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義君
觀荷記
他混跡于看花的人群
不拋頭,不輕易在蓮花前露面
更不敢以蓮花自許
他大致熟悉一朵蓮花上
潛藏的明喻與暗喻,暗恨找不出一個新詞
讓一片荷葉上的露珠增添一抹亮色
其實,他最揪心的還不是這個
“我本也出自淤泥,只是修行不夠
至今仍然滿面塵色,羞于
在人前說貞潔。”
如果一定要比擬,他看上偏僻角落
小池塘中幾片隨波逐流的漂萍——
“浮世渾濁,縱然蓮葉無窮碧、蓮花過人頭,
我也難以獨善其身?!?/p>
白露
秋天開始寫短句
記憶滾下斜坡
從西街菜市回來的人躲進鏡中
發(fā)現(xiàn)月亮里有蛔蟲
蘆葦不是一夜白的
你保留的舊照片
泄露了河灘的弱點
和歲月的隱痛
騎自行車的中年男人
突然將黃昏上升到哲學
糾結于上一刻與下一刻是否存在
最終結論——
在路邊蒼蠅館子吃奶湯面
秋風老于世故
謝絕招蜂引蝶
人間漸涼。門背后磨刀的屠夫
從來不寫虛詞
晚風
荒煙十里。如果細心一些
還能找到舊庭院傾頹的黑色屋架,像一具
無人認領的尸骨
月色曾經(jīng)照臨過的窗臺,爬滿
蔓草
那時,她走在廢棄的石徑上
足音沾滿烏梢蛇的怨怒
她許給自己一絲漣漪——
湖水清淺。仿佛那個出走多年的人
來不及帶走的一段心事
站在夕光中,她多么愿意相信
蘆葦再一次白頭,是
因為等待。但
晚風并不認識她。盡管它又在茅草莖上
彎了一下腰,卻對折斷的時光
只字不提
她轉身。手握
無處寄放的故鄉(xiāng)
六月挖藕的人
荷有自己的生活美學:
和秋雨結閑愁,冬天閉關修煉,耐心
用一整個春天作出場鋪墊,
六月,她們亭立西洲,唱開采蓮曲。
他不同,總是與季節(jié)一再錯過。
許多年來,他在命運的泥潭里反復演算
生活這道難題,同艱辛結為鴛鴦,
聚聚散散,藕斷絲連。
他和荷花之間談不上世仇,但他等不及秋天。
烈日下,他舉刀向荷,傾瀉心中的積怨。
倒伏成片的荷花是無辜的。
他,也是無辜的。
他與荷花走的是相反的路,
一個出淤泥而不染,一個偏往淤泥深處去。
當他將一根剛挖出的長藕提在胸前,
有誰看出他們像一對親兄弟?
月光有人間稀少的悲憫,它
映照荷塘中攜酒吟詩的白衣人,也
撫慰靠著河邊柳樹小憩的他臉上的倦怠。
彼岸,一朵荷花努力朝向他打開花瓣,像是
在替生活表達對他的歉意,讓他
看到蓮座上打坐的佛。
水問
我把一尾魚放歸河流,
并不指望它半途游回來說聲謝謝。
又一日,我在廚房刮魚鱗
心安理得,像極了渴望美味的屠夫。
一片樹葉藏在森林里,一面向陽,一面背陰。
一個人行走世間,不只有兩面性。
濱江路轉彎處,我陷進語言的迷宮——
在黑夜吐出魚骨頭之前。
在逝水里道不明白的事,
別指望在一首詩中說清。
敬雨寺
上午。老和尚在向南的山坡種豆
敬雨寺斜著身子,坐在松樹林
等他
靠巖壁一畦,面溪一畦
差不多了。老和尚放下鋤頭
抬頭望望天——
天空一片雨洗過的深藍
回敬雨寺的路上
老和尚采了一把野菜,順便
將幾枝苦瓜秧扶上竹架
做午飯前,老和尚想起
還有一事未了。從床底摸出彎刀
去寺側的灌木叢,砍了一株酸棗樹
剔去多余的丫枝,用樹干
撐住敬雨寺的西墻
做完這些,老和尚背倚寺門
小憩——
敬雨寺前的空地上,多了
幾粒新鮮的鳥糞
老和尚明白,那幾只
昨天偷食他曬簟里麥子
的小麻雀,趁他不在的時候
來過了
午后,太陽沿著向西的石徑下山
一路走得很慢,臨近黃昏
才到山腳
散句
路上少人行。
雁過后,村莊復歸寂靜。
修鐵路的人,淘金的人,在西藏、在新疆
遙望故鄉(xiāng)。
這一日,我沿著家門口的小道
往返了三次,想不出一首詩如何繼續(xù)。
想想從前。一盞油燈下,
一封接一封給遠方的人寫信,
用蠅頭小楷喂養(yǎng)梅花鹿。
好像我是個無所事事的人。
一退再退,我尚保有一小塊良田
和一小爿果園。也種豆,也豢禽,也栽花。
也會在雨天的茅檐下,煮茶
擦拭落在時間上的微塵。
晴一日,陰一日。
灑掃一日,曬網(wǎng)一日。
雪欲落未落。與對門老翁隔院墻說聊齋,
他憶舊年趕鴨子上成都,我答
晚間小蔥拌豆腐就紅薯粥。
——也是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