” “技巧”迸發(fā)的源泉。
穩(wěn)定性為何重要?舉兩個通俗的例子:填寫好幾遍120個實詞和18個虛詞,不僅是為了基礎字詞句的翻譯,還是在為對文本本身進行理解打下基礎;再比如,只有當你了解了不同的關于“敘述”的知識(敘述手法/風格/人稱/節(jié)奏等),才可能去應對那些“因文”設置的試題,去走進理解文章的大門,為解答題目提供切入點。
怎么去檢驗穩(wěn)定性?這個沒有絕對的標準。穩(wěn)定性的一個表現(xiàn)可以是拿到一道題,通過對題干設置、文本內容的分析,對已學知識、做過題目的聯(lián)想以及對題目的認識,進行精準、自信、有邏輯地輸出。提高穩(wěn)定性需要“厚積”,我有以下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1.重視課本,重視不同的任務群,保證每天與語文接觸。
2.跟好老師節(jié)奏,抓好課堂主戰(zhàn)場,針對弱項專題性補弱,在精不在多,在準不在全。
3.養(yǎng)成積累習慣,永遠為時不晚??梢苑e累字詞句、素材或答題心得等,不必強求工整,自己能看懂理解即可。整理后要經常翻看記憶,內化于心才是真正的目的。
4.作文不是素材的堆砌,結構很重要,書寫亦很重要。如果時間允許,就一定想清楚再下筆。三年的課本,課外的試題,都可以作為素材。
5.縱觀試卷,最重要的是對文本的理解把握和精準輸出。要始終忠實于文本和題干設置。
6.培養(yǎng)辯證思維。在學習、生活、考試當中,嘗試體會內容與形式、整體與部分、內因與外因、主要與次要、直接與間接、歷史與現(xiàn)實、理論與實踐的關系。這種思維是一種隱形財富。
關于高考,我還有幾點想要和大家“嘮叨嘮叨”:
第一,默寫務必要重視。尤其對于語文成績相對穩(wěn)定的同學來講,更要反復練習、落在筆頭,一旦有含混不清或自己拿不準的字詞,要立刻翻書查找強化記憶。
第二,真題要反復做、反復咀嚼。真題是??闯P碌?在小假期或晚自習的整段時間,可以多多回顧歷年真題典型題?;仡櫜⒉皇呛唵蔚乇衬0濉⒈乘悸?而是要自己從源頭上重新分析建構思路,乃至于分析高考命題的趨勢和特點,只有經歷這樣的鍛煉,才能具備在最終的考場上熟能生巧、見招拆招的能力。模擬題主要用于保持手感,同時,還要積累新的設問方式和文言字詞。
第三,關于做題順序的問題。做題順序由個人偏好并結合老師的建議而定即可,沒有定式或好壞之分。我個人是采用“默寫—語用—信息類—文學類—古代詩文—作文”的順序。在做題時,還要經常關照答題用時,適當緊張,充分調動自己興奮的狀態(tài)。
第四,所有的高考題都需要調動知識和“腦子”,僅僅生硬的嵌套模板是遠遠不夠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多用腦子想就能夠多拿到一些分數(shù)。想什么呢?揣摩題干設置、調動所學知識、深入文本內容。尤其要加強審題的訓練,要“摳字眼”,把部分和整體聯(lián)系起來進行考查。
第五,要靈活應變、擁抱變化。無論是在復習備考過程中還是高考考場上,都要努力避免死板僵化或思維定勢,不要畏難、懼新、怕變。而這來源于大量的總結與思考,以及良好、平和、專注的心態(tài)。
我想,我們需要時常思考:高考語文到底在考查什么?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答案。在語文中,我們窺探歷史和世界,同時也面對自己。放眼2023年6月7日,與其認為語文是“高考第一科”,不如認為高考第一科是“語文”,讓重心回歸學科本身。放眼人生,我輩任重道遠,道阻且長。每逢大事有靜氣,在最后的沖刺階段,愿所有學子“不預想結果,不考慮將來”,全神貫注、心無旁騖,最終定能高考大捷、美夢得償!
(推薦及指導教師:時均琪,山東省實驗中學)
學子新風采
學霸直播間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語文的學習,不僅在內,更在外。我們在向外延展中看高考語文得高分的大學生、語文成績優(yōu)異的高中生如何與大家分享學習之思、語文之道,內在沉淀與他山之石相結合,在向優(yōu)、培優(yōu)中讓優(yōu)秀成為一種習慣!
本期學霸推薦崔云夢
河南省實驗中學2022屆高三畢業(yè)生,高考語文成績138分。高中三年,一步一個臺階,語文成績逐年飆升。思想上高度重視語文,行動上真心學習語文,習慣上持之以恒練字,高考時真正得益于語文。感謝語文,一路相伴;感謝語文,高考加持;感謝語文,增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