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先任
每到年終歲末,各項考核工作陸續(xù)展開,一些地方有時一天甚至會接待幾個考核小組,其中不乏重復提供迎檢材料,有基層干部調(diào)侃,“上班再累都不怕,就怕各級搞檢查”。
年終考核是上級部門對下屬單位全年工作的一次總體評估與檢驗,從上級部門到下屬單位,都應予以高度重視,認真對待,正確處之。但一些地方的年終考核卻變形走樣,不僅對工作無益,反而添亂、添堵。
比如在融媒體時代,一些部門推出“制作專題片”等考核內(nèi)容,不管有沒有用,下屬單位就都要制作“專題片”。之前有媒體報道過,基層為了應付上級考核,雇臨時工、大學生趕制臺賬……而近年來這些奇葩年終考核屢屢上演,很大程度上還是受到早就被人詬病的“痕跡管理”影響。
年終考核不能“年年歲歲花相似”,不能讓各種奇葩考核一再增加基層的壓力,讓基層疲于應對。這些考核并不科學合理,這樣的考核不僅不利于給基層減負,反倒給基層增負,同時還不利于上級部門掌握基層工作的真實情況。
這種形式主義作風,既是方式方法不當?shù)膯栴},也是觀念問題、作風問題,還可能是上級部門懶政的一種表現(xiàn)。簡單追求數(shù)量的考核,更省心省事,能讓一些部門省掉下基層進行實地檢查的“麻煩”,這背后也是責任心缺失的一種體現(xiàn)。
上級部門對基層的監(jiān)管、監(jiān)督,務必要科學合理、精準有力,要避免考核一刀切??己说墓Ψ蛞略谄綍r,而不能在年關(guān)時才著急“湊數(shù)”。只有“考核指揮棒”恰到好處、打在實處,考核才能真正發(fā)揮出實效,基層治理才能走向善治。