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玉萍 楊鳳仙 張 姣 杜 丹 林靜雅 程雪絨
(咸陽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陜西 咸陽 712034)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又名北風菌、蠔菌、雜蘑,隸屬擔子菌亞門、傘菌綱、傘菌目、側耳科、側耳屬[1-2]。平菇不僅味道鮮美,而且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含量豐富,特別是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含量高于其他動植物產品[3-5];還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可降低膽固醇、降血壓,增強機體免疫力[6-8]。平菇廣泛分布于我國河北、吉林、遼寧、山西、湖南、四川、云南等省,是栽培最多的四種食用菌之一[9-10]。
“中醫(yī)農業(yè)”技術是把中草藥具備的某些性能以水平傳遞的方式,進入農作物的生命代謝過程,是一種高效的生態(tài)農業(yè)綠色種植模式[11]。木醋液是由木材干餾后導出的蒸汽,經冷凝分離后而得,富含氨基酸、黃酮類、多酚類等活性物質,為純天然物質。由木醋液添加魚蛋白、多肽酶、中草藥成分制成木醋魚蛋白,能有效促進植物的生長。
為探索木醋魚蛋白在食用菌生產中的效果,筆者以平菇615 菌株為材料,考察不同體積分數(shù)木醋魚蛋白對平菇菌絲生長及產量的影響,以期為“中醫(yī)農業(yè)”技術(添加木醋魚蛋白)在平菇生產中應用提供數(shù)據(jù)支撐。
(1)供試菌株:平菇615,引自江蘇天達食用菌研究所,母種保存于咸陽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食用菌中心。
(2)培養(yǎng)基
母種培養(yǎng)基:馬鈴薯200 g,葡萄糖20 g,瓊脂粉14 g,磷酸二氫鉀1.0 g,硫酸鎂(MgSO4·7H2O)0.5 g,水1 000 mL,pH 7;原種培養(yǎng)基:小麥88%,麩皮10%,石灰1%,石膏1%;栽培種培養(yǎng)基:棉籽殼90%,麩皮8%,石灰2%。
栽培料配方:棉籽殼40%,木屑30%,麥草粉28%,石灰2%。
(3)木醋魚蛋白:購自陜西省中農厚樸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將木醋魚蛋白原液用無菌水分別稀釋到體積分數(shù)1%、2%、3%、4%和5%備用。
1.2.1 平板培養(yǎng)基添加木醋魚蛋白培養(yǎng)平菇菌絲試驗
將冰箱4 ℃保藏的平菇615 菌株轉接PDA 平板培養(yǎng)基,然后置23 ℃生化培養(yǎng)箱內培養(yǎng)7 d活化。
將PDA 培養(yǎng)基分裝至250 mL 三角瓶內,每瓶100 mL,于121 ℃滅菌30 min,待溫度降至40 ℃左右,注入不同體積分數(shù)的木醋魚蛋白液,搖勻后快速倒入無菌培養(yǎng)皿(90 mm)內,每個處理5個重復。
然后用直徑5 mm 的無菌打孔器取活化的平菇615 菌餅,轉接至不同處理的培養(yǎng)皿中央,于23 ℃,空氣相對濕度70%~75%避光培養(yǎng)。
1.2.2 栽培料添加木醋魚蛋白栽培平菇試驗
1.2.2.1 建堆發(fā)酵
按照比例稱原料,在拌料前將棉籽殼、木屑混合攪拌2~3 次,石灰溶于水預濕原料。原料含水量為60%~65%,pH 8.5~9.0。建堆,堆高1.2 m,寬1.5 m,長度不限,從料堆頂部每隔40 cm打一個直徑80 mm 通氣孔至料堆底部。當料堆內部溫度升至65 ℃時,第一次翻堆,以后每隔1~2 d 翻堆一次,7~15 d料堆內出現(xiàn)大量白色放線菌時,即發(fā)酵完成。
1.2.2.2 裝袋、接種
待發(fā)酵料溫度降至28 ℃以下,將其分成6 等份,再分別添加1%、2%、3%、4%、5%體積分數(shù)的木醋魚蛋白液,以不添加木醋魚蛋白液(0%)為對照,然后拌勻,料含水量為65%。采用規(guī)格15 cm×30 cm,厚0.004 cm 低壓聚乙烯塑料袋裝料,每袋裝料折干500 g,每個處理50 袋。裝袋完成后,采用分層式接種,料袋兩頭必須接種。
1.2.2.3 培養(yǎng)、采收
接種后,將菌袋移入培養(yǎng)室,溫度為15~18 ℃,空氣相對濕度為50%~70%,CO2體積分數(shù)小于0.2%,黑暗或避光培養(yǎng)。菌絲滿袋后培養(yǎng)7~15 d,移入出菇大棚,光照強度為500~1 000 lx,空氣相對濕度為80%~90%,晝夜溫差8~10 ℃,CO2體積分數(shù)小于0.15%,待原基形成時揭去封口物。每天定時通風,遇到不良天氣少通風或不通風。
平菇子實體菌蓋邊緣由內卷轉向平展時為采收的最佳時期。采收時,一手壓住培養(yǎng)料,一手捏住菌柄輕輕轉動摘下子實體,采菇后應及時清理菇體表面殘留物。
測定平板菌絲長速、菌絲滿袋時間、平均袋產量,計算生物轉化率。
菌絲長速:采用十字劃線法[12],測定菌絲長速S(mm/d)。每隔2 d 標記1 次菌落直徑,培養(yǎng)7 d 后,測定不同體積分數(shù)木醋魚蛋白平板培養(yǎng)基上平菇菌絲長速。每個處理重復3次,取平均值。
其中:D為菌落平均直徑(mm),T為培養(yǎng)天數(shù)(d)。
菌絲滿袋時間:接種到菌絲長滿料袋所需時間的平均值。
平均袋產量:稱量3潮鮮菇,計算每袋的平均產量,計算生物轉化率。
采用Graph prism8.0 和SPSS 22.0 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由圖1 可知,隨著添加的木醋魚蛋白體積分數(shù)的上升,平菇菌絲生長速度加快,添加體積分數(shù)2%時,菌絲生長最快,為0.325 mm/d,之后隨著添加木醋魚蛋白體積分數(shù)上升,菌絲生長變慢,但均顯著快于對照。由圖2 可知,當添加木醋魚蛋白體積分數(shù)為2%時,與對照相比,平菇菌落潔白,氣生菌絲濃密,菌絲長勢較好。而添加木醋魚蛋白體積分數(shù)高于2%時,雖然平菇菌落仍潔白,但菌絲生長受到抑制,氣生菌絲較稀疏,長勢變差。
圖1 平板試驗不同處理平菇菌絲長速
圖2 平板試驗不同處理平菇菌絲生長狀態(tài)
以木醋魚蛋白體積分數(shù)與平菇菌絲生長關系進行模擬,擬合公式見式1,對公式1 進行顯著性分析,F(xiàn)=8.642<F(0.05),說明公式1 能夠較好反映木醋魚蛋白體積分數(shù)與平菇菌絲生長的關系。由式1可知,隨著木醋魚蛋白體積分數(shù)的上升,平菇菌絲長速加快,對式1進行求極值,得出木醋魚蛋白體積分數(shù)為2.21%時,菌絲長速最快,為0.31 mm/d。因此,當添加木醋魚蛋白體積分數(shù)為2.21%時,其對平菇菌絲生長的促進作用最強。
由表1 可知,添加體積分數(shù)為3%木醋魚蛋白時,平菇子實體單袋產量最高,為645 g,與對照相比,每袋增產95 g。當添加體積分數(shù)為2%木醋魚蛋白時,平菇子實體單袋產量為620 g,與對照相比,每袋增產70 g。添加體積分數(shù)為1%、4%、5%木醋魚蛋白時,與對照相比,均有一定增產作用,但沒有添加體積分數(shù)3%木醋魚蛋白作用顯著。添加不同體積分數(shù)木醋魚蛋白對平菇生物轉化率的影響同產量一致,即添加體積分數(shù)3%木醋魚蛋白效果最佳。由圖3 也能看出當添加木醋魚蛋白體積分數(shù)為3%時,平菇出菇較好。
表1 栽培料添加木醋魚蛋白栽培平菇試驗結果
圖3 栽培料添加木醋魚蛋白各處理平菇出菇狀態(tài)
中醫(yī)農業(yè)技術體系,即利用中醫(yī)原理和方法來滿足植物健康生長的需求,應用中醫(yī)思想和中醫(yī)藥技術及產品,解決作物的健康生長問題[13-15]。木醋魚蛋白是一種中醫(yī)農業(yè)制劑,含魚蛋白、多肽酶、中草藥成分,能有效促進作物的生長[16-18]。以平菇615菌株為材料,探究PDA 及栽培料添加不同體積分數(shù)木醋魚蛋白對平菇菌絲生長和子實體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最初隨著木醋魚蛋白體積分數(shù)的上升,平菇菌絲長速加快,當木醋魚蛋白體積分數(shù)達2%時,平菇菌絲長速最快,之后隨著體積分數(shù)的上升,菌絲長速變緩,但顯著高于對照。從平菇菌落長勢來看,添加木醋魚蛋白體積分數(shù)為2%時,平菇菌落潔白,氣生菌絲濃密,菌絲長勢較好,隨著木醋魚蛋白體積分數(shù)的上升,菌絲生長受到抑制,氣生菌絲較稀疏,菌落長勢變差。因此,木醋魚蛋白體積分數(shù)為2%時,對平菇菌絲生長影響最顯著。栽培料添加木醋魚蛋白栽培平菇試驗結果表明,添加木醋魚蛋白能提高平菇產量及生物轉化率,添加木醋魚蛋白體積分數(shù)為3%時,效果最明顯,研究為“中醫(yī)農業(yè)”技術在平菇生產中應用提供了數(shù)據(jù)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